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色高考经济背后那些事儿


今天,首批00后就将面临人生的一场大考——高考。据了解,2018年,全国高考报名人数将达到975万,比2017年增加了35万,是近8年来高考人数最多的一年。


想到近千万的考生即将踏入“战场”,去为梦想拼搏,小满哥不禁忆起往昔峥嵘岁月愁。在这里,先给所有即将参加高考的学子们以及家长们说一声加油,预祝大家都能冲过独木桥,踏上象牙塔。

当然,在忙碌紧张的家长与考生背后,各路商家其实也早开始了博弈——从护眼用品到补脑保健品,由临租房到天价高考房,从教辅用书到各式培训辅导班……无论是衣食住行文具还是其他,但凡是与高考沾边的,都会在这个关键的节点水涨船高。

随着高考硝烟的不断升级,一个全新“掘金盛宴”产业链条也悄然浮出水面。

特色高考经济背后那些事儿

今天,小满哥就和大家聊聊火热无比的 高考经济那些事儿 。

千亿高考市场是怎么形成的?

刚才小满哥已经提到,今年全国高考报名人数接近千万,那么 按照典型的三口之家结构来计算,“高考经济”产业所影响到的消费群体,就是近3000万人规模。 从衣食住行到培训辅导,千元之数大概只是“起步”,要让孩子吃好喝好睡好老师好环境好,可以刨除掉一切外物影响专心学习,那么付出的成本肯定要高得更多。

参加补习班、购买教辅用书、高考报志愿辅导、考前心理辅导、住“高考房”用“高考车”吸“高考氧”、拜“高考佛”。种种消费项目铺面而来,让小满哥毫不怀疑 这一场“高考盛宴”所带动的消费规模起码要达到上千亿规模。

特色高考经济背后那些事儿

细说:刚需市场背后的“疯狂”红利

聚焦教辅市场

关键词:教辅用书

小满哥再给大家算一算,今年近千万考生,即使每位考生只在与高考相关的某项领域中投入1000元,那么在“高考经济”的该产业链条中填入近百亿元的“疯狂”数字。

就拿每位考生都会面对的《五年高考三年模拟》系列丛书来说,一套材料就要接近300元,那么按照今年考生报考数量来算,仅仅是这一款辅导用书,就要达到近30亿的市场规模;如果是对自己严格要求的考生,那么平日购买的教辅用书那就更多了,这还不算上老师平时布置的英语报、数学报之类的教辅用材。如果按照一位考生拥有3套辅导书来估算,仅仅高考辅导用书一项,达到百亿市场规模就轻而易举。

特色高考经济背后那些事儿

在这样的需求下,那些靠“卖教辅”起家的创始人们,有的甚至已经把公司送上了市。小满哥观察了多家在新三板上市的教辅公司营收数据,发现其毛利率几乎都达到了30%以上,有的公司毛利率更是高达40%——“高考经济”背后的红利,可想而知。

写到这里,小满哥恨不得扔下笔头,现在就冲到高中门口摆摊去卖教辅书。

关键词:培训辅导班、托管班

家长望子成龙,考生十年苦读,从踏入高中开始,相信高中生们参加的培训辅导班就定不会少。毕竟某某家孩子都在上辅导班,如果自家孩子不去上,不就“不进则退”了么,所以家长在这一方面的投资从来不会吝啬。小满哥问遍七姑八姨,家里孩子一节辅导课的费用,往少里说也要200元起,按保守估计,全年的辅导班花销至少要在5000元左右,那么按照今年近千万高考考生来算,接近500亿的市场规模也可以说是推测合理吧。

除了培训辅导班以外,还有各类针对高考生的专项素质辅导课、托管教育班、网上付费课程,从一个月几百元到一个月几千元都有,这可也是一笔不菲的消费。

特色高考经济背后那些事儿

这年头托管班也讲增值服务,果真人人都是产品经理了

小满哥也在查询数据时发现,早在2016年,中国教育学会发布的一项报告便显示,当年我国中小学课外辅导行业市场规模超过8000亿元,参加学生规模超过1.37亿人次。不禁感叹,贫穷还是限制了想象力。

乱象:“忽悠”还是有效?

聚焦“高考经济标签”

关键词:衣食住行

如果你关注跟高考相关的新闻,那么“天价高考房”这个词汇你一定不会陌生。在高考的当天,为了方便孩子复习、出行,不少家长刚一拿到准考证,就会在考场附近物色合适住宿的酒店、宾馆——在这个时间点,房价水涨船高,绝对是卖方市场,供不应求,家长们争先恐后,唯恐没有空房。让人哭笑不得的是,往往这些高考房还打出了“吉利”的口号,不是售价888/间,就是要价666元......

更令人哭笑不得的是,在高考经济下的服装、文具领域更是“疯狂”。普通外套挂上“高考专用”旗号便身价大增,普通的鞋垫写上“逢考必过”就销售火热,各类“考试神器”在高考前炙手可热。总结来看不过就是在家长那颗焦躁的心贴上个吉利符。看来焦虑无处不在,焦虑营销也“大有可为”。

特色高考经济背后那些事儿

看到这“考试神器”,满哥竟无言以对。

其实,小满哥倒是很理解家长们的心情:孩子都到了最后的考场上了,那么最后为孩子提供一些舒适的条件又算得了什么呢?讨个吉利更是顺便的事情。所以无论商家如何提价,家长们也会毫不犹豫地买单。根据某网站披露的“高考房”预订大数据, 高考期间,纳入其统计范围的酒店入住率同比增长85%,房价普遍上涨15%。 其中,增幅最高的济南地区,个别酒店将原价98元的房间,在高考期间调整至688元,增长了近6倍。

千亿市场催生“高考新生态”

除了高考前火爆的态势,随着高考结束一直到大学入学前夕,也形成了所谓的“后高考经济”:各大数码商场中的商家纷纷树起了出示高考准考证可享受大礼包的广告牌,在许多旅游风景区,考生可凭高考准考证享受不同幅度门票减免的优惠,不少KTV纷纷打出“凭高考准考证定包厢可享受折扣优惠”的广告标语,就连眼镜店也可凭准考证享受配镜折扣。高考结束后,市场也将迎来高考考生的“减压与狂欢盛宴”,以高考结束为临界点,旅游业的行情也自然水涨船高。

特色高考经济背后那些事儿

当然,千万辛勤考生与殷切家长创造出的千亿级市场,显然不会仅限于小满哥上述提到的几个领域。比如互联网创业者们,针对“题海战术”开发出来的拍照答疑 App;再如在线直播课程 App,通过为考试提供付费课程进行盈利;又如为高考生提供择校服务的机构也是犹如雨后春笋。以前,填报志愿主要是通过学校发放的书籍查询大学分数线,向身边有报考经验的人询问报志愿的策略。随着互联网技术的发展和大数据的普遍应用,很多在高考填报志愿方面创业的公司便应时而生。无数新兴的产业应时而生,生根发芽,形成了“高考经济”下新的生态圈。

特色高考经济背后那些事儿

就小满哥看来,其实“高考经济”的走红,是必然的事情,就如同体育经济、影视经济、粉丝经济、电商造节走红一样,市场经济时代有了需求自然就会出现供给,商家在商言商,紧跟需求,那也是很正常的事情。当然,在这个过程中, 我们也需要提高辨别意识,看出哪些真正是自家孩子在高考期间所需的必备品,哪些又是商家为了营销造出的无聊噱头。

小满哥非常赞同《人民日报》的这段评论:“

对于社会来说,呼唤一种更为理性、科学和多元的成才观念,通过高考改革的持续推进,为青年人的成才提供更为多元的环境,真正让每个人都能成为‘不一样的烟火’,才是扭转非理性‘高考经济’、平和对待高考的根本之道。”

用辩证、理性的眼光去看待火爆的“高考经济”, 大抵就是小满哥今天想给大家分享的内容。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