湘鄉水府大橋通車 庫區3.8萬群眾告別輪渡出行

湘鄉水府大橋通車 庫區3.8萬群眾告別輪渡出行

6月15日,湖南湘鄉市交通運輸局發佈一則《關於水府大道一期(水府大橋)正式通車的通告》:水府大道一期(水府大橋)於2015年12月動工修建,從棋梓鎮蛇潭村連接水府大道連接線,跨越水府廟水庫至毛田鎮萬洲村,路線全長5.981Km,路基寬12m,路面寬度為10.5m。現已完成交工驗收,經報請市人民政府同意,即將正式通車。通車時間:2018年6月16日零時;全線限速60KM/小時。

湘鄉水府大橋通車 庫區3.8萬群眾告別輪渡出行

韶水公路是湖南省“十三五”重點建設項目,一期工程經湘鄉市棋梓鎮、水府庫區至毛田鎮,路線全長5.981公里,含水府大橋和蛇潭大橋兩座大橋。該工程於2015年12月26日啟動開工,次年5月正式進場施工。

這座橫跨水府廟水庫的橋樑,承載了庫區數萬群眾的出行和致富夢。上世紀60年代建成蓄水的水府廟水庫,把湘鄉市毛田鎮“困”在水庫的一個角落裡。當地群眾出行要麼繞道婁底,要麼搭乘輪渡到對岸的棋梓鎮。水府廟水庫不僅“困”住群眾出行,還束縛了毛田鎮的發展腳步。由於交通不便,該鎮長期以來很難謀劃發展產業經濟,就連農副產品也很難出村。

湘鄉水府大橋通車 庫區3.8萬群眾告別輪渡出行

水府大橋通車後,上世紀80年代建成的棋梓輪渡將漸成歷史,庫區兩岸的通行將從至少半個小時縮短至幾分鐘以內,當地經濟發展迎來了新契機。

據瞭解,湘鄉市毛田鎮三面環水,庫岸線長400多公里,輪渡曾是毛田鎮通往外界的唯一通道,至今已有30多年的歷史,也是湘潭市最後一個還在運行的汽車輪渡。近年來隨著鄉鎮公路網絡的建立,陸上交通工具增加,過渡人數有所減少,但每天也有10~20人通行,逢年過節每天能達到100~200人。

近年來,隨著滬昆高速和婁湘公路等道路的建設,逐步緩解了毛田群眾的出行難問題,但問題並沒有得到根本改善,輪渡依舊是當地群眾的主要出行方式,交通不便也制約了這裡的經濟發展。修一座連通外界的橋,是該鎮38000多名群眾數十年來的心願。

湘鄉水府大橋通車 庫區3.8萬群眾告別輪渡出行

彭理斌是毛田鎮水府廟庫區漁民,家裡幾代人都以養魚、打漁為生,輪渡曾是他出去賣魚的主要出行方式,但由於輪渡受天氣和時間等諸多因素的制約,他的魚經常因時間延誤不能及時送達,甚至半路死亡。彭理斌曾經一度想放棄幾代人經營的漁業,外出打工。

水府大橋的開通,讓毛田鎮與外界建立起即時、便捷的連接,也讓彭理斌看到了希望。

隨著水府大道、水府大橋全線通車,毛田群眾的出行方式發生了翻天覆地的改變,同時這個湘潭地區最後的輪渡也即將退出歷史舞臺。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