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四大发明之后谁是“小五”?马镫不是第一个也不是最后一个

中国四大发明之后谁是“小五”?马镫不是第一个也不是最后一个

古老而伟大的中国有“四大发明”之美誉,这些发明造福于人类,甚至改变了人类生活工作的原始方式。可是,不知从什么时候起,“第五大发明”的争夺战开始了。据我们初步统计,目前继中国“四大发明”之后前来争夺“小五”位置的就有:珠算、针灸、瓷器、科举、武术、汉字,甚至中草药、杂交水稻、卓筒井等等。究竟“小五”是谁,现在似乎无法进行公认。今天我们又发现了一个。不过我们相信,马镫,不是第一个,也不是最后一个!

在2017年12月4日的《国家宝藏》中,辽宁省博物馆藏铜鎏金木芯马镫入选为国家宝藏。

在人类的军事史上,马镫的发明是一件划时代的大事。很多学者认为,马镫是创造和传播现代文明的主要工具之一,其重要性可以与印刷术相提并论。一些历史学家甚至认为马镫的使用直接影响了欧洲骑兵史。

没有马镫的骑兵如何作战?

马在我国被驯养,大约是新石器时代晚期。马以其快捷矫健、力大温良的特点,很早就被人类所认识。

但在没有发明马镫之前,骑马作战是件痛苦之事。历史上,亚述帝国时代就已经出现使用长矛的冲击型骑兵,之后为亚历山大打下丰功伟绩的骑兵是那个时代的精锐部队。在普鲁塔克笔下,全副铁甲的帕提亚重骑兵用有力的长矛,“沉重地刺进战马,力量之大足以贯穿两人”。但亚历山大率军东征,横扫中亚时,因为没有马镫的存在,将士们的双腿是在马腹两边悬空的,没有任何支撑的。他们依靠大腿的力量夹住猛烈颠簸的马,以保持平衡。同时双手还不得不紧紧抓住马鬃。

中国四大发明之后谁是“小五”?马镫不是第一个也不是最后一个
中国四大发明之后谁是“小五”?马镫不是第一个也不是最后一个

亚历山大东征线路及帝国全盛时期版图

在我国,早期马多被用来驾车。春秋战国时期赵武灵王(公元前307年)著名的“胡服骑射”改革之后,为赵国训练了一支强大的骑兵部队,改变了原来的军队装备。至此以后,各诸侯国开始重视发展骑兵。但各诸侯国的军队,最初大多以步兵和兵车混合为主,动辄几十万,而骑兵只不过五六千骑,作战时也多为配合战车行动。

在秦始皇兵马俑二号坑中出土了许多与真马大小相似的陶马,马身上的马具虽很齐备,但没有发现马镫。二号坑中的骑兵俑,都是垂臂左手提弓的姿态,作战以骑射为主,在整个部队中处于辅助地位。没有马镫,人就不能很好地固定在马背上,人的力量、马的力量、武器的力量就不能合而为一。所以在马镫发明之前,骑兵很难成为一支独立的武装力量。

中国四大发明之后谁是“小五”?马镫不是第一个也不是最后一个

汉代杨家湾骑兵俑

汉代画像中描绘的骑兵,已经是可以用于冲锋陷阵的精锐骑兵。汉武帝反击匈奴的战争中,骑兵也起到了战略转折的作用。但直到这时,真正意义上的马镫仍未出现。两汉时期出土的陶马,其中很多都装备有乘具,然而也没有配备马镫。

世界上最早的马镫实物

马镫,是一对悬挂在马鞍两边的脚踏,供骑者放置双脚,也可以辅助骑者上下的马具。也就是硬质双马镫。

从已有考古资料看,最早马镫的雏形是单镫。(也有趾镫,可见于晋宁石寨山的贮贝器上;用皮革制成的脚扣)在游牧民族中,很早就有用于方便上下马的皮扣和木扣,但皮扣和木扣易朽烂,保存不易。而且,虽然中国最早的马镫雏形是在长沙西晋永宁二年(302年)墓出土的陶俑见到的,但这只是单镫,呈三角形,只能供骑者上下马蹬踏,骑上马后就不使用了。在四世纪时发展为双镫,从此骑乘时可以人马合一,增强了骑兵战斗能力。

中国四大发明之后谁是“小五”?马镫不是第一个也不是最后一个

配备有高桥马鞍的武士俑 甘肃博物馆藏

中国乃至世界上最早的骑乘用马镫实物,是在三世纪中叶至五世纪初的慕容鲜卑墓中发现的。1965年,辽宁省考古所在辽宁省朝阳市北票市北燕权臣冯素弗墓中,清理出近500件陪葬品。其中包括目前已知的全世界仅此一件的鸭形玻璃注、中国迄今发现的唯一一件步摇冠实物,但最引起世人关注的,却是这件桑木心外包钉一层鎏金铜片,高23厘米、宽16.8厘米的马镫。

它的意义在于,这是唯一有绝对年代可考的完整马镫,墓葬年代为公元415年,是世界上现存时代最早的马镫实物。由较原始的皮革或木质马镫到比较成熟的铜、铁制马镫的发展过程,表明全新的马镫应是由慕容鲜卑民族为适应游牧和骑兵作战的需要而首先创制的。

中国四大发明之后谁是“小五”?马镫不是第一个也不是最后一个

北燕冯素弗墓铜鎏金木芯马镫

改变中国骑兵史

完备的马具应当包括衔镳、鞍、镫三大部分,只有马蹬的发明,尤其是双镫的应用,才标志着骑乘用马具已经发展到成熟阶段。这样一来,马匹不仅可用于迅速集中力量,而且能投入作战,利用马匹的速度进行正面冲击成为可能,骑兵的速度优势可立刻转化为生猛的突击力量。以骑制步、以少胜多、以快击强的“骑兵时代”正式开始。

中国四大发明之后谁是“小五”?马镫不是第一个也不是最后一个

北燕是鲜卑化的汉人冯跋在推翻了后燕之后建立的国家。冯素弗是北燕政权中集军政大权于一身的第二号统治人物。在已挖掘的前燕、后燕、北燕(史称三燕)40座墓葬中,有10座发现了马具,而且马镫均为双镫,由此可见,至少在三燕时期,慕容鲜卑已将马镫和甲骑具装完美地装备在骑兵队伍中。

正是因为有了完备的马具装备,前燕这个以游牧为主的蕞尔小邦,才能在强敌环伺的五胡十六国时期在北方占据一席之地,并在与列强对峙中屡创以少胜多的奇迹。

容鲜卑公元337年建立政权,击败其他部落占领东北并进而问鼎中原。除了其在内政上采取了顺应当时形势的政策,得到大多数汉人和其他少数民族支持外,强大的的军事力量尤其是装备完善的重装骑兵起到了重要作用。“三燕”最辉煌时,势力所及除了辽宁西部,甚至达到河北、山西、山东、河南、陕西和内蒙古。

公元338年,后赵30万大军进犯前燕,袭击前燕国都大棘城。前燕皇帝慕容皝派其子慕容恪率2000轻骑,斩杀后赵3万人,其他人落荒而逃。

中国四大发明之后谁是“小五”?马镫不是第一个也不是最后一个

汉武帝反击匈奴

小小的马镫如何影响欧洲时代变革?

慕容鲜卑的马具,通过高句丽影响到朝鲜半岛南部以及日本列岛。高句丽地区4世纪初出现了比较完备的马具,但不论是组合、形制、结构,都可看出是三燕直接影响的结果。这个时期是日本的“古坟时代”,在这一时代的日本墓葬中,也出土了大量随葬的马镫。

这种“骑在马背上的连锁反应”,很快又由中亚传入欧洲,一场由慕容鲜卑改进的马镫引发的军事革命正席卷整个欧洲。

欧洲马镫实物的出现更晚,是在公元6世纪的匈牙利阿瓦尔人的墓葬中,以窄踏板直柄金属马镫为主。而阿瓦尔人是来自蒙古高原的柔然人的后代。柔然人被北魏击败后(公元429年),沿草原丝绸之路西迁至欧洲的多瑙河一带定居,并对当时的拜占庭帝国构成了严重威胁。为了消除这种威胁,拜占庭国王提比略二世对骑兵进行了大改组,公元580年他又亲自训练骑兵,特别强调必须使用铁制马镫,这是欧洲文献资料中第一次提到马镫。为此,学者们大都认为是柔然人把中国马镫传到了欧洲。

中国四大发明之后谁是“小五”?马镫不是第一个也不是最后一个中国四大发明之后谁是“小五”?马镫不是第一个也不是最后一个

中世纪时欧洲的军队,有了牢牢地联结在马鞍上的马镫,马背上的骑士就坐得更稳了,可以举起宝剑向下猛砍,可以抵挡刺来的长矛,也可以在马鞍上移动躲闪,在中世纪由步兵到骑兵的主要兵种的演变过程中,在封建骑士阶级形成的过程中,在欧洲中世纪向封建时代过渡的重要历史时段里,马镫无疑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英国科技史学家李约瑟博士曾说:“只有极少的发明像脚镫这样简单,但却在历史上产生了如此巨大的催化影响。就像中国的火药在封建主义的最后阶段帮助摧毁了欧洲封建主义一样,中国的脚镫在最初帮助了欧洲封建制度的建立。”

资料参考:辽宁省博物馆官网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