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抗日战场上获得三大抗日高级勋章的抗日英豪,仅十四人

抗日战争胜利后,国民政府及盟国曾向抗战中功绩卓著、功勋突出的知名将领颁发各种勋章,当时的最高等级勋章主要有三种:国民党军队的青天白日勋章(第一级别的国光勋章几乎难以获得,更像是摆设)、美国政府的金叶勋章(次一级为银叶勋章)、国民政府的抗战胜利勋章。

中国抗日战场上获得三大抗日高级勋章的抗日英豪,仅十四人

这三大勋章能够获得一枚,已经是很不容易,然而当时中国却是有14位将领集齐了三大勋章,他们是国民党军政两界的重要人物,同时也是抗战中的中流砥柱,为中国抗战事业做出了巨大的贡献。

李宗仁(1891-1969)

中国抗日战场上获得三大抗日高级勋章的抗日英豪,仅十四人

李宗仁,字德邻,出生于广西桂林临桂区,中国国民党内“桂系”首领,早年就读于广西陆军小学,加入过同盟会,1916年前后在军队中担任各种职务,后成为桂系军阀的领袖人物。

李宗仁一直是讨蒋的急先锋,直到“九·一八”事变后,才又进入蒋介石所属的国民党系统。抗日战争爆发后,李宗仁被任命为第五战区司令长官,指挥了徐海会战,知名的台儿庄战役就发生在这期间。之后,他还参与了武汉会战、随枣会战、豫南会战。

李宗仁曾任职过中华民国代总统,解放战争中,李宗仁所辖的桂系军队被消灭殆尽。没有了资本的李宗仁,于1949年11月去往香港。之后,他又去往了美国,1965年回到国内,于1969年病逝在北京。

何应钦(1890-1987)

中国抗日战场上获得三大抗日高级勋章的抗日英豪,仅十四人

何应钦,字敬之,出生于贵州省兴义,蒋介石统治时期国民党内的二号人物。

何应钦早年就学于日本陆军士官学校,回到国内后,凭着资历担任了讲武学校校长、黔军参谋长等职务。“四一二”反革命政变过程中,何应钦是蒋介石的有力支持者,他的东路军充当了急先锋角色。然而,何应钦与蒋介石的关系,始终也只是相互利用。蒋介石的第一次下野,就是他联合了以李宗仁、白崇禧为首的桂系逼宫所致。之后,蒋介石再次上台,何应钦又成了蒋介石的忠诚伙伴,职务也是屡屡提升。

抗日战争时期,何应钦被任命为第四战区司令长官,还担任了中国战区中国陆军总司令等职,而让他倍有面子的,后来他代表国民政府主持了日本的受降仪式。之后,何应钦渐渐被排挤出政坛,国民党败退台湾后,他更是难以在政界立足,直到1987年在台湾逝世。

阎锡山(1883-1960)

中国抗日战场上获得三大抗日高级勋章的抗日英豪,仅十四人

阎锡山,字百川,号龙池,出身于小地主家庭,早年就读于日本士官学校,曾加入过同盟会。1911年,阎锡山领导了太原的辛亥革命,被公推为都督,从此开始了他在山西的统治生涯。

阎锡山最能审时度势,第二次直奉战争、第一次国共合作、北伐战争过程中,他都能很好地找到自己的定位,随着势力发展,他在国民党内的地位不断提升,声望也是越来越高,成为与蒋介石、冯玉祥、李宗仁齐名的华北军阀。

抗日战争结束后,阎锡山依然掌控着山西的大权,然而,他的好日子终究快要到头了。随着国民党军队在全国战场上的全面溃退,阎锡山也只得是被迫远走台湾了。在台湾的日子里,阎锡山还是过得挺是悠闲,从事下著述,宣扬些自己的理论,直到1960年去世。

顾祝同(1893-1987)

中国抗日战场上获得三大抗日高级勋章的抗日英豪,仅十四人

顾祝同是国民革命军的陆军一级上将,他是江苏省涟水县人,也是蒋介石的五虎上将之一。

顾祝同早年毕业于保定陆军军官学校,1924年黄埔军校开学,顾祝出任了军校教授部中校战术教官。顾祝同深受蒋介石赏识与信任,随着蒋介石在国民党内的平步青云,顾祝同的地位也是稳步上升。

抗日战争中,顾祝同负责指挥第三战区,表现可圈可点。解放战争时期,调任国防部参谋总长的顾祝同,奔波各地,出谋划策,终究还是挽救不了国民党的颓势。顾祝同晚年安居在台湾,出任了“,总统府战略顾问委员会副主任、评议委员会主席团主席、国防会议秘书长等职,直到1985年,因病在台北去世。

王耀武(1904-1968)

中国抗日战场上获得三大抗日高级勋章的抗日英豪,仅十四人

王耀武,字佐民,山东泰安人,国民党高级将领,知名抗日将领。他带兵打仗很有一套,当时人称“宁碰阎王,莫碰老王”。

王耀武为黄埔军校第三期学员,曾参加过东征陈炯明、北伐战争、中原大战,抗日战争中又参与了淞沪抗战、南京保卫战、万家岭战役、第一次长沙会战、浙赣会战、鄂西战役、常德会战以及解放时期的莱芜战役、孟良崮战役、济南战役,于1948年9月济南战役突围时被俘,关押在北京功德林监狱改造。

1959年,作为第一批被特赦的战犯之一,王耀武被释放。之后,王耀武担任了全国政协文史专员、全国政协委员等职务,于1968年因病在北京逝世。

卢汉(1895-1974)

中国抗日战场上获得三大抗日高级勋章的抗日英豪,仅十四人

卢汉,原名邦汉,字永衡,云南昭通人,彝族,出身于奴隶主家庭,早年曾与龙云等人出外经商,失利后跟随龙云加入到川军魏焕章部。辛亥革命后,卢汉与龙云又加入到进军四川的滇军。

抗日战争时期,滇军整编为国民革命军第60军,卢汉出任为军长,参加了著名的台儿庄战役,抗日战争胜利后,他还前往越南参加日军的受降仪式。1945年“云南王”龙云倒台后,卢汉被任命为云南省主席兼保安司令,他在云南执政四年,是最后一任“云南王”。

1949年12月,卢汉率部起义,云南和平解放。新中国成立以后,卢汉出任了云南军政委员会主任、西南军政委员会副主席、民革中央常委等职务,他还曾经参加全国人大代表团前往莫斯科访问。1974年卢汉在北京因病去世。

刘峙(1892年-1971年)

中国抗日战场上获得三大抗日高级勋章的抗日英豪,仅十四人

刘峙是国民革命军的陆军二级上将,他的称号有很多,北伐战争中他是有名的“福将”、中原大战中他又是知名的“常胜将军”、抗日战争中他又被称作是“长腿将军”,而国共内战中时他又获得了“猪将军”的称号,蒋介石手下的五虎上将也有他的一席之地。

刘峙是江西吉安人,曾在保定陆军军官学校学习,后加入粤军,参加过北伐战争。刘峙在国民党军队内节节高升,与他和蒋介石的亲密接近不无关系。蒋介石发动“四一二”政变以来,刘峙一直都是蒋介石最好的帮手,无论是蒋桂战争、还是中原大战,他都坚定的站在了蒋介石这边,并屡立战功。与此同时,刘峙的官位也是稳步上升,当1933年,他已被任命门为赣粤闽湘鄂“剿匪”军北路总司令。

抗日战争中,刘峙被任命为国民党第一战区副司令长官,因在平汉路战役被日军打得溃不成军,被时人讥笑为“长腿将军。”淮海战役中,刘峙被任命为徐州剿共总司令,表现嘛,可以说是一点也不出彩。国民党溃败台湾后,刘峙先是移居印度尼西亚,后又回到台湾,直到1971年在台湾病逝。

卫立煌(1897-1960)

中国抗日战场上获得三大抗日高级勋章的抗日英豪,仅十四人

卫立煌是国民党军陆军二级上将,被称作为“虎将”,当时的日军华北最高司令官香月清司就称他为“支那虎将 ”,美国人称他为为“常胜将军”。

卫立煌,出生于安徽省合肥县,他曾经就读湖北陆军学兵营,后来加入粤军第二军。抗日战争时,卫立煌曾任第一战区的司令长官,当时十八集团军(即八路军)属于他的管辖范围,因而双方有着很深入地接触,甚至国民党中有些人认为卫立煌有意偏袒八路军。在此期间,卫立煌组织指挥了忻口战役、郑州战役等大规模会战。

内战初期,卫立煌远赴美国、欧州等地考察军事,之后,又被蒋介石急电召回,担任了东北行辕代主任兼东北剿匪总司令部总司令。战役进行到最后,局面不可收拾,卫立煌因此被撤职查办,直到蒋介石下野,李宗仁出任代总统,他才获释,前往香港。新中国成立后,在相关组织的安排下,卫立煌再次回归到祖国大陆,之后他又被推选为全国人大代表、全国政协常委、民革中央常委等职,直到1960年因病在北京去世。

胡宗南(1896-1962)

中国抗日战场上获得三大抗日高级勋章的抗日英豪,仅十四人

胡宗南,字寿山,原名胡琴斋,浙江镇海人,号称“天子门生第一人”,又被称作为“西北王”。

胡宗南早年就读于私塾,1924年,胡宗南投考黄埔军校,经特批成为第一期学员。胡宗南之后参加第1、2次东征陈炯明战役、第1、2次北伐战争,因很受蒋介石赏识而升迁很快。1937年抗日战争全面爆发后,胡宗南所部参加了加淞沪会战、开封会战等战役,同时他的军职也屡屡提升,出任了第17军团军团长、第34集团军总司令、第8战区副司令长官、第1战区司令长官等职。

1950年,胡宗南乘飞机逃往台湾。1之后,出任“总统府战略顾问委员会”、“澎湖防守司令部”司令官、国民党评议委员、“总统府”战略顾问等职,于1959年正式退休。1962年,胡宗南在台湾去世。

薛岳(1896-1998)

中国抗日战场上获得三大抗日高级勋章的抗日英豪,仅十四人

薛岳,原名薛仰岳,字伯陵,绰号“老虎仔”,出生于广东韶关市,客家人,国民革命军陆军一级上将。

薛岳早年考入黄埔陆军小学,后又进入保定陆军军官学校就读,1918年加入孙中山建立的援闽粤军,作战勇猛,屡立战功,为孙中山赏识。抗日战争时期,薛岳指挥了四次长沙会战,自创天炉战法,歼灭日军近10万,被称作为抗日战神。

1950年,薛岳曾任职海南防卫总司令,失利后随国民党军队撤往台湾,之后他出任了“总统府战略顾问”、“中国国民党改造中央评议委员会主席团主席”、“行政院政务委员”等职,于1998年去世。

张发奎(1896-1980)

中国抗日战场上获得三大抗日高级勋章的抗日英豪,仅十四人

张发奎,又名逸斌,字向华,出生于广东韶关,客家人,国民革命军陆军二级上将。

张发奎早年考入广东陆军小学,期间加入孙中山创办的中国同盟会,参加过北伐战争,在汀泗桥、武昌城等战役中,功绩突出,被任命为有着“铁军”之称的第四军军长。抗日战争时期,张发奎先后出任集团军总司令、兵团总司令、战区司令长官、方面军司令官等职,参加过淞沪、武汉、昆仑关等战役。

抗日战争胜利后,张发奎曾任职广州地区受降官。1949年,他还被任命为陆军总司令,于当年7月辞去职务,前往香港定居。1980年,张发奎因病在香港去世。

汤恩伯(1900-1954)

中国抗日战场上获得三大抗日高级勋章的抗日英豪,仅十四人

汤恩伯,别名汤克勤,浙江金华人,国民革命军陆军二级上将。

汤恩伯早年就读于日本陆军士官学校,后回国投入军队中任职,他在国民党军队中,深受蒋介石赏识,因而升迁很快。抗日战争时期,汤恩伯率领其所部参加了南口战役、台儿庄大捷、武汉会战、随枣会战、枣宜会战、豫南会战,被称为抗日铁汉,是少数日本人忌惮的抗日名将。

余汉谋(1896-1981)

中国抗日战场上获得三大抗日高级勋章的抗日英豪,仅十四人

余汉谋,字幄奇,广东高要人,国民革命军陆军一级上将。

余汉谋曾考入广州黄埔陆军小学,后进入保定陆军军官学校就读,毕业后加入到皖系军队,后又回到广东加入粤军,参加了北伐战争。抗日战争时期,余汉谋曾任职第四战区副司令长官、兼第十二集团军总司令、第七战区司令长官等职,参与了两次粤北会战,都最终战胜了来犯的日军。

1950年,余汉谋带领所部撤往台湾,出任“总统府”战略顾问、“中央”评议委员等职,于1981年去世。

孙蔚如(1896-1979)

中国抗日战场上获得三大抗日高级勋章的抗日英豪,仅十四人

孙蔚如,陕西省西安市灞桥镇豁口村人,杨虎城西北军中仅次于杨虎城的二号人物。

孙蔚如,早年就读于陕西陆军测量学校,曾加入靖国军,后跟随杨虎城四处征战,为杨虎城所看重。西安事变时,孙蔚如任职为戒严司令,后任职为陕西省主席兼38军长。抗日战争时期,孙蔚如成为陕军抗日主帅,参加了中条山战役,之后,他还被任命为第六战区司令长官、接受日本第六方面军投降事宜。

1949年后,孙蔚如拒绝前往台湾,留居在上海。新中国成立以后,他先后出任了国防委员会委员、陕西省副省长、民革中央常委、全国政协委员等职,于1979年去世。

萧毅肃(1899-1975)

中国抗日战场上获得三大抗日高级勋章的抗日英豪,仅十四人

萧毅肃,四川蓬州人,国民革命军陆军中将。

萧毅肃,早年毕业于云南讲武学校,先是在滇军中任职,后又加入川军。1937年抗日战争全面爆发后,萧毅肃被任命为43军参谋长,后又升任为43军副军长。他在抗日战争时期积极谋划,决策了滇西怒江战役,后又成为中国远征军司令长官部参谋长,多有筹划。

1949年,萧毅肃跟随国民党军队前往台湾,之后任职了“国防动员计划局”局长、“国家总动员委员会”副主任委员、“国家建设计划委员会”委员等职,于1975年在台北去世。

《夜狼文史工作室》特约撰稿人:菊花茶

菊花茶,本名郑良,网名菊花茶163,天涯新浪论坛知名历史作家,资深三国控。曾发表过《华山论剑》、《历史原来是这样的》、《三国往事越千年之建安十三年》、《快意恩仇的人生》、《祸起萧墙》等文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