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干部“敢为”更“能为”

有地方干部回忆,为了引进发展急需的半导体企业,当地请专家过来反复授课,负责人员边学边抠,用了近一年时间,自己设计了一张半导体产业框架图。这让不少企业、专家感到了当地真正把发展半导体产业当事业来做的热情和诚意,也化解了“外行领导内行”的担忧。

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要“建设高素质专业化干部队伍”。干部的高素质和专业化从何而来?显然应该从勤学不辍中来。我国建国后波澜壮阔的发展史,既是一部我国各族人民艰苦朴素、辛勤劳动的奋斗史,也是一部共产党人勤学不停、善思不止的奋斗史。毛主席曾在《湖南农民运动的考察报告》中指出,“革命不是请客吃饭,不是做文章,不是绘画绣花”,这句话放在今天依然闪烁着真理的光芒。从爬雪山过草地的漫漫长征路,到解放全中国的宏伟征程,再到改革开放带领全国人民朝着国家富强、民族复兴的目标不断迈进,都证明了干事创业要成功不但要有“想为”的激情、“敢为”的担当,更要有“能为”的水平。

没有金刚钻,的确揽不了瓷器活。尤其在经济社会发展形态更趋复杂化,人民群众诉求日益多元化,社会分工更加专业化,知识信息明显爆炸化的当下,我们的党员干部如果对学习的认识还停留在“看看书、看看报”的知其然而不知其所以然上,显然很难达到“高素质专业化”的职业要求。即便满怀担当的责任心和有为的上进心,也会在面对复杂局面、处理复杂问题时陷入“心有余而力不足”的尴尬境地。

干部要“能为”,就必须坚持“好学”。我党依靠学习走到今天,也必将依靠学习走向未来,党员干部同样也应如此。有研究数据显示,当前许多学科的知识更新周期已经缩短到2至3年,“一招打遍天下”已不再现实。如果党员干部不能充分感知知识更新、时代更迭的速度,不能保持对知识的“饥饿感”,强化自身知识结构新陈代谢的速度,那被社会、时代淘汰将绝不会是危言耸听,“新办法不会用,老办法不管用,硬办法不敢用,软办法不顶用”的困惑将不断上演。

干部要“能为”,就必须坚持“会学”。想学很重要,但学什么更重要。知识爆炸,泥沙俱下,党员干部更应带着“自省自问”,带着需求去学习。干什么学什么,缺什么补什么,尤其要在学习本领、政治领导本领、改革创新本领、科学发展本领、依法执政本领、群众工作本领、狠抓落实本领、驾驭风险本领等方面下功夫、花心思,唯有如此才能真正学对、学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