輕信保健品致身亡 這才是毒害老人的最大“殺手”!

導讀:交了誠意金,白拿東西,還能退錢,聽了這樣的宣傳不知道你有沒有動心?是的沒錯,這就是各類保健品傳銷的常見套路之一。

輕信保健品致身亡 這才是毒害老人的最大“殺手”!

保健品傳銷在全國各地可以稱得上“病毒式蔓延”,很多老人被所謂的免費健康講座洗腦後掏空自己的錢去買“靈丹妙藥”。殊不知,正是這種洗腦式的傳銷套路,正在毒害我們的家人。

輕信保健品釀慘劇的案件頻發

1.女子輕信保健品能治病 臨死前仍被推銷員勸說“別就醫”

2.老人幾乎花光拆遷款買保健品 已裝了兩冰櫃

在閆女士父母家,有兩個冰櫃是專門用來放保健品的,其中一個裡面裝得滿滿當當,少說也有十幾個品種。近九旬的閆風歧和老伴從十多年前開始買保健品,家裡找出來的單據就有厚厚一沓。現有單據顯示,老人分別從三、四家公司買過保健品,多則七八萬元,少則三四千。閆女士說,這些賣保健品的人剛開始會帶老兩口到青島周邊旅遊吃飯,後來還會時不時帶著水果禮品登門拜訪。

十多年來,閆風歧夫婦的工資積蓄幾乎都投到了保健品上。對此,老人家人是既氣憤又無奈。老房子拆遷後,閆風歧和老伴一直租房居住,現在老兩口身體都不好,生活也陷入困境。

3.節儉老人拾荒攢下30萬 全部用購於買保健品

4.青島老人花光畢生積蓄買保健品 後跳海自殺

青島的陳女士沒想到,60歲的父親竟是以這樣孤獨、悲傷的方式告別人世——3月11日23時許,陳女士接到警方通知,老人的遺體在青島東海中路一處海灘被找到,法醫鑑定死亡原因是“自溺”。老人的褲兜裡有一封遺書,稱被保健品營銷公司“騙了”,承諾的到國外旅遊也沒有兌現。

陳老先生在遺書中稱,自己和老伴幾十年來勤儉節約,積攢的近十萬元錢基本泡湯了。在老人家中,陳女士發現父親曾寫過另外兩份與遺書有相似內容的材料。材料寫道:2013年以來,向尚公司以買保健品送東西、送旅遊等名義,騙自己買了近6萬元的保健品,但“不起作用”。去年4月,公司又承諾帶他和老伴去雲臺山、西安、巴厘島等地旅遊,今年1月又騙自己把3萬多元交給了他們,但承諾的旅遊至今沒有兌現。

痴迷保健品、深陷其中難以自拔的老人不是個例。

某老人4年花了60萬買保健品,堆滿了家裡,幾乎跟子女反目;

受保健品公司挑撥離間,某大爺聲稱兒子不給錢買就跳樓;

山東的一對夫婦退休後的10年間一直堅持買保健品,已經花費了30萬元。令人遺憾的是,這對老夫妻瘦骨嶙峋、身體孱弱。

……

輕信保健品致身亡 這才是毒害老人的最大“殺手”!

《慈善公益報》的調查,我國每年營養保健品的銷售額超過2000億元,其中老年人消費佔了五成以上。而中國消費者協會的一項調查也表明,70%以上的保健食品存在虛假宣傳、誇大功效的現象。

一直以為,所謂保健品,也就賣點害不死人的澱粉和糖,雖然沒用,但也不會有多大危害。看多了才知道,是善良限制了我們的想象力。

而老年人頻頻被騙背後,是保健品行業的亂象。據統計,2011年至2015年間,食藥監總局共受理近8萬件保健品投訴舉報,僅2015年一年,向工商行政管理部門移送的違法案件就超過3萬件。

那麼,問題來了。

保健品有用嗎?

某大品牌保健品代理商說道:“不吹不黑,目前,市面上絕大部分保健品都有兩個特性:一是沒毒,二是沒用。”

也許很多老人會問,我吃完之後感覺好了很多啊,這和心理暗示有關。

《民主與法制》報道:一些老人在服用保健品後會覺得精神好、有療效,實際上與老人的自我心理暗示有關。當他們連續服用一段時間後,會發現這些保健品根本沒有效果,而這又會成為推銷員勸導老人多服用幾個療程的藉口。

其實是中了推銷員的“攻心計”。

輕信保健品致身亡 這才是毒害老人的最大“殺手”!

營銷方式其實就是坑蒙拐騙

儘管價格常年處於虛高的水平,但是保健品的銷售額卻也在不斷增加。而中國的人均保健品消費額仍然遠低於日美等發達國家,這說明在保健品市場上,中國仍有很大的發展空間。

輕信保健品致身亡 這才是毒害老人的最大“殺手”!

但與其他國家開始拓展更多種的營銷方式不同,中國的保健品營銷模式仍然以直銷為主,近幾年來快速發展的電子商務對保健品行業的影響至今沒有顯現。

輕信保健品致身亡 這才是毒害老人的最大“殺手”!

藥品與保健品

比如說同樣是“維生素A”,如果用於“藥品”時,則能以“消除疲勞、保護心臟、減輕皺紋或雀斑”等來表示其功效;但當其用作“保健食品”的某種成分時,則只能是“食品”,所以絕對不能宣稱“對××有效”或是“可預防××”。

為何老人易上保健品的當

保健品瘋狂推銷背後,受騙的為什麼總是老人?這麼多老人上當,保健品套路多是一個因素,但不是全部,和老人自身也有關係:

1.健康焦慮

老年人多數存在對健康的焦慮心態,容易被暗示,主觀上願意相信一些保健品的所謂功效。這樣,就形成了一個心理暗示的催眠場,讓老人特別相信某一產品的功效,以及所有相關的說辭。

焦慮,是騙子的最愛,上當受騙,從來都是如此。年輕人焦慮賺錢,容易被傳銷騙,老人不焦慮錢,焦慮健康,就容易被保健品騙。說白了,還是收的焦慮稅,哪怕已過天命之年。

2.消費陋習

中國人的消費心理,有一種根深蒂固的偏見,東西越貴,效果越好,便宜的反而沒療效。這背後還有一種攀比心理,別以為只是年輕人愛攀比,老人也愛,別人都買了,我也買得起,總覺得花了幾千塊錢買的保健品,說出去有面子。

3.缺乏陪伴

為何老人易陷保健品騙局?有老人坦言:寂寞又有錢,買保健品是希望有人陪陪自己。其實很多時候,老人並不是都想買那麼多保健品,只是銷售特別熱情,覺得不買都不好意思。

老人去買保健品,大多是心裡空虛,希望藉此來彌補。所以,獨居的老人向來是推銷員的重點對象。

如果老人都有陪伴,有聊天的夥伴,有傾訴的對象,也不至於那麼容易讓推銷員乘虛而入。當兒女責備父母愚昧、被騙的時候,是否反思,我們曾好好地陪伴他們。

現在的騙子也是打著各種旗號設下騙局讓老人防不勝防,所以在面對各種推銷時,一定要有辨別是非的能力,切勿胡亂聽信別人的“糖衣炮彈”,誤入騙局。

輕信保健品致身亡 這才是毒害老人的最大“殺手”!

九大保健騙局

1.“專家”義診免費講座

不法商販在住宅小區、早市或公園推銷藥品、保健品或醫療器械,通過免費體檢途徑,無中生有或有意誇大老年人身體的健康隱患,從而達到推銷藥品的目的。

2.大肆宣傳產品療效

3.產品“包治百病”

宣傳產品神乎其神,對大部分的內科疾病都有效,甚至“包治百病”。

4.“慢性病也能治癒”

說乙肝、糖尿病、高血壓、癌症等世界醫學難題居然能通過服用保健品治癒,違背醫學,滿足患者急於想治癒、不想長期服藥的心理。

5.“進口、專利、高科技”

打著“進口、專利、高科技、綠色環保”的旗號,吸引老年消費者。有意誇大宣傳,將普通的商品宣傳成高科技或綠色環保商品。

6.“免費旅遊”、“贈送體檢”

以免費專車、旅遊、贈送體檢等“策略”推銷保健品,誘導老年人消費。

7.“陪聊”搞感情促銷

有些獨居的老人,很希望與人交流,騙子們就抓住這一點搞感情促銷。先是對老人家熱情招呼,然後天天上門陪老人說話,還幫忙做家務,取得老人的信任後就開始推銷價格不菲的產品。

8.步步設套,最後“走人”

第一天辦免費講座,並贈送洗衣粉等物;第二天推銷某低價物品,稱回家試用,可退貨退錢;第三天如期退貨退錢,並推銷另一高價物品,一般幾百元,仍承諾退款;第四天“走人”。

9.“買保健品能發財”

稱“健康投資”回報豐厚,只要購買一家企業生產的保健品,不僅可以獲得包括境外旅遊在內的種種豐厚贈品,更誘人的是可以獲得大量該集團公司的原始股。老年人買保健品上當各種原因,既有老年人健康意識強、對保健品“情有獨鍾”,也緣於騙子的推銷手段越來越隱蔽、越來越具有欺騙性。

輕信保健品致身亡 這才是毒害老人的最大“殺手”!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