溥儀拒絕剪辮子,可是一個英國人這樣嘲笑溥儀之後,他就剪了

在辛亥革命之後,孫中山先生破除了很多陋習,比如剪辮子。而在那時候,有一個剪辮子釘子戶,這個人不是別人,正是清朝的最後一個皇帝,宣統帝溥儀。按照正常的發展,武昌起義之後,五歲的溥儀也就該退位了,民主共和的時代就要來臨了。但是誰成想半路殺出個袁世凱,掌握了權力之後還把溥儀留在了紫禁城裡,好吃好喝地伺候著。

溥儀拒絕剪辮子,可是一個英國人這樣嘲笑溥儀之後,他就剪了

此時紫禁城外早已經非常混亂,根本不是溥儀能夠管得了的,不要說他,就算是載灃也無能為力。所以宮中的大臣們都想幹脆給溥儀找個外國老師,讓溥儀接受一些新思想,畢竟大清已經滅亡了,新時代已經開始了。而選來選去,入選的是一個英國人,名字叫做莊士敦。這個莊士敦最後和溥儀的關係發展得非常好,而這對師生之所以能夠如此發展的原因,其實有趣。

溥儀拒絕剪辮子,可是一個英國人這樣嘲笑溥儀之後,他就剪了

那時候溥儀七八歲了,小孩子貪玩的天性的在所難免的,他的中國老師們都管不住他,在莊士敦來的時候,溥儀壓根就沒把他放眼裡,他一見溥儀就一直說英語,溥儀根本聽不懂,就衝他扮鬼臉,還用漢語辱罵他,結果令溥儀震驚的是,他罵完莊士敦之後,莊士敦竟然也用漢語罵了溥儀一頓。這直接讓溥儀覺得這個老師非常厲害,於是就開始心甘情願地跟著他學習英語。

溥儀拒絕剪辮子,可是一個英國人這樣嘲笑溥儀之後,他就剪了

當然,莊士敦真正的目的可不是來給溥儀教英語的,而是給溥儀傳授新的西方思想的,並且把近代西方的歷史講給溥儀聽,而從此溥儀就開始穿西裝,在宮中也不穿龍袍,也不穿傳統的清朝服飾。長久相處下來,溥儀對莊士敦非常敬重,兩個人就像是朋友一樣談天說地。溥儀雖然漸漸“西化”,但是有一點卻一直保持著,那就是長辮子。

溥儀拒絕剪辮子,可是一個英國人這樣嘲笑溥儀之後,他就剪了

古時候人講究身體髮膚,受之父母。所以溥儀不想也不敢剪辮子,辛亥革命之後,全國上下相應破除陋習的號召,很多人都想讓溥儀把辮子剪了,可溥儀一直不剪。後來溥儀問莊士敦要不要剪辮子,莊士敦並沒有直接回答他,而是說這個辮子就跟豬尾巴一樣,一卷一卷的。聽了這話,溥儀次日就剪了辮子,這從此之後,溥儀也就再也沒有想著要光復大清了,而也正因為如此,咸豐時期的一些退休臣子們紛紛唾罵莊士敦。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