為什麼總有人理財被騙?這句話揭露了真相

你要利息,他貪本金。

這句話看似簡單,但是從前仆後繼的“踩雷”情況來看,不少投資者對此的理解並不深刻。

高額誘惑,投資者前仆後繼

投資最難的技術不是賺取收益,而是控制風險。如果做不好風險管理,積累再多的財富都可能化為烏有,從1萬到1億可能需要一輩子,但從1億到1萬有時卻只需要一瞬間。

在剛剛過去的端午小長假期間,一個自稱央企背景、號稱交易量達800億元的P2P網貸平臺唐小僧突然暴雷……

公開資料顯示,P2P平臺唐小僧的運營公司為資邦元達(上海)互聯網金融信息服務有限公司,成立於2014年10月,註冊資本2.6億元,上線於2015年5月5日。唐小僧用戶所有資金全程由第三方支付機構新浪支付進行支付託管,投資和還款資金開設獨立專用賬戶,實現專款專用。

而在暴雷之前,唐小僧為了迅速擴大規模,在分眾傳媒投了不少電梯廣告,據悉,唐小僧的廣告投放力度屬於行業前列,每年廣告投放金額保守估計在5000萬元以上。

爆眼球的同時也收穫了成交量,2016年3月唐小僧成交額破百億,2017年1月成交規模突破了400億元。

這樣的情形很多人並不陌生,畢竟在過去的時間裡,倒下的平臺可不僅僅是唐小僧一個。

而縱觀上述金融騙局,都有一個共同點,那就是以高額利潤誘惑投資者,當投資者嚐到甜頭後逐漸加大投入金額,直至無法自拔,而一旦踩雷卻不願意承擔責任。要知道,世上原本沒有免費的午餐——即使“命運贈送的禮物”,也“早已在暗中標好了價格”。所以當你覺得一個投資產品可以躺著賺錢的時候,你的錢袋子可能已經被人打開了。

避免踩坑,這幾招一定要學會

既然伎倆大同小異,為何此類金融騙局屢禁不止?事實上,很多投資者並非不明白其中的風險,而是“選擇性忽視”,在風險還未到來之前,大家所能看到的只有高額收益。作為高返利平臺的唐小僧,註冊新會員最高100元返30元,在沒有投資上限的情況下,投資10萬立馬就能返3萬,僅僅註冊就有30%的收益,試問什麼樣的理財產品能夠達到如此的高收益水平?即使是巴菲特這樣的投資大師,年化收益率也沒有這麼高。

然而,就是這樣一個簡單的常識,依然有人不予理會,前仆後繼只為了能夠薅一把眼前可見的羊毛,入局者都在賭自己絕不會接擊鼓傳花的最後一棒。更有甚者,即便已經識破也不願主動去揭穿,任由其循環往復不斷膨脹——在他們看來,只要有新的投資人加入,這遊戲就能夠繼續玩下去。

那麼,對於投資者來說,如何才能避免踩雷呢?

1、警惕高額回報誘餌

幾日前,相信不少人都被郭樹清主席的一句話刷屏了:“理財產品收益率超過6%就要打問號,超過8%很危險,超過10%就要做好損失全部本金的準備”。這其實就是我們一直強調的,風險和收益永遠是對等的,天下沒有免費的午餐,當你覺得天上掉餡餅的時候,你的錢包已經被人打開了。

沒有經過理性分析的投資者在高收益的吸引下,半信半疑投了一筆小錢,狡猾的騙方會先給你一點甜頭嚐嚐,如果你以為真的能賺到大錢,毫無顧忌增加資金的投入,正好就入套了。

2、瞭解資本世界的語言

如果你不懂資本世界的語言,你就無法解讀投資方面的資訊。比方說,某隻股票的市盈率是12,某套房產的投資回報率是8%,這些資訊意味著什麼?我們還要獲取哪些資訊才能夠更加全面的瞭解投資項目?這些都是值得我們深入思考的。

3、正確認識風險

我們要提高自己的風險防範意識,不要心存僥倖,盲目跟風;同時拓寬自己的信息獲取渠道,多思考,樹立自己合理的投資理念。當面對一個“賺錢好機會”的時候多問自己一句:那麼好的機會,真的會這麼主動找上門嗎?

投資必須是理性的!如果你不能理解它,那麼就不要做。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