身體自帶除溼穴位,這3個地方拍一拍,徹底排出體內淤積溼毒!

現代社會,很多人都有溼氣重的問題。建議每天觀察一下自己,是不是經常早起沒精神,頭痛如裹,有大便溏瀉、四肢痠痛、食慾不振等症狀。

這都是體內溼氣重的表現,如果置之不理 ,很容易導致脾虛,進而影響肺、肝等多個器官。

身體自帶除溼穴位,這3個地方拍一拍,徹底排出體內淤積溼毒!

平常可以拍打3個部位,可以祛溼排濁。

一、承山穴

承山穴,在足太陽膀胱經上,位於小腿肚下方正中,經常按摩可以祛除人體溼氣。按承山穴時,會有明顯的酸脹痛感,這都是因為體內有溼。按一段時間後,會感覺身體微微發熱,這就是膀胱經商的陽氣在起作用了,身上的溼邪,隨著升高的體溫往外逃逸。

二、委中穴

委中穴,在腿窩的中心點上,也走膀胱經。而膀胱經是人體最大的排毒祛溼通道,委中穴又是這個通道上的一個重要排汙口。每天拍一次,把這個排汙口調理通暢,體內的溼氣就能順利排出來了。

身體自帶除溼穴位,這3個地方拍一拍,徹底排出體內淤積溼毒!

三、曲池穴

除了拍打這3個穴位外,平常還可以通過食療來祛溼,畢竟食補安全無害,下面2款湯祛溼效果就不錯。

1.紅豆薏仁湯

提起祛溼食譜,薏仁紅豆湯怎麼也繞不開,中醫都稱薏米為薏苡仁,是祛溼消腫的上品。紅豆在中藥裡稱為赤小豆,除上述作用,還能補心,適合夏季食用。

身體自帶除溼穴位,這3個地方拍一拍,徹底排出體內淤積溼毒!

不需考慮什麼比例,將兩種食材各抓一把來熬湯,祛溼效果極佳。其有效成分大半在湯裡,因此可灌入杯中帶到單位去喝。

2.冬瓜薏米豬骨湯

薏米性微寒,有健脾利水、利溼除痺、清熱排膿、清利溼熱之功效。茯苓--茯苓味甘、淡、性平,入藥具有利水祛溼、益脾和胃、寧心安神之功用。

枸杞補腎益精,養肝明目,補血安神,生津止渴,潤肺止咳。紅棗紅棗味甘性溫、歸脾胃經,有補中益氣、養血安神、緩和藥性的功能。

身體自帶除溼穴位,這3個地方拍一拍,徹底排出體內淤積溼毒!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