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融创客做脱口秀?杨帆用《Fantalk》玩出品牌新花样

中美贸易战愈演愈烈,A股、港股、美股持续震荡,欧洲经济复苏扑朔迷离……随着大众理财和投资的意识越来越强,高效获取财经类资讯也成为了刚需。

当下“互联网+”逐渐深入,互联网、移动互联网愈加成为日常生活的一部分,越来越多的人开始通过短视频、音频甚至新兴的知识付费模式,来了解财经信息。

但问题也随之而来:财经类内容的专业性成为难以跨越的门槛,使得财经内容创业无法靠鸡汤、猎奇和搞笑抢占先机。

财经类内容的最佳表达形式是什么?最佳的变现路径又在哪?短视频催生“网红经济”爆发,严肃的财经内容能否赶上这一波内容创业的红利期?

当金融科技遇上脱口秀

随着网络视频、音频FM的爆发,图文之外的内容创业开始逐渐爆发,以功夫财经为代表的财经内容创业团队估值,都超过了数亿人民币。

金融创客做脱口秀?杨帆用《Fantalk》玩出品牌新花样

对于财经内容的爆发,有投资人士认为,投资内容有三大朝阳行业,一是照顾人身体的医疗保健行业,二是照顾人大脑的文化娱乐行业,三是照顾人钱包的金融服务行业。

笔者最近一直在关注一档金融科技知识分享类的脱口秀《Fantalk》,因为它恰好覆盖了后两个领域。这个在2017年2月开始上线的节目内容主要聚焦泛财经科技类知识普及,用大众视角结合轻松趣味的故事和段子来传播泛财经科技领域干货,希望能够用知识来助力2亿年轻人轻松成为社会新中产。

实际上,杨帆也是从主持脱口秀以后被越来越多人熟悉的。在脱口秀之外,他还有另外一个身份——凡普金科创始合伙人人。福布斯发布“2018亚洲30位30岁以下精英”榜单(Forbes 30 Under 30 Asia),杨帆上榜成为“金融和风险投资”领域的30位精英之一。

30岁的杨帆虽然年轻,却是一个不折不扣的金融老手,他曾先后就职于美国AIA保险集团、英国宝诚保险集团,在财富管理、资产配置、风险管理领域摸爬滚打了近十年,并且在风口到来之时,一头扎进互联网金融领域。就如他所说的那样,涉足金融领域就是因为热爱金融、敬畏金融。

从陈欧的“为自己代言”,到罗永浩拍电影,再到董明珠亲自上阵拍广告,企业家对于广告和传播的亲身试水早已有之。但通过自己的知识体系来打造脱口秀节目,杨帆转型的深度绝对可以算得上是行业的开拓者。在他看来,做这个节目的一大背景是,看到当下的年轻一代普遍存在深深的知识焦虑,现在买书的渠道虽然很多,但真正有时间用心去研读的人却很少。

金融创客做脱口秀?杨帆用《Fantalk》玩出品牌新花样

看完这期节目,笔者只有一个感受,这是一个知识焦虑的年代,而知识焦虑背后反馈出的现象更多是民众财商的缺乏。清华大学此前出具的《中国人财商认知与行为调查》报告显示,有62.2%的中国投资人认为世界上存在“利率又高、风险又低的理财产品”,他们既不会合理分配资金,也不会按需调整风险概率。只要开始投资,就是“盲目投入”。

如何合理的投资?如何看清金融的本质?如何能让财富进行有效升值?一连串问题的背后,拷问的是对财经、金融知识的储备。但当下的快节奏,又让很多人无法从书籍中快速汲取这些知识。如果能够用脱口秀的形式来缓解人们关于“财经金融知识”的心理焦虑,实际上也给未来知识付费道路的探索开辟了一条新的道路。

抓住年轻人

腾讯CEO马化腾曾经感慨:“越来越看不懂年轻人的喜好,这是自己最大的担忧。虽然我们干这行,却不理解以后互联网主流用户的使用习惯是什么。”这或许是当前很多互联网公司焦虑的一个地方,同时也是很多互联网产品爆红的原因。前者是因为他们不懂年轻人,后者是因为他们懂年轻人。

做内容创业同样如此。年轻人喜欢什么?他们渴望获得什么?如何让他们在看完视频后更有成就感?这些都是内容行业需要考虑的事情,同时也是《Fantalk》要不断优化、复盘的事情。

金融类脱口秀节目面对的一个很现实的问题是财经类视频存在着高门槛等特点,在播放量上很难与搞笑类、鸡汤类视频相抗衡,生命周期似乎也存在着太多不确定性。但《Fantalk》绝对是个例外,来自爱奇艺的数据显示,《Fantalk》单期节目观看量屡屡突破百万大关。那么,《Fantalk》究竟是如何做到的?

第一,紧紧抓住用户需求。《Fantalk》始终紧紧围绕泛财经领域结合社会热点进行深度挖掘,把“年轻、有趣、有料”的风格一致延续下去。

大数据显示,《Fantalk》男女受众比例为3:1,25岁以上观众占比超过七成。杨帆基于自身对内容和市场的理解,针对年轻人“知识焦虑”的痛点进行精准策划,内容紧跟时事热点,围绕热点话题、人物展开专业知识解读。同时,打破财经老派习惯,通过抖音、知乎、B站等潮流平台的融入参与,用年轻人喜欢的新颖手段、语言和方式与年轻人接触,使内容最大程度贴近和渗透目标用户。

金融创客做脱口秀?杨帆用《Fantalk》玩出品牌新花样

作为一个工科出身的管理者,杨帆以他的视野来分析了特朗普入主白宫、樱桃口味的可口可乐、巴菲特买入美国运通之类的新鲜内容。却对企业、品牌的事情只字未提,将节目内容做到纯粹和极致。

第二,全渠道推广。《Fantalk》去年上线以来,一段时间内只能在爱奇艺播放。但随着节目的日益火爆,《Fantalk》开始在喜马拉雅、网易、今日头条等多个平台进行“密集轰炸”。只要是用户经常使用的APP,都能找到《Fantalk》的身影。

在行业人士看来,作为一档兼具内涵与趣味性的泛金融科技知识分享节目,《Fantalk》深深抓住互联网娱乐性的特质,采取了更受年轻人喜爱的脱口秀表达方式,用略带调侃式的语言风格将金融财经等知识深入浅出,开拓了泛财经领域脱口秀的垂直细分领域。同时节目打破以往专业性知识类节目的严肃风格,以娱乐化的方式普及分享知识,将知识性娱乐性趣味性融为一体,不断丰富知识性娱乐节目内涵。

总结一下,不论是内容、表达方式还是传播方式,《Fantalk》的目标都很明确:就是要紧紧抓住年轻人的兴趣。

不能回避的是,娱乐化的表达也许会让《Fantalk》损失一些喜欢严肃财经内容的读者,但也为其带来了大量价值观相同的用户。尤其是当下的社会背景已经到了全民理财、全民关注财经的时代,娱乐化的传播也可以兼顾专业性,毕竟没人喜欢干巴巴的讲课模式。

比脱口秀更大的故事

金融创客做脱口秀?杨帆用《Fantalk》玩出品牌新花样

按照传统的思路来看,一家企业的联合创始人去做一档脱口秀节目,乍看起来是非常不合逻辑的,甚至还容易被误解成“不务正业”。但事实表明,第一个吃这只“螃蟹“的杨帆却取得了意想不到的效果,《Fantalk》让杨帆真正走进了大众,也让他整体的形象更具亲和力,甚至也在一定程度上可以体现其背后凡普金科“让金融有温度”的企业愿景。

自开设《Fantalk》脱口秀以来,杨帆的视野几乎包揽了当下所有热点时事,从共享单车、滴滴出行、柯洁、特斯拉到霍金……各种停不下来的头脑风暴都让大家表示“天呐!原来财经还能这样聊?”。

在一年多的时间里,《Fantalk》几乎保持着日更新的节奏,已经有了数百期节目。其中,“震惊!首个机器人婴儿诞生”、“人工智能被教坏狂飙脏话”、“魔性!葛优喊麦一人饮酒醉”等主题更是用新潮的内容吸引了大量的关注。近期“中国脱口秀第一人”李诞现身这次特别版《Fantalk》,更是把节目的知名度推上了一个新的高度。

从凡普金科到《Fantalk》,不仅是杨帆从企业广告主到内容生产者的大胆尝试,更是从内容层面上对用户的“先予后取”,予用户于知识分享,取用户之感情共鸣。在《Fantalk》成功之后,特别版成为节目的升级助推器,从而可以进一步通过带有企业代言人属性的杨帆,丰富企业品牌形象,拉近与用户的心理距离。

用杨帆自己的话说:“世界在不断的推陈出新,这是一个年轻的时代。那些渴望知识、对人生有追求的年轻人,他们朝气蓬勃、有着无限可能。我们最优先的目标是希望利用他们碎片化的时间,用有趣、有料的方式帮助他们真正记住知识,也恰当传递广告主的理念。”

品牌的塑造是一件日积月累的事,而塑造品牌,疯狂地烧钱并不是唯一且最有效的方式,而通过品牌内容的有效产出去潜移默化的影响用户,才是现代企业最值得去尝试的方式。就像《Fantalk》一样,用它精确的市场定位,切中内容市场中的空白领域,抓住年轻人对泛财经领域知识的诉求,以他们所喜闻乐见的形式进行传播,来完成节目本身甚至企业品牌的塑造。“金融+脱口秀”的跨域组合,也让高端和贴地气两件看起来永远不可能有交集的事情“走到了一起”。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