敲响大隋王朝灭亡丧钟的杨玄感之乱

隋炀帝第一次征讨高句丽损兵折将,30多万大军深入高句丽腹地只有两千多人活着回来,但隋炀帝发誓绝不放过高句丽,又再次在征集粮草在辽东建立粮仓,这次炀帝吸取了上次百万大军云集却没派上用场的教训,只征集精兵,兵分四路,进攻高句丽,大军势如破竹,一路逼近平壤,正当隋军顺利前行时,从后方传来消息,负责运送粮草的大将杨玄感造反了,隋炀帝听到杨玄感造反,长叹一声只得下令大军回撤消灭杨玄感,因为高句丽对隋朝连皮肤病都算不上,而杨玄感对炀帝来说则是心脏病。

敲响大隋王朝灭亡丧钟的杨玄感之乱

杨玄感是大隋重臣杨素的长子,从小就受到了良好的教育。杨玄感非常爱好文学,和当世的很多豪杰都是朋友,而且他还刀马纯熟,武艺过人,文武双全导致杨玄感自视甚高。隋炀帝即位杨素出力最大,但是炀帝对杨素防范有加,后来杨素身死,杨玄感认为隋炀帝兔死狗烹对炀帝很是不满,开始处心积虑要杀死隋炀帝自己取而代之,但隋炀帝对杨玄感还是很重用的,二征高句丽炀帝命令杨玄感在黎阳负责大军粮草供应。

杨玄感身处黎阳看隋军主力倾巢而出都在辽东,国内守备空虚觉得时机已到,先是扣住大军粮草不发,隋炀帝多次派人前来催促,杨玄感每次都是找各种借口推诿:不是被盗贼所抢,就是河中泥沙淤积,运粮船没办法将粮食运出去.接着写信让随大军征辽东的弟弟杨玄纵偷偷溜回,又把在长安的家眷全部接到黎阳,当年六月,杨玄感称来护儿造反,起兵占据黎阳,但是杨玄感手中无兵,精兵都被带去辽东了,他手里只有运粮的民夫和纤夫八千,但是杨玄感相信他登高一呼会群起响应,这时他的好友兼智囊李密赶到了,李密家也是世代公卿,父亲李宽是隋朝的上柱国,蒲山郡公,李宽去世之后,李密承袭父爵,成为了隋朝的蒲山郡公,

敲响大隋王朝灭亡丧钟的杨玄感之乱

李密赶到后向杨玄感提出了谋取天下的上、中、下三策。他说:“天子出征,远在辽东塞外,距幽州足有一千余里,南有大海,北有胡虏,中间仅有一条辽西走廊,咱们全军北上,出其不意攻占蓟县,夺取临渝,便能控其险要,扼其咽喉。如此一来,东征大军的归路被切断,高丽人势必从他们背后发起攻击。到时隋军粮草不足,不战自溃,此乃上策。”

杨玄感思索后,说:“告诉我中策。”李密说:“关中自古乃四塞之地、天府之国,如今虽有隋将卫文升据守,但此人不足为虑。我们若率大军击鼓向西,所经城池一律不加攻打,直取长安,收其豪杰,抚其士民,据险而守,天子纵然班师,但根据地已失,我们便有足够的时间审慎筹划,稳步进取。”

杨玄感又想了想,说:“告诉我下策。”这时李密已经料到杨玄感必选下策,他说:“就近袭取东都,号令天下!但是万一百天内攻不下洛阳,天下之兵四方而至,事态就不是在下所能预料的了。所以,这是下策。杨玄感听完李密的三策之后一拍大腿,我觉得你的下策就是我的上策,攻取洛阳俘虏百官家眷,到时他们会望风而降

敲响大隋王朝灭亡丧钟的杨玄感之乱

随后他带领着这群民夫开始进攻洛阳,洛阳是中原重镇,大隋的陪都,城池坚固兵力充足,征辽出发前以越王杨侗留镇东都,派樊子盖为东都留守主持政务。樊子盖遣河南令达奚善意率5000兵出拒杨积善部,河南郡赞治裴弘策率8000兵出拒杨玄挺部。没想到镇守洛阳的守军几十年未打过仗,一触即溃,居然被几千农民打得大败而逃,铠甲器械都被杨军缴获,还有不少人当场跪地投降。杨玄感声称起兵不为荣华富贵,只为推翻大隋暴政,这时很多受不了隋朝苦役的农民纷纷跑来投靠杨玄感,一时玄感兵威大振,兵困洛阳城,各路勋贵看杨玄感兵势强盛,又知道杨玄感武勇过人纷纷来投,

这时镇守长安的代王杨侑命老将卫文升带领4万长安守军前去支援,赶到洛阳城下的卫文升和杨玄感一场血战被打得大败,逃走后重整旗鼓又在战,战斗中卫文升一箭射死对方主将杨玄挺,才使叛军稍退,双方在洛阳城外开始了相持,叛军几次攻城都被守城的士兵打退,这时隋炀帝在辽东已经开始命令大军回撤,大将宇文述、屈突通、来护儿三路进击叛军,这时杨玄感看洛阳难以攻克,找来李密商议对策,李密建议攻取关中长安,这次杨玄感同意了,带领大军从洛阳城外撤走,开始攻取关中,走到弘农遇到了守城的大隋宗室杨智积,

敲响大隋王朝灭亡丧钟的杨玄感之乱

杨智积对僚属们说道:“杨玄感听说朝廷大军将到,打算向西谋取关中,要是他的计划成功,咱们就很难把他打败了!为今之计,只有先牵制住他,让他无法进军,不出十天,咱们就可以将他抓住,杨智积派了一些父老,出城拦住杨玄感的马头,说:“如今弘农兵力薄弱,防守空虚,很容易攻取。”杨玄感信以为真,马上兵临弘农城下。他命人在城上辱骂杨玄感,杨玄感的贵族病发作了,觉得受到了侮辱,势要攻取弘农,打了三天三夜,城池依然固若金汤,他的好友李密看这样下去马上会全军覆没,进言劝道,用兵之道贵在神速,何况追兵转眼立至,怎能在此逗留?如果进不能入据潼关,退又无险可守,大军一旦溃散,你拿什么自保?

杨玄感这才回过味来,准备撤围西进长安,但是宇文述来护儿屈突通的大军四面合围,杨玄感且战且退,最后仅带着十余骑兵逃奔上洛。到最后只剩他和弟弟杨积善,杨玄感自知不能幸免,因此让弟弟杨积善亲手杀了他,免得落到官军手中受辱。杨积善手起刀落,将杨玄感当场捅死.自己还没来的急自杀就被追兵擒住,一刀砍死,二人的首级被送到隋炀帝面前。至此,持续仅两个月的叛乱,被隋朝镇压。但整个隋朝也陷入了风雨飘摇之中。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