談一談魯迅的自我解剖與對偽道者的批判

谈一谈鲁迅的自我解剖与对伪道者的批判

谈一谈鲁迅的自我解剖与对伪道者的批判

扶植學術、激勵創新、鑄造精品、傳播知識

谈一谈鲁迅的自我解剖与对伪道者的批判

提起魯迅,我們就會想到魯迅的怨毒,刻薄。的確,魯迅批判起來別人來不留情面,魯迅樹敵太多,也因此有些人認為魯迅人格有問題。但是,如果認真研究,我們就會發現,貫穿魯迅一生的就是對偽的批判。而這種對偽的批判又是建立在自我解剖的基礎之上。靠著這樣的自我解剖精神,使魯迅看人、看社會、看世界與一般人不同,他從自己內心世界切身體會感受別人;通過對自我的解剖,魯迅洞察了人性中最黑暗的部分,他看清楚了許多人看不到的東西,具有了許多人不具有的思想認識。魯迅說,我時常在解剖別人,然而,更多的更無情面的是解剖自己。的確,正是這種勇於自我的解剖精神,讓他有一顆異常清醒的頭腦;正是這種自我反思與自我解剖,使得魯迅的思思想異常深刻犀利,目光異常敏銳。

不識廬山真面目,只緣身在此山中。認識自我比認識別人更難。許多時候,我們都是從自我出發來思考問題,自我總是完美的。透過自我看社會,看他人,從自我出發來評判是非,其結果就是一切是非皆出於我心。我們很少反思自我,認識自我,解剖自我。我們只有跳出自我認同,才能真正看清楚事物的本真狀態。

我們說魯迅思想深刻,他的深刻之處不是用多少時髦的理論來與論敵對決,他能夠直指問題的核心與根本,就是因為他從反思自我出發所獲得的許多認識,這些認識就像一盞明燈,燭照出自己,也燭照出他人內心的黑暗。我們發現,魯迅的小說中的主人公大多為“我”,這個“我”並不能簡單的與魯迅劃等號,但是這個“我'卻與魯迅的精神有著剪不斷理還亂的聯繫,是魯迅精神的一個化身。魯迅的許多作品中,”我“都在不斷追問自我,否定自我。《一件小事》故事情節簡單,車伕拉著”我“撞倒了老婦人,”我‘第一時間想到的是老婦人在裝,是要訛詐。但是,車伕卻默默地將老婦人扶起來,牽著老夫人走了。我霎時感到車伕的偉大與我的渺小。從此以後,我總是要榨出自己皮袍下面的小來。顯然,作為一個知識者的“我”,作為一個要啟蒙別人的“我”,卻讓一個普通的的車伕上了生動的一課,讓我認識到了自己的自私與渺小,感受到了車伕的偉大與高尚。”我“與人力車伕對待老婦人的不同態度,折射出“我”的自私,有“我”的自私想到自己的內心世界的卑下。可以說《一件小事》並不小,他是魯迅心靈自我淨化的一個宣言,也是他自我解剖的一個開端。

我們再來看看他的另一篇小說《孔乙己》。一般情況下我們認為魯迅是在批判孔乙己,對他的好吃懶做給予批判,對他的不幸遭遇給予深切地同情。孔乙己的遭遇的確需要同情,但是,那些站著喝酒的短衣幫呢?他們的命運並不比孔乙己好,但是他們卻在一邊嘲笑孔乙己,他們根本沒有來審視自己的處境與命運。他們在嘲笑孔乙己的同時,是不是在一旁的小夥計,老闆也在嘲笑他們們呢?這確實需要追問一番。《孔乙己》整個故事都是有這個小夥計敘述出來的,都是透過小夥計的眼光敘述出來的。“我”小夥計,為什麼會在多年以後想起孔乙己?想起這樣一位穿著長衫喝酒的唯一的讀書人,到死都不願意放下讀書人架子,不願意承認自己低微的身份與地位呢?而我這位小夥計呢,當多年以後,我再想起那位孔乙己,想起自己對孔乙己的冷漠,想起自己曾經鄙夷不屑的孔乙己。我是否也想到我自己,我是否也是別人眼中的孔乙己呢?我們說魯迅作品看與被看,看者與被看者之間的區別是什麼呢?至少在魯迅看來沒有什麼區別,有時候甚至看者還沒有被看者高明高超,無論是精神上還是人格上。《狂人日記》中的狂人,喊出救救孩子的呼聲,認識到了禮教吃人的本質,就是因為他由懷疑別人吃他想到自己也可能吃過人,從自我否定出發,看到整個社會就是一個人吃人的社會。

谈一谈鲁迅的自我解剖与对伪道者的批判

我們再看看《祝福》。提到《祝福》我們總會想到祥林嫂,想到那些把祥林嫂逼上絕路的魯四老爺,劉媽,但是我們唯獨忘記了“我”。這個“我”貫穿整個小說中,這個“我”才是真正的主人公。作為知識分子的“我”,自認為懂得許多,也常常啟蒙別人,但是“我”的一句祥林嫂的有關靈魂有無的回答卻成了把祥林嫂推上絕路的那隻手。我救不了祥林嫂,最後只能揹負沉重的精神包袱悄悄離開魯鎮。在這裡,作者提出這樣一個問題,誰是把祥林嫂推上絕路的?是魯四老爺,是劉媽還是我?這的確是一個問題。其實,整個小說作者拷問的不是別人,而是自己。我們能拯救誰?祥林嫂是靈魂無處安放,而我的逃離魯鎮呢?不也是靈魂無處安放嗎?祥林嫂一生都是在精神和肉體之間掙扎,而我呢?不也一樣嗎?祥林嫂的痛苦是精神上的,而我呢,不也一樣在遭受精神的折磨嗎?我回憶起祥林嫂,其實也是在對自己的一種靈魂的拷問。

《傷逝》開篇就從我的懺悔開始。我和子君一起勇敢地反抗封建婚姻,通過戀愛走到一起。但是,隨著時間的推移,那個曾經充滿熱情,充滿理想的子君逐漸變了,變得那麼世俗,那樣婆婆媽媽,我逐漸對她失去了耐心,最後,我們分開了。子君死了,而我,懷揣夢想,在現實中碰了許多壁,最後也消沉起來。我開始反思自己,反思社會人生。我是不是就比子君好呢?子君向那個她曾經反抗的社會妥協了,而我呢?不也一樣沒有堅持到最後,不也向社會妥協了嗎?我的懺悔中有深刻的自責。我同情子君,其實,我更同情自己。這也就是傷逝的價值所在吧。

我們看看魯迅的《故事新編》,故事新編中的人物都是古聖先賢,都是高大上的人物。但是,在魯迅的《故事新編》中,這些人物卻走下聖壇,成為一個普通的人,他們遭遇到了平常人遭遇到的,體會到了平常人體會到的,他們有著普通人的思想感情,內心世界也和普通人一樣的世俗。顯然,魯迅揭起來的是這些蒙在聖人身上的一些虛假的東西,把他們還原成一個真實的人,一個有血有肉的人。破除人們對聖人的迷信。

魯迅用畢生精力揭露的就是那些偽道者的嘴臉。魯迅先生從解剖自己開始,然後解剖別人。他從解剖自己看到人性最黑暗的東西。從自我反觀那些所謂的正人君子之流,看清楚了他們背後骯髒的靈魂,醜惡的面目。在我們現實社會,這樣的正人君子並不少見。從那些坐在臺子上道貌岸然的官僚,到那些學術殿堂的教授,無一不是如此。

魯迅是偉大的文學家,思想家,革命家。的確,魯迅在文學上的成就可以說至今無人可以匹敵。魯迅作為革命家,他革的不是資本家的命,也不是儒家思想的命,他深深地懂得,作為傳統文化的儒家思想,有其積極的一面,只是因為儒家思想已經不再是一種文化,而是統治者的一種工具,是一些人的遮羞布。三皇五帝,封建遺老,常常打著儒家文化的幌子,維護他們虛偽的嘴臉。那些滿嘴仁義道德,滿嘴之乎者也的人,做的盡是男盜女娼之事。他們拿著這樣的大棒 ,到處指手畫腳,指點江山,似乎唯獨他們得道成仙了一般。真的猛士,敢於直面慘淡的人生,敢於正視淋漓的鮮血。我們只有敢於面對自己,才能真正面對社會人生。今天,我們學習魯迅,就是要學習他的這種勇於自我解剖的精神,敢於面對自己的勇氣。時下,許多人對魯迅有所非議。其實,魯迅從來都沒有將自己當作一個偉大的人物,他對自我的解剖遠遠比解剖他的論敵更深刻,更犀利。也可以這樣說,魯迅在解剖論敵的同時,也實在解剖自己,他在與論敵鬥爭的同時,也在於自己身上的那些東西作鬥爭。這就是魯迅,這也是魯迅的偉大之處。

谈一谈鲁迅的自我解剖与对伪道者的批判

經常有一些家長跟我談論學生學習成績的事,在學校許多教師也談論學生成績。無可爭辯的是成績無論是對學生還是老師都非常重要。老師的業績,學生的學習能力似乎都可以通過成績說明。那麼成績是不是真的就那麼重要?成績真的能代表一個人的真實水平?我看不一定。這在我們的現實生活中比比皆是。

目前試題不能真實測出一個人的能力。多年來我們一直沿用幾乎是固定的試題類型來測試學生學業水平,這種試題類型基礎知識佔有百分之七十的比例,那些基礎知識完全可以通過訓練獲得。這種反覆的訓練,知識已經自動化,機械化了,很難真正形成能力。因此,這樣獲得基礎知識並不一定就獲得能力。

學習的目的是獲得學習能力,而不是知識。因此,我們學業水平測試應該測試學生的學習能力,而不是基礎知識掌握程度。對於語文學習來說,學習能力測試主要是解決問題,分析問題的能力和寫作能力。分析問題,解決問題可以看出學生閱讀能力,寫作能力可以看出學生實際運用語言的能力。同時,透過寫作能力我們還可以把握學生思維能力。這兩者加起來就構成語文的基本能力。我們提倡語文核心素養,那麼語文核心素養是什麼,我認為就是這兩種素養。這兩種素養提高了,學生語文能力也就提高了。

這兩種素養的根基是學生思維能力的發展。也許正是因為如此,葉聖陶先生才認為語文是發展學生思維能力的。語言是思維的外衣,發展語言能力與發展思維能力同步進行。思維能力是一種整體性的能力。而我們的語文考試是一種碎片化的考試,根本不能檢測學生思維能力。我們學生大多用一張試卷考察學生,基礎知識佔比很大。比如,看拼音寫漢字,辨字組詞,然後就是修改病句,修辭方法等,這些東西是在具體語言環境中才具有意義和價值,離開環境毫無意義。比如修辭手法,使用什麼樣的修辭,怎麼使用這要考慮語境。但是,我們的語文考試離開語境單純作為知識點考察,顯然不能考察出學生運用修辭手法的能力。閱讀理解也是隻見樹木不見森林。這些基礎知識佔很大比例的考試,一個學生只要認真勤奮,一般都會考出好成績。因此,成績與一個人的勤奮程度有關,而與智力能力關係不大。我們喊了多年減負,至今效果不明顯原因在我們的考試題只是考知識而沒有能力考察。知識通過反覆練習就可以獲得,而能力需要創造性的學習。

那麼我們如何才能考察出學生的學習能力呢?我們知道,一般的語文能力主要是閱讀寫作能力。閱讀能力包括推理能力,理解能力,信息能力等。寫作主要是語言表達能力,思維能力,認識能力。

何永國,陝西師範大學教育碩士,出版教育專著一部,散文集一部。光明網教育名博。在國家級省級刊物發表論文,詩歌散文等多篇。

一、來稿基本要求:

  1. 對於已發佈的稿件,請直接附上鍊接,註明來源和在哪些地方投遞過

  1. [email protected]

  2. 文章被採納後我們會與您取得聯繫,支付稿費

長按二維碼

人文在線

專注於學術出版

客服QQ:2219584093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