汶川大地震之後:重建震區仍然懷念英雄子弟兵

重建震區仍然懷念英雄子弟兵

至誠大兵

“5·12大地震”過去三年,茂縣的重建怎麼樣了?帶著問號,我們走進了茂縣這一塊熱土(注:此係列見聞文章發表於2011年,此番重新發布,一字未修改)。

大地震後,茂縣全縣房屋100%受損,縣城房屋80%成為危房,農村房屋80%以上垮塌,群眾住房恢復困難,死亡和失蹤1624人,受傷5927人。

如今的茂縣,到處是新氣象。鄉村新房,整潔而清新,鄉土格調濃郁,民族文化得到弘揚;城鎮樓房,煥然一新,城鎮風味突出,美麗更不失整齊劃一。茂縣所有重建後的基礎設施,都在向我們述說著茂縣人民的不屈不撓,述說著山西人民的援建功績,都在為我們拉直了拙文開頭的問號。

也許數字是枯燥的,大兵就不使用數字“枯燥”大家了,除了對茂縣重建的鉅變輕描淡寫簡述外,大兵我重點要對朋友們再講述茂縣那個抗震救災英勇獻身的邱光華烈士。茂縣重建後嶄新的景象,讓人難以不想念他。

其實,從踏進茂縣的那一刻起,大兵就想起那“5·12大地震”中抗震救災英勇獻身的邱光華烈士。因為茂縣是邱光華的故鄉,邱光華是茂縣的優秀兒子。

20日下午,我們一行人參觀了茂縣抗震救災重建家園展覽館。

展覽館大門右側,是一幅巨大的紅色牌子,牌子上書寫著碩大的字:“我們永遠銘記危難時伸出的一雙雙援助之手 永遠感恩困境中送來的一份份關愛之情”。

汶川大地震之後:重建震區仍然懷念英雄子弟兵

茂縣抗震救災重建家園展覽館右側的“永遠” 茂縣抗震救災重建家園展覽館

汶川大地震之後:重建震區仍然懷念英雄子弟兵

在展覽館放映的茂縣三年前“5·12大地震”實況錄相中,我們依然看得驚心動魄,那些鏡頭與場景依然使我們撕心裂肺……此時我想起一位網友在我地震災區博客後的留言,他說“5·12大地震後能有今天,大兵你同樣應該在博客中顯示老百姓對子弟兵抗震救災的永不忘記。”

在展覽館觀看茂縣地震實況慘景錄相

汶川大地震之後:重建震區仍然懷念英雄子弟兵

於是,在邱光華烈士的展覽板前,我舉起了相機,拍攝下那曾經鮮活的生命;在邱光華烈士生前穿過的軍裝前,我請大時為我照相,雖隔著玻璃,我感受到了邱光華烈士生前的生命溫度……

茂縣抗震救災重建展覽館中悼念邱光華烈士展板內容

汶川大地震之後:重建震區仍然懷念英雄子弟兵

身為茂縣羌族人的邱光華,是周總理1974年親自挑選的第一批少數民族飛行員,成為四種氣象飛行指揮員、副師職特級飛行員,大校軍銜。他多次執行軍事演習、衛星迴收和搶險救災等重大任務,榮立二等功兩次,三等功四次。僅在“5·12大地震”抗震救災中,即將到齡停飛的邱光華主動要求到救災一線去,共飛行63架次,先後運送救災物資25.8噸,運送各類救援人員87人,轉移受災群眾234名。

大兵我與邱光華烈士生前軍裝合影

汶川大地震之後:重建震區仍然懷念英雄子弟兵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