除了中興,這家全球聞名的公司也差點別美國製裁到破產

除了中興,這家全球聞名的公司也差點別美國製裁到破產

2015年,波音的至暗時刻

2005年的波音公司,遠沒有現在風光,內外交困、焦頭爛額。連續兩任董事長兼CEO因醜聞下臺,一把手的職位空缺超過八個多月,局面一度由首席財務官維持。全球航空航天業的老大,到底怎麼了?

當年7月1日,吉姆·麥克納尼臨危受命出任波音公司董事長兼CEO,儘管他是處理難題的高手,有一個堪稱輝煌的職業經歷:3M董事長、GE航空集團CEO、寶潔和麥肯錫副總裁,但初到波音的他,面臨的卻是一腦門子官司。

看下當時波音面臨的各種法律訴訟:

1、觸犯出口管理條例(EAR)。注意:這條和現在中興犯的事一樣。看看當時波音幹了什麼:經司法部查明,波音在2000-2003年間,在出口波音737民用飛機時,在飛行儀表箱中的QRS-11迴轉儀內,違規使用了軍用級芯片!這種芯片可用來穩定和引導巡航導彈,是明令禁止的“限制出口”級軍用產品。截止2005年美國國務院查明:波音公司有94項違反武器管制法令的紀錄。

3、

涉嫌收買五角大樓官員。波音在競標空軍的KC-767加油機項目時,涉嫌收買五角大樓負責合同監管的官員琳達·德魯揚,併為其女兒和女婿提供在波音工作的機會。醜聞曝光後,波音首席財務官邁克·希爾斯和琳達·德魯揚被判刑入獄,董事長兼CEO哈利·斯通塞弗下臺。

各位看到了,每一條都可以將波音置於死地。

波音的災難與救贖

2006年1月,上任僅五個月的董事長兼CEO吉姆·麥克納尼在奧蘭多舉行“波音領導力論壇”,重塑波音的道德與公眾形象。首席法務官道格·貝恩拿著一份“道德缺陷清單”質問臺下的260名副總裁以上的高管:“我們是否有不顧一切代價取勝的文化?現在我們知道這個代價了”:“天文數字”般的15名副總裁下臺,3人面臨刑事指控。

他指出,波音面臨下一步的處罰可能高達50億美元!更嚴重的是,波音公司可能被禁止與政府簽訂合同,或者得不到軍用與商用產品的出口許可。

後果有多嚴重?假如這些處罰措施執行,足以讓這個航空航天巨人直接癱瘓!

那麼,當時的波音如何處理?

首先,認錯、認罰、和解

美國司法部用了三年時間查清了上述案件,向波音開出了6.15億美元的鉅額罰單。波音又創了紀錄--波音創造的紀錄太多了:這次是美國軍事承包商史上最大的單筆罰款!波音立即認罰,因為和解的另一個好處是:避免來自洛·馬公司的刑事指控。

其次,認罰之後再繳稅

繳納6.15億美元罰金後,按法律規定波音可以抵消2億美元的稅金,連波音的律師團都認為可以用這個辦法“省錢”,但吉姆·麥克納尼認為不能用罰金減稅。認罰後再繳稅,8.15億美元的“誠意”可遠離國會和媒體對波音的非難。

最後,向國會和司法部門做出承諾

2006年8月,尼姆·麥克納尼在國會作證。他說:“美國政府希望和它做生意的公司都能堅持最高的法律和道德標準,我承認:曾經的業界領袖波音公司辜負了這些期待。”在列舉出一系列整改措施後,他承諾:“國會和納稅人還可以繼續信任波音公司。”

重罰之下,波音如何崛起

麥克納尼曾說:初來就意識到瀰漫在波音公司的非道德行為。“醜聞和不當行為發生在很多地方,幾乎涉及到波音的所有分支部門”。他明確指出“道德規範也是競爭力”。成立“內部治理辦公室”,明確每一名員工的道德行為準則。他說:“這是我們歷史烏雲中的一線希望”,“如果我們能夠使價值觀和公司業績一起增長,波音仍然像以前一樣:是一家無以倫比的公司。”

從2005年7月起,麥克納尼肅整了波音的管理,提振了波音的士氣。老大的底子還是在的:在如此困境下,12年來全球老大的地位從未旁落!

戰略對了,戰術上的回報馬上就來:波音在商用、軍用和航天業務中重新奪回了領先優勢,民用的737MAX、787、777-9、747-8、777X等項目進展順利,軍用的C-17、EA-18G和“超級大黃蜂”等項目連獲國內和國外大額訂單。

2010年6月,麥克納尼與參議員林賽·格雷厄姆和南卡來羅納州州長馬克·桑福德在範堡羅航展。注意:這可不是政府官員為企業站臺,也不是“公款旅遊”哦!而是監督波音對國會和司法部做出的承諾--你以為承諾是可以糊弄的麼?

該罰的罰,該獎的獎:2012年波音787項目獲得美國航空界最著名的“科利爾”獎。

2013年,波音在迪拜航展上收穫大單。麥克納尼與他的接班人、民機集團CEO丹尼斯米倫伯格(現任波音董事長兼CEO)和客戶合影。波音787一度因電池安全隱患導致全球機隊停飛,波音快速查明故障並及時排除,2013年5月20日,787復飛首航,麥克納尼和同事在經濟艙以普通旅客身份購票登機,以消除旅客的擔憂。

麥克納尼任期內波音的財務狀況穩步改善,營業額從2004年的525億美元增長到2016年的960億美元,每股收益增加了三倍,創歷史新高。2015年7月,這位“波音新世紀的領航者”卸任CEO職務,2016年3月卸任董事長職務退休。

如今的波音早已走出陰霾,在世界航空工業依舊是強勁的領頭羊。

除了中興,這家全球聞名的公司也差點別美國製裁到破產

波音之餘中興,他山之石可以攻玉

波音在1997-2005這八年間,犯過很多錯誤。犯錯不可怕,只要能直面;犯法也不可怕,只要你認罰。但你不可撒謊、不可一再顛覆你自己的承諾!在撒謊不受處罰的環境下,確實無法理解編瞎話的後果。

有類企業編瞎話不是偶患小疾,而是血型和基因;不是技術性故障,而是定數;不是黑天鵝,而是大概率事件;不是意外,而是底層邏輯。

中興就是一杆秤,所有的企業應以它為準星:掂量掂量自己到底幾斤幾兩;它也是一瓢恰到好處的涼水,希望各家企業在全民忘乎所以的自嗨幻覺中冷靜下來,深刻反思自己的問題及制度性根源。

眼下,5G的大幕已經徐徐打開,希望中興能儘快吸取教訓,合規經營,未來還是可以期待的。

除了中興,這家全球聞名的公司也差點別美國製裁到破產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