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文化遗产来到我们身边

当文化遗产来到我们身边

今天是文化和自然遗产日,继《国家宝藏》之后,央视再推力作《非遗公开课》,“南京工艺三宝”之一的南京云锦是国家级非遗项目,再次应邀赴京上央视,全面展示近年来南京非遗保护工作新成果。

当文化遗产来到我们身边

孙晨 摄

云锦项目国家级传承人周双喜这次赴京,带去了南京云锦研究所还原的一件清代乾隆皇帝的龙袍和大花楼织机,以及研究所花费13年时间才复制成功的薄如蝉翼的素纱襌衣的资料。

这次真正的南京云锦织造器——大花楼织机也搬到了央视的演播大厅。

当文化遗产来到我们身边

这个大机器足有小二层楼那么高,高4米,长5.6米,宽1.4米,总共有1924个部件组成,需要两位师傅共同合作,才能完成织造。“我们的师傅花了两天时间才完成组装。”

当文化遗产来到我们身边

不久前,文化和旅游部、工业和信息化部在各地推荐的基础上,制定了第一批国家传统工艺振兴目录,除了南京云锦木机妆花手工织造技艺,南京还有两项入选——

金银细工制作技艺

当文化遗产来到我们身边

傅玉 摄

清嘉庆年间,在浙江宁波诞生了以“宝庆”为字号的金银制品作坊。清光绪十二年(1886年),它移址江宁(南京)。南京宝庆银楼声在技艺上继承了江南金银制品特色,糅合了北派技艺特点且原料熔炼提炼技艺超群,提炼的金银纯度高达99%以上。在艺术造型上富有时代特征。

南京金箔锻制技艺

当文化遗产来到我们身边

孙晨 摄

人类用金箔的历史,与用黄金同步,据传已有7000年。相传东晋葛仙翁(葛洪)为金箔锻制的始祖。南京金箔经过十二道工序锤炼而成,至今仍保留了传统的冶炼、打制等工序。民间流传一两黄金打出的金箔能盖一亩三分地。经科学测算,943张金箔只有一毫米厚,一万张金箔仅重178.125克。

当文化遗产来到我们身边

文化遗产是历史的

更是未来的

当文化遗产来到我们身边

今天

南京市博物总馆推出了诸多内容

让人们感知文化遗产的魅力

让文化遗产走到百姓身边

南京市博物馆

南京市博物馆今天为广大市民带来了两项精彩活动,分别是“童眼看文物系列活动之制作香囊”“天宫实验室”

上午的香囊制作活动,是受到馆藏文物“凤穿牡丹香囊”的启发,教会小朋友们用中草药香料亲手制作香囊,在炎炎夏季,不仅可以驱蚊虫,更有祈求吉祥、希望孩子可以健康成长的寓意。

当文化遗产来到我们身边

下午两点半开始的“天宫实验室”系列活动,是以体验传统手工艺为出发点的大型公益类社教活动,在4月7日至6月23日的第一季活动中,游客只需在指定时间到达南京市博物馆,就可免费体验雕版印刷活动啦~

当文化遗产来到我们身边当文化遗产来到我们身边
当文化遗产来到我们身边当文化遗产来到我们身边
当文化遗产来到我们身边

太平天国历史博物馆

5月——6月,太平天国历史博物馆内掀起了一阵“非遗”热。

5月18日开展的“常心匠韵——常州非遗精品展”将最具常州代表性的非遗工艺展现给了大家;

当文化遗产来到我们身边
当文化遗产来到我们身边当文化遗产来到我们身边
当文化遗产来到我们身边

中共代表团梅园新村纪念馆

今天上午10点,梅园新村纪念馆举办了一场别开生面的“印里梅园”活动。

博物馆工作人员们带着前来参加活动的孩子们了解纪念馆内容、原址样貌,并且以印章为画笔、印泥为颜料,将梅园样式的印章重新组合,印在布包上,让孩子们自己组合印画,构建孩子们心中的梅园

当文化遗产来到我们身边
当文化遗产来到我们身边当文化遗产来到我们身边
当文化遗产来到我们身边当文化遗产来到我们身边
当文化遗产来到我们身边当文化遗产来到我们身边

南京市民俗博物馆

今天的南京市民俗博物馆与以往的周末一样热闹非凡。

“每周公益”系列活动今天给观众们带来的是京剧演出。

当文化遗产来到我们身边当文化遗产来到我们身边

6月9日京剧公益演出节目单

《捉放曹》

陈宫---张智博(饰)

曹操---韩沛东(饰)

吕伯奢---汪轩瑞(饰)

店家---周杰(饰)

地点:甘家大院老茶馆

6月10日,南京市民俗博物馆与熙南里历史文化街区还将共同举办“精彩非遗、乐享传承——第十三个文化与自然遗产日主题活动”

当文化遗产来到我们身边

南京市民俗博物馆结合第十三个“文化与自然遗产日”主题,策划非遗、民俗表演、展示及体验互动。

当文化遗产来到我们身边当文化遗产来到我们身边
当文化遗产来到我们身边当文化遗产来到我们身边

有兴趣的小伙伴们走过路过千万不要错过哦~

渡江胜利纪念馆

为庆祝文化和自然遗产日,弘扬红色文化,传承红色基因,渡江胜利纪念馆今天举办了一场亲子绣红旗活动。

当文化遗产来到我们身边

以象征革命、代表国家、内涵丰富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旗为依托,让孩子们学习到更多有关国旗的知识。通过亲手绣制五星红旗等方式将弘扬革命精神、传承红色文化落实到趣味性、知识性的活动中。

当文化遗产来到我们身边

江宁织造博物馆

当文化遗产来到我们身边
当文化遗产来到我们身边

旗袍之美,在于盘扣,每一粒盘扣都是云谲波诡的历史。在旗袍服饰中被广泛运用的盘扣,起着固定衣襟和装饰作用。 盘扣花式种类丰富,其制作工艺包括了盘、包、缝、编等多种手法。

当文化遗产来到我们身边

“旗袍盘扣对对碰”将满足孩子和家长的双重文化体验,让孩子的创意旗袍设计与家长编结盘扣相互碰撞,一起延续文化遗产的魅力。

六朝博物馆

六朝时期的中国有这样一群探险家,他们远渡重洋、跋山涉水,不仅成为传播中国文化的使者,也将国外奇妙的物件带回祖国,其中就包括一只小小的玻璃杯。

这只玻璃杯现在住在六朝博物馆的一楼展厅,但它的家乡却远在欧洲。

当文化遗产来到我们身边

这只小玻璃杯究竟是如何来到中国的?它曾经历过哪些惊心动魄的旅程?它背后有哪些有趣的小故事?

文化和自然遗产日当天,六朝博物馆举办了“我是小小探险家”主题活动

当文化遗产来到我们身边

博物馆工作人员们带领着各位小探险家,重走1000多年前的冒险之旅,听探险故事、制定探险路线、选择交通工具、从文物中去寻找中外文化的交融与碰撞来,进行了一场奇妙的探险之旅。

当文化遗产来到我们身边
当文化遗产来到我们身边当文化遗产来到我们身边
当文化遗产来到我们身边当文化遗产来到我们身边
当文化遗产来到我们身边

↓↓↓

素材来源 | 南京市博物总馆、紫金山新闻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