乾貨分享:企業管理如何從人治到法治,只需八步走!

職場中,很多人一直困擾企業如何管理,有這樣一個案例:

小李剛入職一家百人左右的公司,公司之前管理較為鬆散,許多政策都是由領導隨意制定。入職以來,他重新建立了較為規範的流程制度,領導也比較支持。然而,除了流程制度外,公司的福利制度漏洞頗多,管理層和普通員工福利差異巨大,主要集中在考勤和各項補貼上,例如考勤制度對普通員工很苛刻,而管理層無考勤,同時很多企業必須要給予的休假或補貼等福利只能管理人員享受,導致員工怨聲載道,認為不受重視。遇到這樣情況,小李不知所措了!

乾貨分享:企業管理如何從人治到法治,只需八步走!

咱們先來了解下企業管理的三個階段:

一、企業管理的三個階段

1、人治:當我們企業還比較小的時候,比如在二三十個人,這個階段正常情況是人治。老闆一個人說了算,什麼制度,什麼流程,幾乎統統不存在,全部老闆一支筆。一個蘿蔔幾個坑,這個時期只要公司是發展的、賺錢的,老闆格局不太差,公司氛圍就會不錯,團隊也比較和諧。因為大家做什麼,做的怎麼樣,老闆一目瞭然,平時誰吃虧了,年底多給點獎金就解決了。如果有什麼條條框框的制度,反而會增加溝通成本。

2、法治:企業從二三十個人往數百人過度,逐漸就會出現三多一少的現象,部門增加、人員增多、層級增多,效率降低。職責不清,制度不明,形同虛設,特權階層增加。你們公司目前就屬於這個階段吧?我看制度對普通員工嚴格,對管理層幾乎沒有。普通員工幾乎沒什麼福利,管理層什麼房補、車補、話補、食補等等一個不拉,你說怎麼能讓下面的人心服口服?在這個時候,就需要有各種制度體系,比如考勤、休假、薪酬、福利、績效等等,另外要做什麼,必須要按設定的流程。這個過程是漫長的,而且是革命,搞不好改革的人就會從先驅變成先烈。

3、文治:隨著企業再增大,又建立了新的不同的公司、工廠等等,新設的公司的風格和總部的風格會發生偏差,在制度和流程上設定就會出現對接的問題,增加溝通成本,降低了工作完成的效率。這個時候,就需要突出公司的企業文化,一樣的文化、一樣的制度、一樣的風格,只是細節方面略有變化。然後VI、CI、SI就會形成手冊並潛移默化的影響。典型的就是,以前規定早上遲到扣10塊錢,文管之後,大家早上都不遲到了,如果遲到自覺的扔10塊錢進部門活動經費箱。

注:以上的三個不同的時期,不是一成不變,而是不同時期,管理方式上有側重點。以上案例中,屬於法治過度,咱們這裡重點聊一聊法治的步驟。

乾貨分享:企業管理如何從人治到法治,只需八步走!

二、人治到法治的八步法

1、第一步:從頂層上設計好制度體系:我們經常說人力資源體系,制度體系,這個體系是什麼?在我看來含三個部分:

(1)第一部分:制度部分,

A、你在設計制度體系的時候,你必須要制度跟公司的文化相契合,建議你去看一下我的《人力資源中的道法術器》那四篇文章,裡面說得很清楚。你必須要契合公司的文化價值觀。

B、你要清楚你設計這個制度的目的是為了什麼,解決什麼問題,換做你是員工,是否對這些制度認同等待。C、包括有哪些制度?比如考勤休假、行為準則、薪酬福利、招聘培訓、績效考核、入職離職等等。這些制度你要區分哪些是公司級(所有人要遵守,比如考勤休假、行為準則),哪些是部門級(主要是你部門做規範,其他人只需要知曉,比如薪酬福利、入職離職)

(3)第三部分,表單部分,流程做完了之後,你要設計相對應的表單。表單是依據流程來做的。我相信你們公司應該還沒有OA系統,如果有系統,你們也不會亂成這樣,各自為政。OA系統中的管理是需要進行流程再造的。

2、第二步:制度溝通,你頂層設計好了自己相對應的制度體系,你明確了你要做的事情,所要達到的目標,那麼,接下來你就要進行溝通,徵詢不同層次、不同人員的意見。要與他們進行交談,這個過程你會比較痛苦。因為你會發現不同層級的人,意見是不一樣的,甚至意見是相反的。這個時候,你要參考第一步,你做制度的本心和目的是什麼。只要這個不偏差,你就不會被各方面的意見所左右。

3、第三步:編寫制度,你的意見收集差不多的時候,你就要對制度進行編寫。編寫制度其實是很簡單的一步。因為各企業的制度都差不多。不信你翻開考勤、休假、行為準則,無非就是那三板斧。不同的地方在於,你遲到是扣50元還是扣5塊錢甚至不扣錢的區別。這個區別請參考第一步,你公司的價值觀、文化和要解決的問題是什麼。這一步在我看來是很簡單的。如果三天你寫不完一個制度,你跳黃浦江算了。對了,這個制度是包括表單流程在內的。

4、第四步:制度公示及徵集意見,你的制度、表單、流程都寫完了,是否符合民主程序、法律上是否認可?這個時候,你必須要進行制度公示和徵集意見。這個過程比較危險。因為你會收到N多的攻擊意見。很正常,以前屬於散養狀態,現在屬於圈養,誰都不樂意頭上套個緊箍咒,尤其是你的管理層。這個時候,你就得要請你的總經理坐鎮。會上提。不提?OK,管理層全盤通過。員工層本就已經嚴格了,現在只是規範,他們只會拍手叫好。

5、第五步:制度的民主化程序通過,當第四步進行了公示之後,差不多大家都認可了,然後你要做的就是進行民主化程序通過。企業大的有工會,企業小的有職代會,企業再小的會有員工代表大會。選舉職工代表,對制度進行審查,超過2/3的人通過,那麼制度就通過了,那就進入下一步。什麼?通不過?找你的總經理坐鎮。

6、第六步:制度的全員培訓

,這一步要有點套路,不然後患無窮。告訴你們員工,要開員工大會,然後要進行到會人員簽名。在簽名表上,一一列出你們要進行培訓的制度。90%的員工不會看錶頭的,那麼多人在,全部簽完了了事。然後,就相當於進行了培訓了,也全盤通過了。這個表你要保存好,丟失了你就麻煩了。

7、第七步:制度的執行,到了這一步,你的工作才完成了50%,沒錯,才一半而已。知道為啥麼?制度好寫、好通過,但跟執行時兩回事。不信?來來來,戰狼式的提問又來了:有多少企業有制度的?全部有,而且很全對吧?又有多少企業的制度執行或者落實不下去的?來來,舉手我看看。90%有點誇張,但80%的企業多少都有制度條款形同虛設,執行不下去的問題。不要問我怎麼知道的。尤其是高管和管理層。所以,這一步,才是最難的。這需要堅持推行,而且,老闆要做你的堅強後盾。否則一旦有特例,以後全部是特例。以上的所有工作全部白做。

8、第八步:制度的優化。在執行了三個月後,要進行制度的優化。當初在制度設計的時候,你不懂業務、不瞭解各部門的實際情況,雖然會有一些意見徵詢。但企業管理是冰山模型管理,在水面下的真實情況你肯定不瞭解,多少有些拍腦袋,所以,三個月後,要針對問題情況進行意見徵求和更改。

乾貨分享:企業管理如何從人治到法治,只需八步走!

三、人治到法治的注意事項

1、制度編寫必須要合法:制度編寫,一定要符合法律法規。說個例子吧,我們經常犯的,恩,曠工一天,扣三倍的工資。請問,這一條,合法嗎?另外,連續曠工三天、累計曠工五天,以自動離職計算,另扣除對應的工資。請問,合法嗎?所以,關於涉及到員工切身利益的法律法規,你一定要找到符合你當地法律法規的條款。我人力中心寫制度,我有個簡單而又很難的要求:員工處罰規定的出處給我批註出來,否則,不要寫(這個制度逼得寫制度的BP主管要跳樓,我們員工關係經理COE天天跟我吵架)

2、公司的制度必須要一視同仁:我們寫制度,是不是都有個適用性原則?比如:本制度適用於公司全體員工。恩,可不要小看這句話喲,這句話有個潛臺詞是:老闆除外(因為老闆不是員工),那麼,高管,比如副總裁級別的高管,是否要遵守打卡?如果不需要遵守,是不是有個不定時工作制要進行說明一下,或者老闆特批的除外。如果沒有說明,那麼,你這制度扔出去,你要被懟得滿頭是包。

3、制度推行不能著急,有些人為了省事,一下子推出N條制度,雖然這樣做省事,看起來效率比較高,但後期執行的時候,就會出現很大問題,這個說我不知道,那個說你根本沒告訴我等等狀況,而且推行起來也比較困難。所以,推行制度要分批、分階段,從易到難分步走和實施。

4、制度的編寫和執行有原則性又要有靈活性:中國是個很神奇的國度,我一直這麼認為。既要有西方的那種嚴謹性,又要有東方的智慧性。所以,在編寫和執行的時候,你不能條條框框限定死了,必須要有一定的彈性,比如給總經理留下一個缺口。否則,如果總經理批了特殊處理,你到底是處理還是不處理,你準備撓破頭皮吧。

四、總結

1、企業的管理,一般是三個不同的階段,從人治到法治再到文治,不同的時期有不同的特點。企業要依據各自的特點設定管理方式。

2、從人治到法治是個過程,這個過程是可以進行分步走,每個步驟都有其重要操作步驟。從操作要求上來說需要合情合理合法。

職場交流分享,專業知識剖析,歡迎留言評論!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