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小伙40天追到越南女孩,两人靠手机翻译交流,语言不通也幸福


黎氏锦亨是一个越南女孩的名字,她出生在越南南部龙川的一个乡村,距离武汉约2100公里,相当于武汉到北京的两倍左右。18岁那年,她的姐姐黎氏美珠与湖北红安陈楼林村小伙陈德平的一次跨国婚姻彻底改变了这对姐妹的人生,也为两个毫无干系的安静村落结下了不解之缘。图为湖北武汉红安县,黎氏锦亨在姐姐姐夫和未婚夫的陪同下婚检。

2010年初,红安县华河镇陈楼林村的陈德平赴越南打工,在当地他认识了黎氏美珠。因为年龄偏大、离过一次婚,陈德平在家乡并不好找媳妇:“在老家办个婚礼最少也得五万,周边的女孩不少已经嫁走或者看不上。”离异的大龄青年感到很苦恼,可是黎氏美珠并没有嫌弃这些,她随陈德平来中国后,克服了语言和生活习惯上的种种障碍。

陈德平做木匠一年收入四五万,黎氏美珠照顾老人孩子,家务也做得井井有条。看到姐姐在中国的幸福生活,黎氏美珠的妹妹、年满20的黎氏锦亨也在2012年11月中旬来到了红安。她这次来,一是看望姐姐,二是希望给自己找一个好归宿。在相亲几次无果后,她的姐夫陈德平将自己的表弟陈磊介绍给她。


在两年前姐姐黎氏美珠就谈起过陈磊,无奈妹妹黎氏锦亨没到法定结婚年龄,而陈磊又远在广东打工,两人未能相见。如今,姐姐的美满婚姻吸引黎氏锦亨千里寻缘,单身的陈磊也回家相会,两人一见钟情。图为黎氏锦亨在姐姐家看电视。

刚认识陈磊没多久的黎氏锦亨到陈磊加做客碰到了他的几位姑姑。

从两人相识确定关系,到婚检并赴北京领取结婚证,再到完婚,40天左右的时间,两个相距数千公里的年轻人便按红安当地风俗举办了隆重热闹的婚礼。图为姐姐和婆婆在跟孩子玩,黎氏锦亨在一旁看电视。黎氏美珠一岁半的儿子陈越华正在看手机

湖北武汉红安县,黎氏锦亨去县里参加婚检。

婚检完,黎氏锦亨和未婚夫陈磊正等车回家。

因为语言不通,黎氏锦亨对婚纱店里的婚纱不满意,陈磊拿手机拨通了她姐姐的电话帮忙翻译。

结婚前一天,黎氏锦亨和陈磊带了婚纱回家。

结婚前一天,黎氏锦亨在化妆。虽然两人语言不通,却阻挡不了二人的幸福,黎氏锦亨说,她会向姐姐学习,尽快学好汉语,以便于丈夫和丈夫的家人交流。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