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中國畫創新做出巨大貢獻,飽受爭議的水墨大師

為中國畫創新做出巨大貢獻,飽受爭議的水墨大師

為中國畫創新做出巨大貢獻,飽受爭議的水墨大師

關良是中國近代極具創新開拓力的藝術大師之一,他在中國畫的傳承與創新方面作出了巨大貢獻,這一貢獻具有劃時代的意義。關良的戲劇水墨人物畫傳承了中國民間傳統藝術和傳統水墨畫的表現手法,吸收了西方藝術文化的表現形式,並在二者的基礎上進行了融合創新,創造了戲劇水墨人物畫這一獨特的藝術樣式。尤其是將西方現代觀念與中國傳統藝術的融合。在立足傳統和本土文化文化的基礎上,大膽突破傳統成規,尋找新的表現形式。關良的探索性和獨創性藝術實踐,為中國當代藝術提供新的思維模式和優秀範本。

為中國畫創新做出巨大貢獻,飽受爭議的水墨大師

“關良先生是中國近現代畫壇上一位不可或缺的大師。他最早將西方現代派的繪畫理念引入中國傳統的水墨畫之中,創造了別具一格的戲劇人物畫。”放眼 20 世紀的中國畫壇,關良無論從題材、藝術格局、藝術風格、畫面表現力、創新能力來講,都是當之無愧的大師。他將戲劇畫作為一種獨特的藝術形式,為“國畫別開一勝面”關良的戲劇人物水墨畫開啟了近現代以戲劇為題材的水墨畫的先河,借古創今,在中國傳統藝術文化的傳承上吸收了近現代西方繪畫思潮,並在二者的基礎上進行融合創新,造就了戲劇人物畫全新意境的時代篇章。

為中國畫創新做出巨大貢獻,飽受爭議的水墨大師

郭沫若對關良的藝術很推崇,他在 1942 年《中央日報》發表的《關良藝術論》一文中這樣說:“關良先生有很深的西畫功底,同時對國畫有著更加深入的瞭解,從他的作品中所表現出來的關良先生有深固的西畫根底,同時更深入國畫的堂奧,從他的作品中所表現出來的風格,顯然富有一種極大的創作感。他既不願以純粹的西畫以絢其長,更不願以陳舊的國畫作風去倒鑽牛角,他認識繪畫內在的可貴,同時更深切認識動的熱情奔放是時代精神之必須發揚。他以西畫作軀殼,國畫作靈魂,以西畫單純明快、堅實濃郁的技巧來表達國畫恬靜、灑脫、淡雅、超逸的神韻,企圖創作一種時代的、前進的、發揚中國傳統藝術精神的新繪畫,但他絕不是“折衷主義”者,因為他的目的在創造。

為中國畫創新做出巨大貢獻,飽受爭議的水墨大師

關良的戲劇人物畫格調高雅,風格獨特,以反映弱小人物的心理狀態為主,用不經意的線條將一個個人物形象栩栩如生的躍然紙上。而且畫幅雖小,氣象卻大,畫面背後所意蘊的人文內涵深入人心。梅墨生就曾經評價關良的戲劇人物畫有“大家氣象”,大在藝術格局上,對畫面的構思、經營巧妙得當,簡練傳神。

為中國畫創新做出巨大貢獻,飽受爭議的水墨大師

關良每一幅作品的產生都是他無數次構思的結果,畫面的人物、場景、服裝都是根據畫面所要達到的藝術效果來選擇、取捨的。有的場景單獨一個人物就可以表現的淋漓盡致,留給觀者極大的想象空間,有的場景則需要用人物之間的互動來突出主題,那麼人物具體的動作、表情、服裝等就需要構思、設計了,畫面最終的藝術效果的展現,與關良的這種構思、取捨不無關係。他早期創作戲劇人物畫的時候,注重素材的積累和舞臺速寫的練習,這是他進行人物畫創作的基礎,在不斷積累經驗的過程中,他的“構思”方法也日趨成熟,作品的“構思”也更加的有特點。達到了中國傳統畫論中的“以少少許勝多多許”,而這種“少少許”並不是天上掉下來的,也不是簡單的任意省略,而是經過深思熟慮之後取得的,可說是“千慮之一得”實乃“不工者,工之極也”的體現。

為中國畫創新做出巨大貢獻,飽受爭議的水墨大師

20 世紀初,中國傳統文化受到了西方現代新思潮極大的衝擊。在這樣的背景下,關良將戲劇用傳統水墨畫的表現方法加以表達,並結合西方繪畫的表現形式,使中國的水墨戲劇人物畫發展成為具有中國特色的水墨人物畫形式。他是現代戲劇人物水墨畫發展的鼻祖,開展了將戲劇以水墨畫形式表達的先河。

為中國畫創新做出巨大貢獻,飽受爭議的水墨大師

研究關良戲劇水墨畫的形成和發展,並分析其藝術特點,有助於現代水墨人物畫創作者的學習和創新,為戲劇水墨人物畫的創作提供了新的思維模式和範本。關良的戲劇水墨人物畫格調高雅,格局宏大,看似“信手塗鴉”實則“慘淡經營”,簡中見繁,拙中見巧,畫面天真稚拙,趣味十足,人物形象離形得神、畫中有戲。

為中國畫創新做出巨大貢獻,飽受爭議的水墨大師

畫家致力於表達人物的精神面貌、心理狀態和性格氣質,將劇中弱小人物的內心訴求真實的反映在了畫面之中。畫中有戲,形神兼備,在二維的平面中表達三維的動畫,動靜結合,平面空間關係處理得當,使畫面有一種動畫般的戲劇效果。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