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童纪晓岚的高考生涯

纪晓岚可谓是家喻户晓的人物了,他是直隶河间府献县(今河北沧州市)崔尔庄的人氏,晓岚是他的字,姓名是纪昀。少年即才思敏捷,有“神童”之称,为官后更是当朝第一才子,为一代文宗。那么,他的学习生涯是怎样的呢?是否取得了看起来像囊中之物的状元呢?

神童纪晓岚的高考生涯

纪晓岚生于清雍正二年(1724年),据说出生时有火光进入内室,随即纪昀降生,因此也就留下了他是火精转世的传说。他自幼聪慧,传说拥有在深夜也能看清东西的特殊才能,可惜后来因为一场重病而消弭无形。而流传最广的一个故事是,他一日在街上与同伴们玩球,正好知府经过,球被误扔进知府的官轿。别的孩子一看,早就四处逃散,只有纪晓岚居然上前拦轿索球。知府见他憨态可掬,也素来指导他的名声,便提出要纪晓岚对出下联才能还球的要求。纪晓岚表示同意。知府便出上联:“童子六七人,唯汝狡。”意思是这么多小孩,就属你“狡猾”。哪知道纪晓岚不假思索地答道:“太守二千石,独公……”最后一个字却是含在嘴边迟迟不说出来。知府纳闷,纪晓岚清脆的回答说:“那得看知府大人怎么办了,您要是把球还我,就是‘廉’;若不还,便是‘贪’了。”知府闻言不禁哈哈大笑,自然把球还了回去。

神童纪晓岚的高考生涯

随着纪晓岚慢慢长大,他也到了参加科举的年龄。科举,便是那时候的高考了。雍正十二年(1734年),纪晓岚的父亲纪容舒卸去了姚安知府之职,到北京任职。纪晓岚也随父入京,在天子脚下开始了生活。乾隆五年(1740年),十六岁的纪晓岚又从京城回到家乡准备童子试。 只有通过童子试取得了生员资格才能参加正式考试,也就是我们熟知的乡试、会试和殿试这三个能够产生“连中三元”的大学神的阶段。对于他来说,通过童子试自然不在话下,清乾隆八年(1743年),八月他参加乡试前的科试,获得了第一名;纪昀不由得飘飘然起来,不料次年回乡乡试,他却因破题违背考试规则而名落孙山。三年后的乾隆十二年(1747年),卷土重来的纪昀再应顺天府乡试,终以第一名解元夺魁。而他的主考官正是刘墉的父亲刘统勋。

乾隆十三年(1748年),春天,纪昀继续参加会试,却再次失利,被挡在进士的门槛外,他没有气馁,中间还经历了母亲去世的守孝经历,错过了乾隆十六年的会试和同年增加的恩科。这也更增加了他的进取意识。乾隆十九年(1754年),纪昀终于等来了新的会试,他以第二十二名的成绩进入是殿试,在殿试中,他考了二甲第四名,位列全国第七,放到今天就是全国高考的第七名。他也凭借这个成绩入选翰林院庶吉士。继授编修,从此告别了读书生涯,开始了他的官宦经历。

神童纪晓岚的高考生涯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