舌尖上的莒南之“板泉大餅”

《金瓶梅》第八十回裡,西門慶死後,應伯爵等七人湊了七錢銀子擺祭禮,除了得到二尺孝絹外,“到明出殯山頭,饒飽食一頓,每人還得半張靠山桌面兒來家,與老婆孩子吃著兩三日,省了買燒餅錢。”書中所描述的“靠山桌面兒”就是臨沂人喜愛的麵食---板泉大餅。

舌尖上的莒南之“板泉大餅”

說起板泉鎮的大餅那可有年頭,據說,當年乾隆下江南路過沂州府在品嚐沂州名吃“糝”(在此讀sa上聲)時,吃的麵食即是剛出鍋的板泉大板泉大餅。乾隆對這種外焦金黃、裡嫩酥軟、厚如磚塊,而且嚼在口中還帶著濃濃麥香的美食不知何物,隨行官員告訴乾隆:“此乃當地特產‘靠山桌面兒’也”。

舌尖上的莒南之“板泉大餅”

靠山桌面兒,也就是板泉大餅有著固定的尺寸和分量,一個板泉大餅用筋道的白麵粉五公斤,外加1公斤老面因子,直徑一尺二寸,厚約一寸二分,要烘烤一個多小時。據《山東民俗﹒飲食民俗》記載:“制餅之家的門面,大多臨街一小屋,裡面設案設爐製作,外面放一小桌,豎餅其上,遠遠可見,無需再掛招牌。”

舌尖上的莒南之“板泉大餅”

板泉大餅的最大特點是大而厚,製作一個板泉大餅要用15斤麵粉,經過1個半小時的烘烤,餅內的水分全部被蒸發掉,最後出鍋的餅重量在12斤左右。烤製成的板泉大餅形似小磨盤,直徑差不多有60釐米,厚度達13釐米。這種北方硬麵食,外表精美細緻,顏色均勻,特別漂亮,壓印出各種花紋,看起來不像食品倒更像是擺設的飾品,那是用專門的鍋餅模具做出來的,有些類似火燒的做法。一般的鍋餅都是10斤左右,因為分量十足,都是切成塊賣,沒人會買一整個鍋餅,除非家裡人多,否則是要吃好幾天的。因為餅裡水分很少,所以放置數十天都不會黴壞。

舌尖上的莒南之“板泉大餅”

乾硬酥脆,筋道利口,面味醇香,充飢耐存,因而揚名四方,倍受歡迎。鍋餅的外殼厚實且堅硬,很有嚼頭,很多人特別喜歡吃外皮,酥香且耐吃,經久不厭。牙口不好的人吃起來會很辛苦,不過可以拿來磨牙;鍋餅的內瓤是很軟和的,一層一層的,有十幾層之多,香軟易嚼,口齒生津,絕對管飽。鍋餅的另種吃法,即是與臨沂名吃“糝”搭配,是道名吃。,經濟實惠。嚼之有勁而不粘,外硬裡韌,食之幹香濃厚,回味無窮。吃的時間久了,大餅會越來越硬,豬肉白菜燴大餅又的是一道美食。

做板泉大餅是力氣活,板泉大餅是用恆力“打”出來的。在臨沂,每個板泉大餅坊內都有一根長約1.5米的木槓子,這是製作板泉大餅最重要的特殊工具。將活好的麵糰分成四份,拿出一份扔到面板上,接下來木槓就派上了用場,用木槓反覆壓擀麵團後,這是製作板泉大餅最關鍵的一步,這樣做出的板泉大餅筋道好吃。

板泉大餅大又圓,吃完圍著天下轉。鍋餅外硬裡韌,嚼之有勁而不粘,食之幹香濃厚,回味無窮。外殼厚實且堅硬,酥香耐吃;內瓤香軟易嚼,口齒生津。吃大餅的那股勁頭,也正如印象中的臨沂人,粗獷、豪氣。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