娃哈哈為什麼堅持這麼多年沒有上市?

奔跑小車車

此前,娃哈哈一直堅持不上市,是因為宗慶後一直鍾情於實業和傳統行業,娃哈哈沒有上市,他依靠的是實實在在的奮鬥,幾十年如一日,深入走遍了中國的偏僻地區,暴走在市場一線,一年中有三分之二的時間在市場一線奔走、考察。通過“暴走”,宗慶後走出了一個巨大的市場,一瓶瓶水賣出去,即使不依靠瘋狂的資本市場,也成為了首富。他相信中國的實業做強了,中國才會真正的強。

但是,今年已經73歲的宗慶後也面臨著新的挑戰——交接班。女兒宗馥莉的中學和大學是在美國完成的。2004年回國後,宗馥莉帶著新的理念和想法進入娃哈哈,她的管理方式更西方化。宗馥莉和宗慶後的碰撞不斷,但碰撞和磨合之後,兩人面臨著企業的轉型,當然,宗馥莉也很可能變成娃哈哈的一個轉折點。

在娃哈哈30週年的時候,宗慶後也改口:在適當的時候會考慮上市。


家族企業雜誌

宗慶後已經改口了。最近在娃哈哈30週年的慶典上,宗慶後不再堅持此前“不差錢不上市”的觀點,改口稱“在適當時候也會考慮上市”。社長認為宗慶後會改變觀點多半是受到他女兒宗馥莉的影響,早在今年4月,娃哈哈上市這件事情就已經有跡可循了。

當時香港上市公司中國糖果發佈公告稱“主要股東與潛在買家訂立意向書”,其中披露的買家有Ever Maple Flavors and Fragrances Holdings Limited,該公司的實際控制人就是宗馥莉。雖然娃哈哈方面表示這是宗馥莉的個人行為,但業界人士還是紛紛認為娃哈哈準備借殼上市了。

隨著兩代人的交接,娃哈哈的改變是必然的,它的管理模式以及專注的方向也都會隨之發生改變。

娃哈哈是宗慶後在42歲時創立的,在他的領導下,娃哈哈一直專注於飲品方面。據媒體報道,娃哈哈在鼎盛時期年銷售額曾接近800億元人民幣。不過,隨著飲品市場的多元化發展,娃哈哈所佔的市場份額以及發展勢頭都有所下降。

宗馥莉在這樣的情況下結束美國的學業回到國內,並直接參與到娃哈哈的管理運營中來。正如娃哈哈員工所說的那樣,這對父女倆的思維不太相同,接受過西方系統化教育的宗馥莉很有可能會在未來給娃哈哈帶來巨大的轉折點。

從本質上來說,上不上市就是兩代企業家不同思維的碰撞,短期來看是年輕的一代勝了,只是把娃哈哈領向上市的道路會不會順利,目前還不得而知。


AI財經社

首先最近宗慶後已經鬆口了,在11月18日,在慶祝娃哈哈集團成立30週年的慶典活動上,公司董事長、總經理宗慶後一改以往對資本市場不感冒的態度,對媒體表示娃哈哈“在適當時候也會考慮上市”,且考慮收購海外高新技術項目。

那麼下面我們分析為什麼哇哈哈之所以這麼多年沒上市?

首先照宗慶後自己的話來說就是“用資本的錢,他心理沒底。人家說我們比較傻,不會用銀行的錢。我想還是穩定點好,娃哈哈是小步快跑,我們堅決不做心裡沒底的事。”

1、 現金充足

根據統計在哇哈哈鼎盛的時候,銷售額接近800億元,一度助力宗慶後登上國內首富的寶座。在以往多次的採訪中,當被問及是否有上市計劃時,宗慶後無一例外表示娃哈哈“現金充足”“不差錢”“沒有上市融資的需要”。

2、 公司企業內部的股份結構

宗慶後曾經對媒體表示,娃哈哈至今沒有上市是因為股東數量的問題。娃哈哈股東數量有15000個,而根據國家法律規 定,企業上市之前股東數量不允許超過200。而娃哈哈在2013年已實現全體員工持股,如果上市,員工將與股民共同分享企業利潤,員工的回報將變少。

3、 老牌企業家的傳統思想影響

老牌企業家宗慶後很警惕,他並不認為上市融資是公司發展的好路徑

但是現在哇哈哈已經不再像之前那樣繁榮和鼎盛,甚至有90後表示哇哈哈現在點“土”且國內的飲料行業市場日趨飽和,娃哈哈也面臨著老齡化的問題。基於此,娃哈哈也一直在尋求拓展主營業務之外的板塊:2002年,宣佈進軍童裝市場;2010年,公司開始做奶粉;2012年,打造商場綜合體娃歐商城;2013年,公司決定投資白酒...然而,一系列的嘗試都未能在市場中殺出一條道路,也未能挽救公司下滑的業績。

今年上半年,港股上市公司中國糖果公告顯示,宗慶後的女兒宗馥莉擬收購公司部分股權。消息爆出後,被外界解讀為這是娃哈哈向上市邁出的一步。中國糖果公告表示,以宗馥莉實際控股的恆楓香精香料(香港)有限公司計劃收購公司不少於50%的股權,若收購完成,中國糖果的實際控制人將易主宗馥莉!不過該收購案最終並未成功。

而且作為娃哈哈未來的接班人宗慶後之女宗馥莉,帶領娃哈哈重回巔峰將會是她要面對的一大難題。而對於一個從小接受美國教育長大,她對資本市場的魔力一直神往。從以往的報道中,不難發現宗慶後宗馥莉父女對資本市場的態度存在很大分歧。所以這也不排除不久的未來哇哈哈也將進入資本市場。

另外除了哇哈哈,在我國還有華為、立白、老乾媽等市值超百億的巨擎公司不選擇上市,並且發表了很多不上市的名言,讓人感慨,大家可以關注愛投資官方號,近期最新發表的文章《盤點世界上那些超百億市值的巨擘企業 它們為什麼堅決不上市?》瞭解詳情


愛投資官方

娃哈哈這麼多年,為什麼不上市呢?作為創投人客觀理性分析有如下幾個因素:


一、為什麼要上市呢?

上市常見的目的有這幾點:缺錢、套現、擴大業務鏈、全球化戰略、資本操作交易等;

一、娃哈哈為什麼不上市的原因可能有如下因素:


(1)娃哈哈上市的代價成本過高:比如娃哈哈主體可能因為多年的“家庭式”,帳面處理不符合上市要求,因為上市前必須做好“上市孵化期”其中,你的企業多年的財務處理必須要徹底理清,這個過程對於一家企業是特別痛和麻煩的。

(2)娃哈哈對於“套現”的需求與“放權”的需求相比,更願意更好的“控權”:上市就是社會型企業,一旦被資本的‘野蠻人’盯住,很可能一夜間就會失去娃哈哈的控制權或是控制權被分裂……。

(3)娃哈哈至今沒有明確的“更高的戰略發展佈局”:即沒有想明白“更高的戰略發展”,在這種情況下,融資-上市,就是盲目的,這是企業風險。

(4)娃哈哈目前不缺少“現金”流,即企業還可以正常的運轉,無需為資本擔憂,而且從宗慶後本人的商業思維來分判,他是典型的傳統企業代表,思維保守。

(5)“家”企業思維,這個觀點也與“老乾媽”有相似之處:不上市未必做不大,但不上市一定無法成為一家全球性有影響力的企業……


如果你認同我的觀點,或是某一句話對你有價值,請關注我,感謝你的分享。



孫洪鶴

說到公司上不上市這個問題,我們大概都會想到順豐,王衛也曾一度很堅定地說過順豐不上市,但卻在2017年選擇借殼這種最快速的方式成功登陸A股市場,可謂是手起刀落、乾脆利索。

王衛為什麼要改變主意?最大的原因無疑是外部市場環境的改變。圓通、申通紛紛通過上市獲得新的資金支持,且開始因為菜鳥有連橫的趨勢,一枝獨秀的順豐可以說是三面環敵。只看今天,順豐的利潤非常好,現金流非常穩健,不缺資金。但以後很難說,阿里系步步緊逼吞噬客戶,另一方,隨基礎物流運輸網絡逐步完善,與競爭對手的距離在縮短。順豐需要更多的基礎投入來保持自身的優勢,乃至擴大市場。

這大概是王衛最終選擇上市的原因。

上市能給企業帶來很多益處:

1、更豐富的融資方式。上市本身是一輪融資,之後還可以繼續增資擴股,像業績燒錢出名的京東方A,能支撐到現在,增發可是發揮了大功勞;甚至可以股權抵押借錢。

2、更多的資源。上市公司的口碑效應,讓公司在與銀行、政府、客商關係中有更多的主動性,也更容易吸引到優秀的人力資源。

3、降低風險。投資者和監督部門對上市公司的治理有更高的要求,管理的提升無疑也就降低了企業運營的風險。

但是,上市也會帶給企業額外的風險:

1、股權分散後,企業的控制權、經營權可能受制於人。還記得年初沸沸揚揚的萬科股權之爭吧,這是典型的因為股權結構問題帶來的經營風險。萬科最後以王石隱退為終,算是非常值得慶幸的了。而類似失敗的案例是俏江南,為了上市引入鼎暉資本,但最後張蘭受制於對賭協議不得不放棄俏江南。

2、更高的資金成本。債券融資的成本是可以看得見摸得著的,而股權融資的成本卻是脖子上懸著的刀,不知道什麼時候會落下來。用腳投票的小股民,要求分紅的大股東,這些是上市後必須面臨的問題,可以說,股東對收益的要求是上市公司最高昂的資金成本,這無疑也會導致公司創始人資產收益的下降。

我想這大概是哇哈哈暫時沒選擇上市的一些考量因素吧,總結起來大概有幾個具體因素:

1、哇哈哈利潤和現金流狀況不錯,其飲品有很好的市場地位和市場份額,且短期內面臨競爭環境不會有大的改變。

2、飲品行業的主要投入是新品研發和渠道運營費用,且飲品行業市場規模相對,可以說,哇哈哈不管是短期或長期都不存太大的資金壓力。雖然,哇哈哈這幾年也在進行多元化經營,涉獵零售、童裝、白酒、商業地產,但這些並沒撼動飲品的主業地位,關鍵是也並不是燒錢的項目。只要不像雨潤那樣,不停地往地產裡燒錢,哇哈哈並不缺錢。

3、主要競爭對手也並非都是上市公司,或者有明顯的威脅到企業生產發展的舉措。

4、哇哈哈本身的股權結構和華為有類似之處,也有一定量的員工持股,上市前的整合會有很大風險,可能需要付出鉅額代價。


康愉子

其實前不久,前首富宗慶後已經鬆口了,在娃哈哈三十週年慶典活動時一改此前“不差錢不上市”的老調,表示在適當時候娃哈哈也會考慮上市。


娃哈哈是一家老牌企業,以飲料食品為主業。小時候那首“甜甜的,酸酸的……”童謠可謂是家喻戶曉。從最早的酸奶到八寶粥、純淨水、營養快線、AD鈣奶……娃哈哈曾經誕生了很多明星級的“爆款”產品。


因為這個行業都是經銷商模式,所以只要娃哈哈能掌控渠道,現金流會比較充沛,再加上以前產品暢銷,娃哈哈向來是“不差錢”。

所以宗慶後於10、12、13年當了三次中國首富。在宗慶後眼裡,公司業務已經是國內第一,全球領先,沒有必要上市!上市做什麼麼?

然而,娃哈哈的業績在近幾年急轉直下,從高

峰年銷售額800億跌到最低的500億不到,到底怎麼了?

1品牌老化,結構單一

曾幾何時,娃哈哈AD鈣奶,營養快線等飲品是壟斷飲料市場的明星產品,但這幾年,大單品迅速老化,缺少爆款新品接棒等多重問題最終導致營收下滑。

2 思維陳舊,領域外投資失敗


娃哈哈在早期發展一直順風順水,正是因為太成功,使得老一批管理層大多停留在產品盈利的思維,還沒有資本運作的思維,更沒有資本運作的經驗。

近年來,娃哈哈在飲料行業之外進行的多元化業務拓展,最終都以失敗告終。據不完全統計:娃哈哈在2010年宣稱進軍嬰幼兒奶粉領域;2012年零售業首家娃歐商場失敗;2013年,娃哈哈進入白酒行業,但是僅半年時間,產品領醬國酒即傳出靠內部攤派衝量的風波……

看到了潛在的危機


這是因為出現一家企業的未來發展,如果獨自承受經營風險顯然會很艱難,而通過融資可以分散經營風險和投資風險。這麼多年來,娃哈哈的競爭對手們不都是這樣發展壯大起來的嗎?

宗慶後也在考慮這個問題,或許鬆口也是為了接班人宗馥莉以後對接資本的佈局。


就在前段時間,港股上市公司中國糖果公告表示,宗慶後的女兒宗馥莉擬收購公司部分股權。此舉被外界猜測娃哈哈或謀求借殼上市,不過收購最終並未成功。

其實,這一切都是一場“遲到”的改革。2007年娃哈哈在遭遇達能強行售後風波後,就應該藉助資本這個道理。但目前情況對娃哈哈來說還不算太晚,就當是資本層面的再一次創業吧!


愛讀Ido科技

我國有一些堅持不上市的企業,比如華為、娃哈哈、老乾媽等,分析哇哈哈不上市的原因,無怪於以下幾點:

  1. 客戶為中心。如果娃哈哈上市後,從上市企業的屬性,未來將更多以股東、投資者為中心尤其是股東,畢竟資本都是逐利的,娃哈哈將很難繼續貫徹“以客戶為中心”的發展精神。


  2. 長期堅持艱苦奮鬥的精神。娃哈哈的員工持股計劃讓員工分享娃哈哈的股權、分享娃哈哈的股權分紅,而正是這點,和企業上市前規則“股東不能超過兩百個”相沖突,強制收回滿足上市條件難度不少。
  3. 差錢,但等待更好的上市時機。所有的高技術企業或者所謂的獨角獸,一旦上市,財務數據透明且估值體系清晰,融資額度反而容易受限制; 股東結構尚不到位或不利於上市。
  4. 不差錢,不想因為融資反而受上市公司法規的各種限制
  5. 保密需要。企業上市以後,與上市以前最重要的一點區別就是,你已經變成了一家公眾公司。你需要如期披露年報,需要嚴格依照要求公開各種信息。而有的企業是不能接受這一點的。

但是,在今年11月18日,在慶祝杭州娃哈哈集團創立30週年之際,娃哈哈集團公司董事長、總經理宗慶後一改以往對資本市場不感冒的態度,表示娃哈哈“在適當時候也會考慮上市”。

我們將持續關注娃哈哈上市事件的進展。


家庭理財指南針

我們這一代人對於哇哈哈都很熟悉,很多人很有可能是喝著娃哈哈AD鈣奶長大的。現在喝AD鈣奶也有種回到童年的感覺,伴隨著我們成長的哇哈哈為什麼不上市呢。應該有如下幾點原因:

1、哇哈哈並不缺錢。有個傳說,哇哈哈每3天能賺1個億!真實性有待考證,但是現在哇哈哈在飲料市場仍舊佔據著非常重要的位置並且規模較穩定,所以對於哇哈哈來說並不需要上市圈錢。

2、宗慶後表示,公司不上市是公司對於員工以及股權的考慮,娃哈哈在2013年已實現全體員工持股,如果上市的話,股權稀釋、員工將與股民共同分享企業利潤,員工的回報就會減少。宗慶後實在是中國好老闆。

3、上市了很多東西得公開,還得接受股東和媒體的監督,信息透明化之後對一個默默崛起的民營企業來說是不利的。他們希望的是企業能夠按照自己的思路去發展,而不願意看到自己一手創立的企業被外部資金所左右,最終變成一個單純逐利的機器。

而今年4月份左右,港股上市公司中國糖果將易主哇哈哈創始人宗慶後的女兒宗馥莉,有專業人士分析,這是哇哈哈“借殼”上市的第一步。

近幾年,哇哈哈雖然還是很壕,可實際上和它在興盛時期的無法匹敵,業績表現一直乏善可陳。去年9月份,全國工商聯發佈的《2016中國民營企業500強發佈報告》顯示,2015年娃哈哈營收為494億元,排名第70位,而2014年營收為720億元,排名第31位。在銷售額下降的同時,市面上也少見哇哈哈旗下的爆款產品,哇哈哈似乎也到了應該主動謀求轉變的時刻。

不得不說,宗慶後逐漸蒼老,宗馥莉成為哇哈哈的實際掌權人應該是毫無疑問的事情,對於此次買殼上市的重要人物宗馥莉,由於長期在國外接受教育,使其與父親的家族式管理不同,她的管理思維更加傾向於職業化及制度化。所以之後哇哈哈是否還是保持原有的傳統企業的形態還是有新的形態產生也不得而知。

附:不上市的大企業們

1、老乾媽


老乾媽創始人陶華碧一個人撐起一個民族名牌,自信“有多大能耐做多大事業”,固執地堅決不上市。老乾媽始終遵守不控股、不參股、不上市、不貸款這四條原則。

2、華為

華為是世界500強,也是國內最大的通訊供應商。早在1997年前後,任正非就在薪資水平上向西方國家看齊。在薪酬福利上,華為一直是同行業的佼佼者。任正非曾說過一句很有名的話:“不上市,華為就有可能稱霸世界。”如今華為真的做到了。

3、農夫山泉

據相關統計數據顯示,農夫山泉在中國的飲用水行業市場佔比達到25%的份額,在世界飲用水市場中位居前三名,從市場份額來看,農夫山泉位居國內飲用水行業的老大是毫無疑問了。但是這家公司沒有上市,未披露過財務報表。實際控制人鍾睒睒,也從沒登上過任何版本的富豪榜。所以,這家企業可以說是財富圈的隱秘地帶。

此外還有立白集團、方太集團、vivo等也是不上市的大佬。


中商產業研究院

上市?為什麼要上市?人家哇哈哈自己能盈利,就光靠自己的產品銷售就能養活整個企業並且每年的年收入也都是以億為單位的,人家為什麼要上市後,然後開始走資本路線?

所謂的上市,無非是給自己多扣一個上市公司的帽子,另外通過各種資本市場運作,吧公司弄的很值錢而已。

可是身為老一輩的哇哈哈企業,人家是正兒八經做實業的,人家是做生意的,生意是什麼?我生產產品,然後銷售,最後拿錢。

生產東西,然後賣錢,這不是一家企業很正常的模式嗎?有毛病?,不,這根本就沒有毛病。

文非君覺得,哇哈哈之所以不上市,有兩個原因:

1:無所謂,人家哇哈哈已經這麼大了,上不上市已經無所謂了,自己的夢想已經達到,又何必去搞其他的東西呢?對於上市,或許人家哇哈哈就壓根沒想過。

2:不想上市。為什麼哇哈哈不想上市?人家就是一家實體企業,人家幹啥要去整些亂七八糟的,什麼上市,融資之類的,人家根本就不想弄的這麼複雜,直接自己生產產品,然後賣掉,算一下今年的總銷售額就知道自己賺了多少,又何必去看自己的股票現在是多少呢?


我就是文非

在國內的企業中,堅決不上市的一個是“全民女神”老乾媽,一個是“飲料大王”哇哈哈。

對於企業來說,上市與否都存在利弊。

好處是上市之後,大把股民給你投錢,非常有利於緩解企業的資金緊張問題,能夠支撐企業進一步擴大規模。

與之相對應的是,拿了投資人的錢自然就需要犧牲一部分話語權,企業會更容易被市場行情左右,也可能因為面臨股價的壓力,做出錯誤的決定。

尤其是對於掌握絕對權力的家族企業來說,上市意味著權利的分散,將來一旦出現了股權變動,創始家族將失去對企業的掌控權,這是他們不願意看到的。

對於娃哈哈來說,支撐宗慶後不上市的一個重要原因就是充足的現金,曾經宗慶後曾公開表示,‘我們隨時可以拿出100億現金,娃哈哈不需要上市’,企業本身不缺錢,就沒有必要在股市上問投資人要錢,自然也不需要看市場的臉色。

而娃哈哈不上市的另一個原因,則是因為股東太多,不符合上市的要求。據悉,娃哈哈給很多員工分了股份,目前的股東數量有15000個,而上市要求的股東數量不能超過200個,如果上市就需要進行股東整改,折騰起來也比較麻煩。

而且娃哈哈集團是典型的家族企業,相對來說老闆宗慶後更想把利潤分給自己的員工,而不是投機的股民,一旦娃哈哈上市,股民將瓜分掉一部分利潤,分到自己員工手裡的就少了。當然也存在娃哈哈上市之後賺更多錢的可能,把蛋糕做得更大,大家都可以分得更多。

然而,最近一兩年,宗慶後在上市問題方面,明顯鬆口了不少。

曾經連續十九年穩定飲料行業榜首,品牌價值高達533.86億元的娃哈哈,近兩年也面臨著品牌老化的問題。

尤其是在消費升級的大背景下,年輕人越來越少去消費娃哈哈旗下的產品,曾經的國民爆款“八寶粥”、“營養快線”,已經不新奇了,市場份額被更健康、更新奇的產品所取代,而娃哈哈本身雖然一直在推出新產品,無奈快消領域的競爭太過激裂,一直沒有打造出真正的新爆款產品。可以說,娃哈哈也面臨著轉型的困境。

如果上市,獲得更多的資金與關注,對於娃哈哈的轉型無疑是有利的。

此前,就曾曝出宗慶後的女兒宗馥莉,收購了香港的一家上市公司中國糖果,疑似想要借殼上市。

中國糖果2015年在香港上市,2017年4月1日宣稱公司不少於50%的股份,被恆楓香精香料(香港)有限公司計劃收購,而這家公司的實際擁有人正式宗慶後的獨生女兒宗馥莉。

娃哈哈最終是否上市,一切還未揭曉,“九念”還是祝福這家飲料界的巨頭,可以早日轉型成功,畢竟娃哈哈真的是童年的美好回憶!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