浮世绘卷,液晶奕局

2009年中国彩电市场有益于液晶电视的快速成长,无论市场表现还是彩电企业业绩都全面飘红。进入2010年后,彩电行业,尤其是液晶电视市场增长却低于行业的预期。

LCD增长低于企业预期

中国液晶电视在2009年零售量的增长超过100%,同时家电下乡工程持续进行,以旧换新在全国试点的扩展这一切似乎都暗示着液晶电视的市场在2010年依然会比较红火。

我们可以从中国彩电生产企业对2010年的年度目标中看到,行业对2010年增长速度的预期基本在60%以上,甚至部分企业的年度目标定位在和2009年同样的增长速度。现在看来,这样的市场预期和现实相比确实有些高了。

中怡康在2009年底指出2010年国内彩电市场的总容量将达到4112万台,比2009年增长7.2%。由于CRT的市场需求量进一步萎缩,使得彩电市场的均价将有较大幅度的提升,因此,市场需求额将会大幅增21.5%。其中,LCD的规模将从2009年的2480万台增加到3481万台,增长40.3%。

中怡康零售监测的400多城市的数据现实2010年1-6月累计增长40.85%,考虑到全国三四级市场的增速要高于一二级市场,因此我们认为上半年全国液晶电视的实际增长速度应该在54%。

中怡康零售监测数据中也较为清晰的体现出:二季度的市场增速低于一季度;5月的市场增速低于4月。这样前高后低的市场态势将会继续延续,同时由于2009年年尾的市场相对火爆,对今年年尾市场的增长也会有明显的影响。

从一些公开的信息表明,很多彩电生产企业在2010年初制定的年度规划都表现得比较乐观。这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第一,对2010年LCD市场规模的判断上比较高;第二,对自身市场增长的判断则更高。但是,实际的销售状况和预期的差异带来了库存的压力和风险。

目前来看,中国LCD市场增速相对平稳,各品牌的MS相对2009年也没有较大的变化。这就会导致市场销售量小于生产企业为市场所做的准备,直接结果是生产库存、流通库存量的增长;间接结果会传导到上游、生产、流通等一系列的环节。这样未来就会直面一个最大的风险,就是LCD跌价的风险,同时对LED产品的价格、市场销售等也会有较大影响。

上半年液晶市场的具体情况及国庆展望

在中怡康零售监测范围内,上半年液晶电视市场海信以14.6%的份额成为行业的领头羊。综合来看,国产主流品牌的半年市场份额和2009年同期相比下降了3.6个百分点,合资品牌的市场份额有所上涨。

从尺寸上看,40寸及以上的大尺寸液晶电视的市场零售量份额由较为明显的增长,增长率将近4个百分点。再结合历史的液晶尺寸变化趋势来看,液晶向大尺寸变化的趋势非常的明显。尤其是在五一、国庆等重大节假日市场表现的更为突出,因此中怡康认为国庆市场上40寸及以上的液晶电视零售量份额将超过50%。

目前,液晶电视市场上的热点是LED。LED在中国有销售可以追溯到2007年,但在中国大规模的开始被企业推广时在2009年五一。那时,LED背光液晶电视的价格是CCFL背光的3.5倍,LED在LCD零售量中的比重在2009年5月也仅仅为0.1%。此后,随着LED和CCFL价格比的不断下调,到来2010年6月这一数字仅为1.84,LED在液晶零售量中的比重也已提升到12%。预计今年国庆价格比在1.5左右,LED在液晶零售量中的比重将有望突破20%。

此外3D电视也是今年上半年市场上的另一个亮点,三星、海信、LG、长虹、索尼等品牌先后退出了3D电视,为彩电行业技术的进步带来了新的亮点。

彩电行业的机会

虽然目前的情况来看,全球的经济恢复需要较长的时间,但中国国内经济的整体情况相对良好,这对家电行业的良性运转带来了利好。

同时我们也应该看到,目前中国的传统工业化已经进入了末期,国内的经济产业变革是在必行,在我们看来有三大变革:

第一、产业结构的调整。对于中国液晶行业来见,液晶的上游也就是面板的具体情况决定了市场的走势,我们可喜的看到在国产业调整的大潮下,国内液晶面板的建设也日新月异,这对中国彩电行业的发展将提供不可估量之助力。

第二、城镇化进程加快。中国城镇化进程从改革开发以来发展越来越快,城镇化进程的加快将对家电销售带来更多的利好。

第三、内需多国内经济的拉动作用越来越明显。从家电下乡、以旧换新、能效补贴等就可窥期对家电消费的影响。

综合上面的判断,虽然上半年国内液晶电视的增长低于预期,但我们对国内液晶电视的市场依然保持乐观的态度。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