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明專欄】山西介休的清明傳統與當代實踐

[內容摘要]:清明是中國傳統節日,山西介休被認為是清明節的發源地,為了解介休的清明習俗,文章以實地調查資料為主,兼用其他地方史志資料,對山西介休綿山的清明習俗進行描述分析,從中可以看出清明節根植於農耕文化的土壤,在這個節日裡,民眾通過祭祀先祖強化了家庭和家族的認同感。政府在其中積極有效地引導,使清明節日向著健康、文明的方向發展。

[關鍵詞]:介休;清明習俗;慎終追遠;文明祭掃

【清明專欄】山西介休的清明傳統與當代實踐

清明是從二十四節氣中發展起來的一個傳統節日,以祭 祖掃墓、踏青郊遊、祈求豐產、催護新生為主要內容,表達民眾慎終追遠的精神寄託和追求。2008 年,中央文明辦、中國文聯、中國民協把山西介休命名為“中國寒食清明文化之鄉”,介休被認為是寒食和清明節的發源地,相對完好地保存和流傳著獨特的清明民俗活動。筆者在 2012 年 3 月和2013 年 4 月在介休就當地的清明習俗做了細緻的調查。以下是對此處清明習俗的調查報告,希望對當代社會的清明傳統和實踐提供一個完整的個案,並以此推動節日習俗的研究。

【清明專欄】山西介休的清明傳統與當代實踐

一 、綿山腳下清明風

【清明專欄】山西介休的清明傳統與當代實踐

介休市在山西省中南部,汾河中游,農業較為發達的晉中盆地的南端。縣誌雲介休“人多業醫,尚儉,素勤稼穡,好勇義,隆於祀先,雖費而不惜”[1]。清明習俗源遠流長,在千百年的歷史傳承中與寒食節的習俗活動融合在一起,並被疊加了關於介子推的歷史人物和風物傳說。介休的綿山相傳為介之推被焚之山,地跨介休、靈石和沁源等市縣境,主峰和旅遊風景區在介休西部。此處有規模宏大的介子祠,還有與介之推歸隱和晉文公焚山林事相關的風物如棲賢谷、魚龜山、忌坂、大小燒林、足下亭、哀號坡等。

文章選取綿山主峰山腳下介休、靈石、沁源三縣交界處為考察地點。其中介休綿山鎮南槐志村和冀家莊村都是本文考察的重點村落,緊靠綿山,村民平地種植小麥、玉米和雜糧,荒山坡地種植核桃。北槐志村和冀家莊全是旱地,靠天吃飯。好在這個地方是“天旱雨澆山。”有豐沛的雨水保障了農業的豐收,當地人認為受到介之推的福佑。與此二村毗鄰的村落是靈石縣靜升鎮旌介村和馬河鄉大、小柏溝村。旌介村村名來由與介之推傳說有關,村人相傳,晉文公焚山是在旌介村點火,著火點距村莊只有 1 裡之遙,後人便把這片田地稱作“燒荒地”。後來介之推母子遇難,晉文公悔恨不已,於是在其故里——今山西省靈石縣旌介村對介之推進行旌表,故得村名。介之推廟遺址距該村 2公里,介廟曾由周圍十八村共建,並組成了理事會,每年由兩個大村和一個小村管理,每 6 年輪轉一次,理事會主要負責廟宇的維護、祭祀活動和經費籌集等。每年寒食節為春祭,農曆七月十三為秋祭,現在祭祀習俗已廢。但當地保留了較為豐富的清明祭祀習俗。

【清明專欄】山西介休的清明傳統與當代實踐

二、“前寒節,後清明,一百五在當中”:清明節的民俗意蘊

【清明專欄】山西介休的清明傳統與當代實踐

清明節首先是一個農事節氣,有獨特的物候和特殊的農事安排,當地諺語云:“二月清明不播種,三月清明滿樹花。”2012 年清明節時,柳樹開始發出新芽,農民也開始準備各項農事活動。介休綿山鎮冀家莊李金鎖認為,清明二字的意思是清楚明白,人開始幹活,動物開始活動。

清明主要的活動是上墳祭祖、感念祖先,當地有許多關於清明上墳的諺語,反映人們對這一節日的看法如:“要想富,敬祖父”,也有“千里趕上墳”、“千里趕清明”的說法。《介休縣誌》載:“清明,富家設牲醴,鼓吹省墓;貧民亦造麵餅如盤蛇狀,陳酒醴祭冢。歸則曝麵餅於籬棘上,俟幹而後食。或謂取象龍蛇,寒食之遺也。”[1]但具體上墳的時間各地卻不一致,大致說來,每年清明前兩天上新墳(上一年冬至之前埋葬的稱之為新墳),前一天上舊墳,但是如果新墳和舊墳在一個地方,則舊墳和新墳一起掃墓。清明節還有一個重要活動是植樹插柳,所以清明節又稱插柳節。相傳燒綿山後第二年,晉文公帶領群臣率領群臣登綿山祭奠,看到焚燒林山坡上那棵與介之推母子一起被燒死的大柳樹死而復活,折柳枝插頭上以示紀念,並將那棵老柳樹賜名為“清明柳”,後世人們紛紛效仿,在祖先墓前插柳或植樹。

清明節與寒食節的核心主題是禁火和冷食,禁火的重要原因,民間普遍的解釋是和介之推故事相關。相傳介之推與晉公子重耳逃亡途中,割股奉君,後來晉文公封賞群臣時卻獨獨忘了介之推,介之推與母親隱居綿山,晉文公派人遍尋不得,接受下臣建議,放火燒綿山,三面點火,獨留一面,介之推是孝子,必然會出來。不料想介之推與其母抱柳樹而死。晉文公追悔莫及,封綿上田為介推田,並下令晉國官民在介之推忌日禁火,只能吃寒食。清明寒食祭祀和禁火多年來一直是介休靈石一代民眾的傳統。光緒版《山西通志》載:“寒食禁菸,唯介休、靈石、沁源存故俗。”[2]

在介休民間,百姓普遍認為清明節並不是天,而是一個時間段,一般為三天。也有的說法是清明寒食各為一天。寒食節在清明前一天或者兩天,在靈石和介休,綿山腳下村莊普遍流行這樣的諺語:“先寒節(即寒食),後清明,一百五日在當中”,以此可知,從冬至起,第一百零五天的前一天是寒食節,後一天是清明節。寒食節或者一百五這一天都是百無禁忌的,綿山一帶,出行、破土動工修建、喬遷等都不需要專門選擇日期。

【清明專欄】山西介休的清明傳統與當代實踐

三、“文明祭掃、平安清明”: 地方政府對清明節的引導

【清明專欄】山西介休的清明傳統與當代實踐

2012 年的第五屆清明文化節,以“走進清明源地,體驗清明文化”為主體,通過祭祀、展覽、民俗活動等形式,展示清明(寒食)節的起源、文化內涵、傳承和發展。設置主題文化、主題民俗、主題緬懷、主題體驗四大系列活動,在南槐志村東的綿山風景區大門口舉行了介之推銅像揭幕儀式。

現在介休和靈石一代並沒有吃冷食的習俗,但各地禁火。但因為在清明掃墓時,人們普遍焚香燒紙,祭奠祖先,而這一時期正是天乾物燥的時期,很容易引發山林火災。新修《綿山志》載綿山在 1957 年、1988 年、1993 年發生過幾次較大火災。[3]所以地方政府在祭祀時會專門禁火,2012年清明節,與綿山鎮毗鄰的靈石縣馬和鄉森林防火隊的工作人員在各大交通路口宣傳清明文明祭掃。給過往的人們發放《“文明祭掃平安清明”倡議書》,號召全體村民弘揚傳統文化,倡導文明新風。大力倡導以鮮花祭奠、植樹祭奠、網上祭奠、誦讀祭文等形式;號召民眾積極參加清明掃墓祭祖、踏青郊遊、植樹放風箏等活動;禁止在路口、大街小巷、山頭林地焚燒冥紙香燭、燃放鞭炮,不能攜帶火種進入林區。弘揚尊老愛幼、孝親敬老的傳統美德,提倡文明辦喪、節儉辦喪,移風易俗、保護環境。在清明防火方面,村一級行政機構也有所作為,除了安排護林員巡查,還在靠近綿山的地方劃片包乾,對每戶上墳進行監管,禁止明火。這些舉措與寒食節的禁火沒有必然的聯繫,但在引導清明節文明祭掃方面起著重要作用,清明禁火在當代社會也有積極的意義。

【清明專欄】山西介休的清明傳統與當代實踐

四、介休清明掃墓調查

【清明專欄】山西介休的清明傳統與當代實踐

寒食清明節最普遍的活動是祭祀祖先、為祖先掃墓,人們以家庭或家族為單位到祖先墳前剷除雜草,修補塌陷,並用新土將墳堆增高,通過這樣的方式表達對逝者的緬懷和追念,增強了後代成員之間的團結,有助於家庭或家族的優良家風繼承。

(一)掃墓分個體家庭掃墓和家族集體掃墓兩種情況

1.家庭掃墓。介休南槐志村郭凱文全家都搬到介休縣河西某礦,已不在村裡住了,但每年清明都會回村掃墓。因為距老家較遠,他們上墳也比較晚,清明節上午十一點左右,他們開車返回老家。郭家兄弟七人,按照慣例,即使再忙,清明上墳必須參加的,老大郭凱文認為掃墓是不忘本,是對祖先應有的尊敬。但正如郭家老二所說,作為單位的人,不比村裡自在,身不由己。這次上墳老四和老七因事未能回家掃墓。

郭家的墳地比較起眼,坐落在村西,墳前豎著清代咸豐十一年(1861)郭氏先祖太學士郭富的碑,老祖先有出息,有學問,這是值得郭家人驕傲的事。他們對自己去世的父母十分感恩,父母把他們弟兄養育成人,並先後送到廠礦,脫離了農村,過上了好日子。

掃墓時,郭家老三從鄰近的住戶那裡借了把鐵鍬,先將墳修整一番,除去叢生的雜草,在墳頂添新土,規整墳型,然後開始擺放祭品,從左到右擺放著一瓶酒、一袋麵塑兔兔、一捆香、四塊糕點,在這些祭品前面是各類精緻的紙質祭品。擺放好之後,點燃紙錢、焚香、插香。老大繞墳一圈倒酒,把祭品掰下一點扔到墳頭,表示先給先祖供奉。接下來他們按照長幼順序依次在墳前磕頭,每人磕四個頭,當地的說法是:“人三鬼四神仙五。”磕頭時,郭凱文說:“清明表面為祭祖,實為保護自己,為自己求福。”他在燒紙的時候叮囑兒子,百年之後也一定要給他們燒紙,繼承傳統,可不能忘了。磕完頭後點燃炮竹,最後挖坑把那些灰燼掩埋。然後收拾好東西離開,去了綿山腳下的飯店聚餐。

2.家族上墳。冀氏家族是介休冀家莊的大家族,據新《冀家莊冀氏家譜》記載,乾隆年間,冀氏先祖從河北遷到山西窄崖則村(即現在冀家莊),以種田為生。冀氏家族有良好家風,團結和睦,尊宗敬祖:冀氏的各大墳地,都是集體掃墓,每逢清明節、七月十五、十月初一這三個節日,都是冀氏後代幾十個人,相互照應,一起上墳。掃墓時,無論誰家的墳墓,晚輩都是一字排開,統一供獻,統一燒紙,統一叩頭,習慣一直堅持到現在。[4]

2012 年 4 月 3 日,冀氏家族集體掃墓,九點左右人們陸續到達冀家陵園。冀家陵園坐落在村東一片平地上,背後靠著綿山,冀家墳墓規模頗大,共有 12 塊碑,還有專門的后土碑,石碑上刻有“本山後土爺之神位”的字樣。陵園中間空地有一刻有“冀氏陵園”四個大字的石質供桌。人們帶著祭品到墳地後,並沒有去祭掃,而是等其他家庭的人前來一起祭祖掃墓。

將近十點時,人基本到齊了,總共有二十九位男性參加上墳儀式。人們到墳地後,先將供品放在冀氏陵園的供桌上,祭品有三碟饃、一碟兔、三個供、糕點,還有五柱香。先祭后土,然後修剪自家祖墳上的雜柳枝條,修剪者說柳樹就像一個家族,和治理家庭一樣,要常修剪整理枝杈,才能成才。燒紙錢後,由輩分最高的人統領安排排隊行禮,一聲呼喊聲:“磕頭!一磕頭,二磕頭,三磕頭。”全家族的人一起磕三個頭。磕頭後,各自收拾供品帶回家,有人等紙錢燒盡,挖坑填埋,以防火患。

(二)祭祀用品

介休一代村莊清明祭祀有特殊的祭品,而且每類祭品都有特殊的含義。據熟知當地歷史的李金鎖介紹,當地人掃墓需要攜帶的各類祭品有以下幾種:

第一類是“表”,即各種紙質祭品,主要是黃紙、白紙,在裡面包紙錢。紙錢是金銀紙包的金元寶形狀,大約四十到一百個。“表”有級別要求,家裡人去世是四份,神仙是五份。如果是親人去世五年或者九年,要做五尺九寸高的“庫樓”,裡面裝好冥幣、元寶和彩色紙(用來代替布匹),嫁出去的閨女則要帶兩盆紙做的花到墳前燒化。

第二類是麵食類,最主要的是“蛇盤兔”。當地人有時也稱“兔兔”。這種食物就是用麵粉捏出蛇盤在兔子身上的樣子,然後把它們蒸熟,上墳帶的祭品還有四個兔兔,還有包豆子或紅糖的饅頭,寓意是紅紅火火,子孫後代興旺。

第三類是雜物類。祭品主要帶香、蠟燭(兩根或四根)、鞭炮、白紙裡包的錢、饅頭、酒,新墳需要帶搖錢樹和聚寶盆。在掃墓時,點燃香燭,燃燒紙錢,燃放鞭炮,聲氣通天,告知祖先,領取祭品。

其中蛇盤兔是當地特有的祭品,有多重文化內涵,首先,“蛇盤兔”是當地民間最常見的吉祥意象,“蛇盤兔,必定富”的諺語寄託了人們美好的願望。“蛇盤兔”中的蛇象徵介之推,兔象徵介母,當地民諺雲:“蛇盤兔,永相護”,蛇盤繞在兔的周圍,保護著兔,有孝順忠誠的意味。“蛇盤兔”既是祭祀用品,也是節日食物,人們稱之為“乾飯”。據當地老人們說,他們小時候每逢寒食清明節,家裡就要蒸好些蛇盤兔。在寒食禁火的這幾天他們就主要吃這些。此外,由於寒食清明前後天氣還比較涼,所以人們也要做些涼菜在這幾天吃。百姓們認為吃了這種食物就能身體健康,家庭富貴,子孫滿堂,所以這種食物寄託了當地人們美好的願望。

【清明專欄】山西介休的清明傳統與當代實踐

五、餘 論

介休作為“介之推”活動遺蹟和傳說相對集中的地方,千百年來,傳承著獨特的寒食清明習俗。研究介休現存的寒食清明傳統和當代實踐對全國節日習俗的發展有積極借鑑意義。

1.保留特殊節日符號。清明節是保留民眾對祖先記憶和追念的美好感情的傳統節日,在寒食清明文化發源地的介休、靈石,其習俗更盛,除各地較為普遍的吃寒食、祭祖、掃墓等活動內容外,當地的清明特別祭品食物“蛇盤兔”、“紅豆饃”,最為講究,家家精工細作,作為上墳必備祭品,另外當地至今保留掃墓、插柳、踏青、放風箏、盪鞦韆等習俗活動,成為當地人寒食清明的標誌性節日符號,寄託著深刻的寓意和濃厚的情感。

2.承繼傳統情感。介休的清明與寒食節在民眾心目中是非常重要的節日,“千里趕清明”返鄉掃墓祭祖的背後是對祖先的崇拜和孝文化的體現。一個家族的人在共同的祭祀活動中獲得情感認同,增強了家族成員之間的凝聚力。介休是寒食清明節日民俗文化的重要保留地,因與春秋忠孝節義的名臣介之推關聯,更增添了節日的內涵,並在發展中融進清明節,從而獲得更廣泛的認可和推廣。在這一過程中,不變的是民眾追宗念祖、敬奉先人的倫理道德。

3.政府有效引導。近些年因為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和旅遊開發的需要,地方政府在清明寒食節的宣傳和組織方面發揮了重要的作用,在尊重地方民俗價值觀的基礎上科學引導,推陳出新,適應社會發展,在保留傳統節日民俗價值觀的同時拓展了節日的內涵。在民俗節日的發展方面做出了有益的探索。 由於調查時間的關係,在報告中還有需要進一步深入和完善的問題,比如不同年齡、不同地域的人們對傳統節日的選擇,他們的態度如何等。還有一些需要探討的問題,比如:清明節與寒食節活動的聯繫和區別,地方民眾對介之推祭祀的情況如何,綿山旅遊開發對當地清明寒食習俗有哪些影響,這些都有待下一步的深入調查。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