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張圖認識自發性冠脈夾層

更多醫學資訊:http://www.medlive.cn/

9張圖認識自發性冠脈夾層

圖1 SCAD發病機制 (A)正常冠狀動脈;(B)血管內膜破口致撕裂,形成壁內血腫;(C)自發出血流入動脈壁,形成假腔。

9張圖認識自發性冠脈夾層

圖2 SCAD誘發與促發因素

9張圖認識自發性冠脈夾層

圖3 SCAD表現症狀

9張圖認識自發性冠脈夾層

圖4 冠脈內影像學檢查的優劣勢比較

9張圖認識自發性冠脈夾層

圖5 SCAD造影分型

(A)1型:左前降支遠段SCAD,動脈壁染色(*);(B)2A型:左前降支中遠段SCAD(兩箭頭間);(C)2B型:對角支SCAD(*),其在1年後癒合(D圖*);(E)3型:迴旋支中段SCAD(*),附有OCT影像,顯示腔內血腫(F)。

9張圖認識自發性冠脈夾層

圖6 SCAD診斷簡易流程圖

鼓勵早期行冠脈造影,評估是否有1型SCAD造影表現。若沒有,尋找是否有2型SCAD造影表現,考慮OCT/IVUS或再次造影檢查,確診SCAD。若有3型SCAD造影表現,行OCT/IVUS檢查。

9張圖認識自發性冠脈夾層

圖7 SCAD冠脈內影像表現

(A)OCT影像顯示假腔和壁內血腫(IMH)(+)、內膜破口(箭頭);(B)OCT影像顯示假腔和IMH(+);(C)IVUS影像顯示假腔和IMH(+)。

9張圖認識自發性冠脈夾層

圖8 SCAD管理流程圖

9張圖認識自發性冠脈夾層

圖9 SCAD行PCI的挑戰與建議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