久治不愈頑固性瘙癢者屬風溼蘊阻肌膚,宜疏風止癢

久治不愈頑固性瘙癢者屬風溼蘊阻肌膚,宜疏風止癢

中醫是如何認識瘙癢的?

中醫學認為,瘙癢是一種風邪所致的症狀。同時認為“諸痛癢瘡,皆屬於心”,指出瘙癢與心神活動(神經精神因素)有關。這是因為瘙癢首先是一種“感覺”,這種感覺往往象風一樣遊走無定處,此起彼伏,重則出現心煩意亂、失眠、易激動等精神症狀。

急性皮膚病的瘙癢,多由風寒、風熱、風溼熱與營血有熱所致。如風寒證急性蕁麻疹病人,有劇烈瘙癢、怕冷、脈浮緩等症狀。風熱證急性蕁麻疹也有劇烈瘙癢,但怕冷較輕,同時有怕熱、口渴、脈浮數等症狀。風寒證的瘙癢,往往遇冷、遇風則加重,而風熱證瘙癢往往遇熱加重。風溼熱證的溼疹、玫瑰糠疹及多形紅斑等,往往有劇烈瘙癢,伴滲液流水或水皰等症狀。營血有熱的瘙癢,除紅斑、腫脹、風團等皮損外,伴心煩不安、舌質絳紅等症狀。

久治不愈頑固性瘙癢者屬風溼蘊阻肌膚,宜疏風止癢

久治不愈頑固性瘙癢者屬風溼蘊阻肌膚,宜疏風止癢

(1)疏風解表止癢法:多用於表證初起,風邪客於肌表,皮膚瘙癢,起紅色丘疹或風疹塊樣損害。由於感受風熱或風寒的不同,在臨床上可表現有惡寒、發熱、口渴、咽痛及脈浮數或浮緩等症狀,常見於急性瘙癢性皮膚疾患,如急性蕁麻疹、急性溼疹、皮膚瘙癢病等。常用處方有:

方一:偏於風寒者宜散寒疏風解表止癢。可用:麻黃、荊芥、生薑皮、蟬衣各6g,防風、浮萍、杏仁、威靈仙、丹皮各10g,陳皮9g,丹參15g,白鮮皮30g。

方二:偏於風熱者宜清熱疏風解表止癢。可用:蟬衣3g,薄荷45g,芥穗、防風、殭蠶各6g,牛蒡子、黃芩、生地各9g,浮萍、桑葉各10g,銀花12g,白鮮皮30g。

方三:久治不愈頑固性瘙癢者屬風溼蘊阻肌膚,宜疏風止癢。可用:全蠍、烏蛇、芥穗各6g,防風、苦參、白鮮皮、當歸各10g,皂刺12g,黃柏、秦艽各15g,刺蒺藜、威靈仙各30g。

一般來說,在散風藥中加入走血分的藥,如當歸、丹參、生地、赤芍、雞血藤等,止癢效果會更好,正所謂“治風先治血,血行風自滅”。在用量方面,普通藥用6g~15g即可,而一些常用止癢效果較好的藥物,如白鮮皮、刺蒺藜可用30g或更多一些。

久治不愈頑固性瘙癢者屬風溼蘊阻肌膚,宜疏風止癢

(2)養血潤膚止癢法:多用於風燥或血燥引起的皮膚疾患,臨床表現有皮膚乾燥、脫屑、肥厚、角化、皸裂,毛髮乾枯脫落,甚至有血虛現象,舌質淡,苔白,脈沉細或沉緩。常見於慢性瘙癢性疾病,如慢性蕁麻疹、慢性溼疹、神經性皮炎、皮膚瘙癢病、靜止期銀屑病等。

臨床常用處方有:

①養血潤膚飲:生地、熟地、當歸、黃芪、花粉各9g,天冬、麥冬、桃仁、紅花、黃芩各6g,升麻3g。

②養血解毒湯:雞血藤、土茯苓各30g,當歸、生地、山藥、威靈仙、蜂房各15g。

③止癢合劑:防風、當歸各9g,苦參15g,首烏藤、刺蒺藜、白鮮皮各30g。

中藥外用止癢藥有哪些?

久治不愈頑固性瘙癢者屬風溼蘊阻肌膚,宜疏風止癢

臨床常用的中藥外用止癢藥有:

(1)冰片:又稱龍腦、梅片,味辛苦,性微寒。此藥使皮膚有涼爽的感覺,對於熱性皮疹有良好的止癢作用。配成散劑時,可先加數滴乙醇,研勻後再加其他藥物。亦可配成1%~2%洗劑、酊劑。還可配成乳劑、軟膏、糊膏、油膏,配製時先用液體石蠟研磨溶化,然後加入。

(2)松香:是甘溫藥,有燥溼、殺蟲、止癢之功效,常用於溼疹、慢性皮炎等。研末撒敷或調敷患處。

(3)薄荷:性涼,味辛,具有疏散風熱止癢作用。可煎水外洗,亦可取鮮薄荷葉,揉搓後局部搽拭。

(4)蛇床子:性溫,味辛苦,具有燥溼祛風、殺蟲止癢作用。常用治肛門瘙癢、女性陰癢、外陰溼疹、滴蟲性陰道炎等。多煎湯燻洗或研末調敷。

(5)地膚子:

性寒,味辛苦,具有清熱利溼、祛風止癢功效。用於外陰瘙癢、溼疹及蕁麻疹等。一般煎湯燻洗。

(6)川椒:為辛熱藥,有溫通止癢作用。一般屬風寒性瘙癢性皮膚病均可應用。常與艾葉合用煎湯外洗。

(8)蒼朮:性溫,味辛苦,具有祛風燥溼止癢作用。煎湯外洗或研末配膏外用,可用於溼疹、皮炎糜爛滲出期及其他瘙癢性皮膚病。

(9)百部:甘苦微溫,具有殺蟲止癢作用。常用於疥瘡、皮膚癬菌病、蟯蟲病及蝨病等。可用酒浸漬配成酊劑或水煎劑外洗,亦可研末或煎煮濃縮再配成軟膏劑外用。

(10)甘草:性平,味甘,加水煎煮用作溼敷,可用於急性溼疹、急性皮炎的糜爛滲出期及其他糜爛滲出性皮膚病,具有良好的除溼止癢效果。

此外,野菊花、蒼耳子、徐長卿、白鮮皮、千里光、荊芥、防風等亦是較為常用的外用止癢藥。上述止癢藥既可單獨使用,亦可聯合使用,還可根據臨床辨證與具有其他作用的中藥組成複方應用。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