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大蕭條時期,為什麼寧願把牛奶倒進河裡,也不低價賣給窮人?

抬頭笑笑咯J

美國大蕭條時期是資本主義世界第一次席捲全球的經濟大危機,這場危機起源於經濟極其繁榮的美國,隨後席捲世界,對當時的世界格局起到了非常深遠的影響。



經濟大危機的起因要扒拉起來有點複雜,簡而言之,就是經濟泡沫太多。

在一戰後的十餘年內美國發展迅速,出口額擴大、工業發展、機械改良等導致美國社會一片繁榮,甚至提出世界最高生活水平的口號。然而繁榮的背後充滿了危機。美國經濟高速發展,但人均收入沒有多大增長,人們出於對經濟態勢的信心,一次又一次貸款,幾乎透支了後半輩子的錢,同樣因為經濟預測形式大好,無數股民將錢投入股市。

另外美國長期處於貿易順差,各國黃金集中到美國,最後造成美國出口迅速下降,大批工人沒有工作。隨著股市崩盤,金融界的危機迅速蔓延至整個社會,美國陷入了不間斷的惡性循環。


一方面產家還在不斷生產,不論農業還是工業,其產能都嚴重過剩,生產的東西實在太多了。另一方面是廣大民眾陷入赤貧,即便是非常便宜的東西他們也買不起。雖然物價一跌再跌,但民眾一分錢都沒有,再便宜也買不起。

那為什麼不給窮人免費發放呢?難道是因為萬惡的資本主義社會沒有同情心?當然不是,之所以要倒掉牛奶,跟羅斯福政府解決供過於求問題的政策有關。

不僅是牛奶,其他過多的產品也都被銷燬,以改變供求關係,另外政府大辦水壩等大規模工程,把那些失業破產勞動力拉去幹活,幹活就有收入,供求關係又逐漸調整,市場交易由此才能一步步拐回正軌。


雖然白送給窮人雖說屬於很道德的行為,但是這樣很容易養成人的惰性,反正破產了,反正有人白送東西,那還擔心什麼?可東西總有發完的一天,一旦發完,失業者又已養成不工作等發東西的習慣,經濟危機無疑會更加嚴重,美國也將遭受毀滅打擊。


平沙趣說歷史

兒子問父親:“我們為什麼沒有牛奶喝?”父親說:“因為家裡窮,買不起牛奶”。

兒子又問:“為什麼我們家那麼窮啊?”父親說“因為爸爸沒了工作”。

兒子接著問:“你為什麼沒了工作?”父親回答:“因為牛奶太多了”。

這是一個在美國大蕭條時期,美國人的一個段子。一個讓人深思的段子。

美國的經濟大蕭條,被稱作“經濟危機”。

什麼是經濟危機?為什麼會出現經濟危機?

簡單講,經濟危機就是生產過剩,但不是絕對的生產過剩,而是“體制性過剩”和“結構性過剩”。

前面那個段子告訴我們,牛奶的過剩肯定不是絕對的過剩而是相對的過剩——需要喝牛奶而喝不起牛奶的群體比例很高,但是因為“買不起”而無法實現這種需求。

另一方面,大量的牛奶倒掉,反映出的是牛奶的消費能力不足。

這是資本主義經濟理論指導下的“體制性過剩”。按照馬克思主義政治經濟學的理論,這是由於生產資料過分集中的私人佔有和生產力之間的矛盾。

當生產資料高度集中到少部分人手中的時候,究竟是促進生產力發展還是阻礙生產力發展,在那次大蕭條當中有了部分的答案。

高度集中的私有化,會使得生產資料的佔有者追逐利益的貪婪達到最大化,造成社會財富分配嚴重失衡,而降低利益標準,是生產資料佔有者不願意看到的。

倒掉牛奶,造成的損失會從牛奶不足而漲價的過程中進行補充,這一點,就是現在的“菜販子”都知道。

在二戰前,最原始的,我們暫且稱為初級版的壟斷資本主義制度(自由經濟)在這次的大蕭條當中顯現的淋漓盡致,這種大蕭條不僅僅出現在美國,西方資本主義國家都遇到了同樣的問題。

如果說,第一次世界大戰是一次新舊勢力的角逐的話,第二次世界大戰就是大蕭條的宣洩。

生產過剩,是今後幾乎所有發達國家都會遇到的,包括可能出現的在國家內部的“絕對過剩”。我們國家的“供給側改革”,以及“一帶一路”的倡議,實際上就是在解決部分的和低端的產品絕對過剩的問題,通過提高供給的質量,擴大供給的範圍來形成有效的消費,解決過剩的問題。


步武堂

這難道不是教科書反映的“資本主義制度不可克服的基本矛盾”的標誌性事件麼,牛奶不同於糧食類產品,它並不是人們生活中的剛需品,其銷量收到價格的影響並不大。也許一個小鎮上1000個人,在牛奶價格10元的時候,會有100個人選擇購買牛奶。牛奶價格跌到5元的時候,可能也只有150人來購買牛奶。就是說牛奶的目標受眾比較固定,需求的還是會需求,不需求的哪怕牛奶的價格減少了一半,仍然不會去選擇購買。


當時的美國處於經濟大蕭條的階段,牛奶的收購價格從2美元以上跌倒了1美元左右(100磅),而對於牛奶的生產方,也就是各大農場來說,此時的價格已經到了讓農場無法正常存活的地步,其倉儲成本,運輸與人工成本已經高出了牛奶的利潤。賣的多,就賠的多,還不如選擇將牛奶全部倒掉,減少自身的成本,以損止損。

至於說為什麼不選擇送給窮人,首先這不是網絡時代,信息傳播的速度不快,再就是選擇送給窮人還要負擔運輸費用。就算是窮人自己來領取,那麼讓那些花了錢買牛奶的人作何想法,就像你前天買的東西,今天就免費了,你心裡能舒服麼?本來就低的價格還會有人買牛奶麼。把牛奶倒掉,美國經濟蕭條。把牛奶免費贈送,美國經濟崩盤。

這似乎並不是萬惡的資本主義問題,在我國,同樣農產品的滯銷也是如此。很多的農作物會選擇爛在地裡,不去採摘來減少損失。以損止損雖然無奈但是有效。真要送給你,那該農產品和其替代產品的價格也就崩盤了。同樣的房價也是一樣,城市裡有那麼多的空樓賣不出去,有見過免費送給人居住的麼,降價都不會降的。當然房子牽扯的問題就太多了。看不懂。


簡族

提起倒牛奶,人們便會聯想到1929年的美國經濟“大蕭條”時期,腦滿腸肥的美國資本家把大量鮮美的牛奶倒入江河湖海中。這也是人們對西方資本主義社會殘酷現實的最直觀印象。

其實倒牛奶的很大部分是奶農,在各個國家都有這樣的現象,正如2004年中央電視臺《經濟半小時》一期節目中報道浙江某市很多奶農也頻頻把鮮奶倒入水溝,有時在一天內倒掉14噸,那為奶農寧願將牛奶倒掉也不分給窮人?我認為最主要還是出於經濟利益的考慮。

1929年資本主義國家爆發的經濟危機對整個世界經濟都造成了空前災難,農業自然不能倖免。由於之前的經濟繁榮,牛奶生產過剩,所以在經濟危機爆發後,大量牛奶滯銷,牛奶收購價已經很低了,甚至於低到無法維持奶農基本生活需要了,而這時牛奶的價格還在繼續下跌,這也就導致奶農越賣越虧。

所以別說是把牛奶送給窮人了,就算是賤賣也會導致許多奶農以畢生積蓄投資的奶場可能都將付之東流。如果倒掉滯銷的牛奶,大量鮮奶就會退出市場,這樣牛奶市場供求關係就會趨於平衡,價格也會慢慢穩定下來,所以在極端情況下,奶農還會乾脆殺掉奶牛,從而減少牛奶供應。1933年美國政府就購買了600萬頭豬,然後將其毀滅,這就是就是為了讓把價格維持在官方所規定的水平上,大量的牛奶被倒掉也是一樣的原因。


另外我們都知道牛奶很難長期保存,過不了多久就會變質,所以在牛奶賣不出去的情況下就只好默默地賠上汽油錢將牛奶運到河邊倒掉。

還有就是1933年羅斯福上臺,出臺了一系列法案,其中《農業調整法案》就規定牛奶和奶製品是基本商品,聯邦政府按照奶牛的頭數給補貼,所以在牛奶無法獲利的情況下,奶農只會在乎奶牛補貼,而不是賣掉牛奶,所以他們倒掉牛奶也就不足為奇了。


天帝賴元和

不只是在米國,在我國也有倒牛奶事件,即便不同時期有不同的歷史背景,可結果卻驚人的相似——倒了,不管什麼原因,反正就是倒了。但是,資本主義的倒牛奶社會主義的倒牛奶還是有些許區別的。

不禁想起我中學教材書中的“資本家寧願把牛奶倒掉也不分給窮人喝”,當時我學習還算是比較認真的(臉紅),我就在後面加了句註解——“社會主義制度具有無比的優越性”。可是真相往往不是我想的那樣。

1929年的大蕭條重創了美國農業,包括奶牛養殖,大蕭條頭五年,全美最大的產奶州威斯康星州牛奶零售價由每100磅4.79美元降到每100磅3.48美元,奶農在零售價中收益佔比由46%降到30.5%。在1932年,全美每100磅豬肉平均價格為2.5美元,每100磅糖的平均價格為3美元。很明顯,靠賣牛奶已經支撐不起奶農們的日常生活開支了。

此外,中學課本里的“資本家”也不是指全美的奶農,指的是窮困潦倒的“獨立奶農”。在大蕭條時期,美國的大型乳製品公司由於體量較大,並且組成了產業聯盟,能夠通過通過一定的手段自我保護,所以損失遠遠沒有獨立奶農慘重。

獨立奶農們倒奶也是因為成本最優的選擇。在大蕭條時期,例如1933年紐約州倒牛奶是“牛奶罷工”中抗議奶價太低的行為;同年威斯康辛州罷工倒牛奶倒的則是其他人家的牛奶。羅斯福上臺後發生的一些倒奶事件,則是由於政府補貼導致奶農可以隨心所欲倒奶;這些都與“資本家”無關。

而且,產奶不是想停就停的,你這邊不出售牛奶了,可奶牛們還正常泌乳,到點了奶農就得給奶牛擠奶,否則對奶牛身體還有傷害。而且牛奶儲存又需要付出額外的成本,所以這時候奶農除了傾倒牛奶似乎也沒有別的辦法了。當牛奶價格低於運輸(主要因素)、存儲所需花費的價格時,牛奶就沒有了交易的價值。當然,如果你自己跑到奶牛場去購買牛奶,那運輸成本就不存在了,奶農也會樂意以較便宜的價格賣給你。

當“倒奶事件”發生在中國,我們會發現,事情並沒有那麼簡單。14年發生的全國倒奶事件,當時國內乳業迎來“寒冬”,奶價跌破成本線,企業損失慘重,除了倒奶,無奈之下還殺牛。剛開始也不是沒有發生過“免費送牛奶”這種社會送溫暖的行為,可是人心難換人心啊,就像麵包店免費對環衛工贈送饅頭一樣。“糴甚貴,傷民;甚賤,傷農“。老祖宗們早就知道這個經濟學/社會學道理了。

現在都談社會合作,社會共贏,市場就這麼大,企業們拼到底是為了賺錢,這是一個相互剝奪的過程,可我希望人心不是。


Hou少恭

大蕭條指的是20世紀三十年代爆發在美國的那場突如其來、影響巨大的經濟危機,也被稱為1929-1933經濟危機,這場危機首先在美國爆發,很快波及到整個資本主義世界,對世界經濟發展乃至政治局勢都產生了巨大且深遠的影響。

這場危機的表現有很多,在農業領域體現在產品的過剩上,當時的很多農場主都採取了銷燬過剩產品的舉措,將牛奶倒入河流中,或是用小麥或玉米做燃料,這是一種看起來很怪異的行為,經濟危機都如此嚴重了,為什麼這些農場主們還會浪費糧食而不是積蓄糧食以求度過危機呢?大蕭條的爆發與當時美國的經濟體制密切相關,當時社會生產率不斷攀升,而人們的工資與之相比,卻只是很小幅度上升甚至沒有變化,這些導致美國經濟出現了十分嚴重的生產過剩現象,供給很多,需求卻由於工資的限制而不足,經濟發展十分不平衡,也就是說,在當時的市場上出現的是供過於求的狀況。處在這樣情況下的農場主面對滯銷的牛奶等產品,第一反應應當是儲存下來留待經濟危機過去之後賣出,但當時的條件限制了牛奶沒辦法儲存很長時間,這一辦法行不通;那麼農場主自然而然會想到降價以吸引人們購買,但是經濟危機過於嚴重,人們購買力普遍處於低迷狀態,即便是把牛奶價格降到成本之下,也很難順利賣出,反而會引發行業內的惡性競爭,互相降低價格,導致農場主受到虧損。而倒牛奶的行為看似怪異,實際上,處理掉一些過剩的產品,幫助減少市場上供應的牛奶數量,使得市場供求再次回到一個比較均衡的狀態,方能在長期內維持牛奶的價格,阻止經濟危機的繼續蔓延,故農場主倒掉牛奶是一種合乎經濟學道理的選擇,在當時看來,是沒有問題的。當然送給窮人也是可以的,但是運費和油費算起來也是一筆不小的開支,故對於當時的美國農場主而言,寧願自己銷燬,也不願意低價賣給窮人。


國家人文歷史

大蕭條時期是美資本主義世界爆發的一次空前的經濟大危機。這是生產社會化與私有制矛盾不可調和的社會產物下的必然現象。於是,就有人研究稱具有規律性哎,十年一週期,1929年大蕭條,看來逢九必化呀,這又要到九了,貓膩初露,美帝咄咄逼人的尋釁、攻勢,如剛剛的攻打敘利亞這都為啥?戰爭嘛,那是矛盾的激化,政治的延續。資本利益的矛盾決定著的產物。

物抓真相,事看本質。牛奶倒河裡,糧食讓它在倉庫底發黴,嚯,資本家真黑心,其實,這是表象,無外乎都是維護生產並佔有剩餘價值的手段。為利不擇手段,資本家的唯一目的就是生產並佔有剩餘價值,其本質就是利益最大化。利,有沒有利,這是雷打不動,寧死不變的先決條件,是客觀的制度的必然結果。不是有句名言說嘛,資本家的每一分錢都沾滿了血和淚。蕭條時期牛奶賣給窮人是於己不利的,無非如此。所以倒了也不賣,賣也賣不動啊,

矛盾這玩意是客觀存在的,人是環境之子。馬克思說,經濟危機是資本主義制度自身矛盾決定的。是生產資料的社會化趨勢與生產資料私有化這個根本矛盾決定的。

馬克思給出的經典論斷,資本主義必然被社會主義取代,社會主義必勝,可是特色主義就不得而知了,畢竟可惜了馬克思他老人家早已經西天取經去了,沒給留個答案哎!不過,咱們可以總結看看蕭條時期的樣子:

產品大量積壓,企業分分倒閉,生產大幅下降,失業人數劇增,信用關係破壞,生活陷於混亂,經濟著實癱瘓……

後來咋弄呢,於是,羅斯福粉亮登場了,雙手高舉“新政”法寶。……

結果呢,羅斯福新政取得顯著成效。


東聲西音

小時候生活的年代經濟條件差,商品物質方面不豐富,我學到這一段的時候,簡直是憤憤不平的:“為什麼不做成大白兔奶糖呢?”

資本主義的劣根性何其頑固,資本主義的基本矛盾多麼不可調和,資本主義世界的老百姓真是生活在水深火熱之中吶,由此我也產生了一些“優越感”,雖然還是不理解為什麼不做成大白兔奶糖。

活在當下,看到很多新聞上有農民寧肯把某些蔬菜在菜地裡漚肥,也不收割了等著賣掉,新聞上也說了是“菜賤傷農”,隔三差五的“肉賤”“蛋賤”“奶賤”,這些事兒就與小時候關於倒牛奶的記憶重合了。

農民為什麼不收割辛辛苦苦種出來的蔬菜,是因為價格太低,低於收割、運輸成本,這還不包括土地、種子、肥料這一系列投入,但農民們就是這樣決絕,豁上漚肥,好歹還能省些下一季的肥料錢,也絕不賠本出售。

加工成大白兔奶糖是很明智的選擇,如果農民能把農產品進行深加工,做到長期保存,的確是一種變通之道,但可惜直到現在,大部分農民和大部分農產品缺乏進行深加工的能力和市場。

上世紀三十年代初的美國農民也面臨過這種情況,牛奶倒進密西西比河,咖啡豆用來鋪墊鄉村道路,理由同樣是供大於求,導致農產品價格過低,入不敷出。

但當年的美國農民還是能渡過難關的,首先是政府會有一定程度的補貼,運氣好的話,政府還能組織收購一些,雖然收購來還是被埋掉、倒掉。

從政府、到農場主的傾倒、屠宰、掩埋行為,如出一轍,是因為這也是治標的最快方式,不是供大於求嗎?在供應端上做足文章,減少供應,雖然心疼肉疼,效果卻立竿見影。

從治本角度出發,什麼是本?本就是“求”那一端的購買力,美國政府“以工代賑”,多創造臨時性的公共事業崗位,給失業者提供從事公共事業的上崗機會,上崗就業就有薪水,有了薪水就有了購買力。

回到被倒的牛奶上來,美國奶農缺乏深加工能力,也沒能趕上咱們現在的“UHT”超高溫瞬間殺菌消毒保證一年半載不變質的“技術”,反正也領了政府的奶牛補貼,倒掉也就不是讓他們很難以接受的選擇了。

只是,只是,為什麼不做成“大白兔奶糖”呢?


歷來現實

最早接觸到這個問題是八十年代上中學時政治課本里,說美國二九年經濟大蕭條時農民〈注意,不是資本家,這點我記得很清楚)把牛奶倒掉,把小麥在地裡點著,當時中國是短缺經濟,什麼都缺,當時也年輕,和題主一樣,傻傻的想,幹嗎不送給沒有的人。經過幾十年歲月磨練,現在想明白了,只能倒掉,我們這裡盛產蘋果,農民95%都靠蘋果為主要經濟來源,每隔幾年就會有一次賣果難,就是蘋果產量過剩。零八年蘋果賣不了,我一斤六分錢把二級果賣給為果汁廠收原料的販子。六千斤賣了三百元,但我倆l口從樹上打下來(不是摘),裝在袋子裡,運到地頭,還要裝上車,整忙了三天。算帳還不如把蘋果爛地裡,兩個人打三天工還可以掙五六百元,人還省力。現在就以蘋果為例,每斤成本包括人員工資,農資等成本約一塊錢,還不包括自己的勞動力付出。送給人吧,周圍都是搞同一產業的,根本沒人要,送到沒有蘋果的地方吧,運輸費用,包裝材料,人員工資最少每斤一塊,這就是農產品農民不賺錢,城裡人覺得貴的原因。零四年我們這裡又發生蘋果大跌價,存在冷庫裡的蘋果二三月份四塊左右,五六月份跌到一塊五六。到七月份沒賣掉的有些就倒掉了。現在回到題主的問題,美國人為什麼倒牛奶,因為附近根本沒人要呀,農民不可能自己賠上運輸費用送給城市窮人,就算有資本家掏錢送給窮人,吃出毛病誰負責。所以倒掉賣不了的牛奶最划算,下一步就是殺掉奶牛,因為餵養奶牛也要成本呀,中國三鹿奶粉出事後出現大範圍賣牛奶難,殺牛倒奶從課本走進生活。恩格斯說過;從商品到貨幣是一次驚險的跳躍,這次跳躍如果不成功,摔壞的不是商品,但一定是商品生產者。現在中國老出現賣菜難,賣糧難,賣水果難的事件,一是由於農民信息不對稱產生的盲目性,還有基層政府的盲目自信。搞瞎指揮。每一次賣什麼難背後都有許多賠本甚至破產的經銷商,都有數不清的眼淚,甚至人命。希望政府搞好宏觀調控,儘量減少賣XX難。


沒戶口的馬

教科書上說的其實是沒錯的,就是資本主義內生問題造成的,在天朝現在叫我市場經濟的不足。本質上就是生產和需求無法做到完美匹配,市場只能更具之前的需求來確定今天的生產,因為個體趨利,造成生產過剩。例如去年西瓜價格很高,今年全縣種西瓜,最後西瓜大豐收,但是瓜賤傷農。

解決方案有三個,一個是計劃經濟,所有生產都不由個體決定,而是由上級單位行政命令。後果大家都知道,就是長期資源緊缺,造成短缺經濟。第二個方案是擴大市場,本縣賣不掉 本省賣不掉,但是日本西瓜很貴啊,但是問題也不好解決。因為有貿易壁壘,我們的西瓜日本不收。還有一個就是退回小農經濟,種瓜的人不考慮全國全縣的需求,只種村裡需要的西瓜的量。當然,這就是更悲劇的解決方案,現代國家的基礎都沒了。所以 第二條方案是最正確的途徑,至少經濟學家已經確定這是一片光明,但是政治家們為了選票,為了個人利益往往不這麼想。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