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三方面看出“荆轲刺秦”其实是最愚蠢的

从三方面看出“荆轲刺秦”其实是最愚蠢的

大家都知道“荆轲刺秦”的故事,讲述了主人公一个刺客荆轲秘密前往秦国准备刺杀秦王嬴政的故事,陶渊明甚至还写了一首诗专门歌颂荆轲,赞扬了荆轲不畏强暴,义无反顾,慷慨与悲壮,直到现在,大家都在赞扬荆轲的狭义,是人民心中的英雄。并把它列为古代四大刺客之首。其实我今天想表达的是荆轲刺秦的“义”在哪里,“侠”又在哪里。从现在看来完全是一个非常愚蠢的行为。主要体现在以下三方面。

从三方面看出“荆轲刺秦”其实是最愚蠢的

第一点,目的不明确。有些人会说:目的就是为了刺杀秦王嬴政,那么杀了嬴政又能怎样呢?秦国照样能够运转,只是换了一个大王而已,难道换了一个大王,秦国就不会来攻打燕国了吗?不是自欺欺人吗?这一点太子丹和荆轲根本就不清楚。刺杀秦王,只有两种可能,失败了,燕国被灭,成功了,秦国换了一个大王,燕国同样被灭。无论是哪种可能。燕国都逃不了被灭的危险。那么刺杀秦王的意义是什么呢?太子丹也许仅仅就想爽一把而已。因为最终还是逃不了被灭的危险。至于荆轲,作为一名刺客。更不需要什么意义了。他只是为了单纯的完成任务,至于任务完成以后怎样不是他考虑的。他只需要结果,不问原因。就是说刺秦仅仅是个任务,又有什么狭义可言。

从三方面看出“荆轲刺秦”其实是最愚蠢的

第二点,搭档不给力。正所谓,不怕神一样的对手,就怕猪一样的队友,荆轲的队友是“秦舞阳”,也是个厉害角色,13岁当街杀过人,据说他一点都不害怕,全大街的人没人干直视他。然而来到秦国的大殿之上,看见两旁庄严肃穆,威严无比,瞬间吓尿了。秦王的左右侍卫看见,问了一声:“使者脸色怎么这么难看。”荆轲回头看了看秦舞阳,只见他脸色青一阵,白一阵,忙回复到:“他是个粗人,没见过如此大的场面。”荆轲说的没错,秦舞阳的杀人之勇仅限与集市,而非殿堂。

从三方面看出“荆轲刺秦”其实是最愚蠢的

第三点,功夫不到家。中国古代有四大刺客,分别是曹沫、专诸、聂政还有荆轲,很多人把荆轲列为四大刺客之首,也是醉了,比起以上三位,荆轲要逊色不少,比如说有一位叫做专诸,他的任务就是刺杀吴国国君,在酒宴上,吴王的护卫夹道而立,专诸把匕首藏在鱼肚子里,假装给吴王送餐,趁其不备,一招致命。相比之下,荆轲此行是有两个人,而且在大殿之上,两旁的护卫可以忽略不计,因为在大殿上没有秦王的命令护卫是不敢动的。就算第一刀没有刺中秦王,后面还是有机会的,因为秦王虽然背着一把长剑,但是想立刻拔出来还是挺费劲的。正所谓功夫再高,也怕刀,更何况荆轲手里是一把有毒的刀。这样都没有刺中秦王,只能说功夫还没到家。

从三方面看出“荆轲刺秦”其实是最愚蠢的

从以上三方面可以看出,“荆轲刺秦”以前根本没有经过详细的规划,仅仅为了刺杀秦王而刺杀秦王。而荆轲也只是一个莽夫而已,大家觉得呢?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