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一谈鲁迅的自我解剖与对伪道者的批判

谈一谈鲁迅的自我解剖与对伪道者的批判

谈一谈鲁迅的自我解剖与对伪道者的批判

扶植学术、激励创新、铸造精品、传播知识

谈一谈鲁迅的自我解剖与对伪道者的批判

提起鲁迅,我们就会想到鲁迅的怨毒,刻薄。的确,鲁迅批判起来别人来不留情面,鲁迅树敌太多,也因此有些人认为鲁迅人格有问题。但是,如果认真研究,我们就会发现,贯穿鲁迅一生的就是对伪的批判。而这种对伪的批判又是建立在自我解剖的基础之上。靠着这样的自我解剖精神,使鲁迅看人、看社会、看世界与一般人不同,他从自己内心世界切身体会感受别人;通过对自我的解剖,鲁迅洞察了人性中最黑暗的部分,他看清楚了许多人看不到的东西,具有了许多人不具有的思想认识。鲁迅说,我时常在解剖别人,然而,更多的更无情面的是解剖自己。的确,正是这种勇于自我的解剖精神,让他有一颗异常清醒的头脑;正是这种自我反思与自我解剖,使得鲁迅的思思想异常深刻犀利,目光异常敏锐。

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认识自我比认识别人更难。许多时候,我们都是从自我出发来思考问题,自我总是完美的。透过自我看社会,看他人,从自我出发来评判是非,其结果就是一切是非皆出于我心。我们很少反思自我,认识自我,解剖自我。我们只有跳出自我认同,才能真正看清楚事物的本真状态。

我们说鲁迅思想深刻,他的深刻之处不是用多少时髦的理论来与论敌对决,他能够直指问题的核心与根本,就是因为他从反思自我出发所获得的许多认识,这些认识就像一盏明灯,烛照出自己,也烛照出他人内心的黑暗。我们发现,鲁迅的小说中的主人公大多为“我”,这个“我”并不能简单的与鲁迅划等号,但是这个“我'却与鲁迅的精神有着剪不断理还乱的联系,是鲁迅精神的一个化身。鲁迅的许多作品中,”我“都在不断追问自我,否定自我。《一件小事》故事情节简单,车夫拉着”我“撞倒了老妇人,”我‘第一时间想到的是老妇人在装,是要讹诈。但是,车夫却默默地将老妇人扶起来,牵着老夫人走了。我霎时感到车夫的伟大与我的渺小。从此以后,我总是要榨出自己皮袍下面的小来。显然,作为一个知识者的“我”,作为一个要启蒙别人的“我”,却让一个普通的的车夫上了生动的一课,让我认识到了自己的自私与渺小,感受到了车夫的伟大与高尚。”我“与人力车夫对待老妇人的不同态度,折射出“我”的自私,有“我”的自私想到自己的内心世界的卑下。可以说《一件小事》并不小,他是鲁迅心灵自我净化的一个宣言,也是他自我解剖的一个开端。

我们再来看看他的另一篇小说《孔乙己》。一般情况下我们认为鲁迅是在批判孔乙己,对他的好吃懒做给予批判,对他的不幸遭遇给予深切地同情。孔乙己的遭遇的确需要同情,但是,那些站着喝酒的短衣帮呢?他们的命运并不比孔乙己好,但是他们却在一边嘲笑孔乙己,他们根本没有来审视自己的处境与命运。他们在嘲笑孔乙己的同时,是不是在一旁的小伙计,老板也在嘲笑他们们呢?这确实需要追问一番。《孔乙己》整个故事都是有这个小伙计叙述出来的,都是透过小伙计的眼光叙述出来的。“我”小伙计,为什么会在多年以后想起孔乙己?想起这样一位穿着长衫喝酒的唯一的读书人,到死都不愿意放下读书人架子,不愿意承认自己低微的身份与地位呢?而我这位小伙计呢,当多年以后,我再想起那位孔乙己,想起自己对孔乙己的冷漠,想起自己曾经鄙夷不屑的孔乙己。我是否也想到我自己,我是否也是别人眼中的孔乙己呢?我们说鲁迅作品看与被看,看者与被看者之间的区别是什么呢?至少在鲁迅看来没有什么区别,有时候甚至看者还没有被看者高明高超,无论是精神上还是人格上。《狂人日记》中的狂人,喊出救救孩子的呼声,认识到了礼教吃人的本质,就是因为他由怀疑别人吃他想到自己也可能吃过人,从自我否定出发,看到整个社会就是一个人吃人的社会。

谈一谈鲁迅的自我解剖与对伪道者的批判

我们再看看《祝福》。提到《祝福》我们总会想到祥林嫂,想到那些把祥林嫂逼上绝路的鲁四老爷,刘妈,但是我们唯独忘记了“我”。这个“我”贯穿整个小说中,这个“我”才是真正的主人公。作为知识分子的“我”,自认为懂得许多,也常常启蒙别人,但是“我”的一句祥林嫂的有关灵魂有无的回答却成了把祥林嫂推上绝路的那只手。我救不了祥林嫂,最后只能背负沉重的精神包袱悄悄离开鲁镇。在这里,作者提出这样一个问题,谁是把祥林嫂推上绝路的?是鲁四老爷,是刘妈还是我?这的确是一个问题。其实,整个小说作者拷问的不是别人,而是自己。我们能拯救谁?祥林嫂是灵魂无处安放,而我的逃离鲁镇呢?不也是灵魂无处安放吗?祥林嫂一生都是在精神和肉体之间挣扎,而我呢?不也一样吗?祥林嫂的痛苦是精神上的,而我呢,不也一样在遭受精神的折磨吗?我回忆起祥林嫂,其实也是在对自己的一种灵魂的拷问。

《伤逝》开篇就从我的忏悔开始。我和子君一起勇敢地反抗封建婚姻,通过恋爱走到一起。但是,随着时间的推移,那个曾经充满热情,充满理想的子君逐渐变了,变得那么世俗,那样婆婆妈妈,我逐渐对她失去了耐心,最后,我们分开了。子君死了,而我,怀揣梦想,在现实中碰了许多壁,最后也消沉起来。我开始反思自己,反思社会人生。我是不是就比子君好呢?子君向那个她曾经反抗的社会妥协了,而我呢?不也一样没有坚持到最后,不也向社会妥协了吗?我的忏悔中有深刻的自责。我同情子君,其实,我更同情自己。这也就是伤逝的价值所在吧。

我们看看鲁迅的《故事新编》,故事新编中的人物都是古圣先贤,都是高大上的人物。但是,在鲁迅的《故事新编》中,这些人物却走下圣坛,成为一个普通的人,他们遭遇到了平常人遭遇到的,体会到了平常人体会到的,他们有着普通人的思想感情,内心世界也和普通人一样的世俗。显然,鲁迅揭起来的是这些蒙在圣人身上的一些虚假的东西,把他们还原成一个真实的人,一个有血有肉的人。破除人们对圣人的迷信。

鲁迅用毕生精力揭露的就是那些伪道者的嘴脸。鲁迅先生从解剖自己开始,然后解剖别人。他从解剖自己看到人性最黑暗的东西。从自我反观那些所谓的正人君子之流,看清楚了他们背后肮脏的灵魂,丑恶的面目。在我们现实社会,这样的正人君子并不少见。从那些坐在台子上道貌岸然的官僚,到那些学术殿堂的教授,无一不是如此。

鲁迅是伟大的文学家,思想家,革命家。的确,鲁迅在文学上的成就可以说至今无人可以匹敌。鲁迅作为革命家,他革的不是资本家的命,也不是儒家思想的命,他深深地懂得,作为传统文化的儒家思想,有其积极的一面,只是因为儒家思想已经不再是一种文化,而是统治者的一种工具,是一些人的遮羞布。三皇五帝,封建遗老,常常打着儒家文化的幌子,维护他们虚伪的嘴脸。那些满嘴仁义道德,满嘴之乎者也的人,做的尽是男盗女娼之事。他们拿着这样的大棒 ,到处指手画脚,指点江山,似乎唯独他们得道成仙了一般。真的猛士,敢于直面惨淡的人生,敢于正视淋漓的鲜血。我们只有敢于面对自己,才能真正面对社会人生。今天,我们学习鲁迅,就是要学习他的这种勇于自我解剖的精神,敢于面对自己的勇气。时下,许多人对鲁迅有所非议。其实,鲁迅从来都没有将自己当作一个伟大的人物,他对自我的解剖远远比解剖他的论敌更深刻,更犀利。也可以这样说,鲁迅在解剖论敌的同时,也实在解剖自己,他在与论敌斗争的同时,也在于自己身上的那些东西作斗争。这就是鲁迅,这也是鲁迅的伟大之处。

谈一谈鲁迅的自我解剖与对伪道者的批判

经常有一些家长跟我谈论学生学习成绩的事,在学校许多教师也谈论学生成绩。无可争辩的是成绩无论是对学生还是老师都非常重要。老师的业绩,学生的学习能力似乎都可以通过成绩说明。那么成绩是不是真的就那么重要?成绩真的能代表一个人的真实水平?我看不一定。这在我们的现实生活中比比皆是。

目前试题不能真实测出一个人的能力。多年来我们一直沿用几乎是固定的试题类型来测试学生学业水平,这种试题类型基础知识占有百分之七十的比例,那些基础知识完全可以通过训练获得。这种反复的训练,知识已经自动化,机械化了,很难真正形成能力。因此,这样获得基础知识并不一定就获得能力。

学习的目的是获得学习能力,而不是知识。因此,我们学业水平测试应该测试学生的学习能力,而不是基础知识掌握程度。对于语文学习来说,学习能力测试主要是解决问题,分析问题的能力和写作能力。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可以看出学生阅读能力,写作能力可以看出学生实际运用语言的能力。同时,透过写作能力我们还可以把握学生思维能力。这两者加起来就构成语文的基本能力。我们提倡语文核心素养,那么语文核心素养是什么,我认为就是这两种素养。这两种素养提高了,学生语文能力也就提高了。

这两种素养的根基是学生思维能力的发展。也许正是因为如此,叶圣陶先生才认为语文是发展学生思维能力的。语言是思维的外衣,发展语言能力与发展思维能力同步进行。思维能力是一种整体性的能力。而我们的语文考试是一种碎片化的考试,根本不能检测学生思维能力。我们学生大多用一张试卷考察学生,基础知识占比很大。比如,看拼音写汉字,辨字组词,然后就是修改病句,修辞方法等,这些东西是在具体语言环境中才具有意义和价值,离开环境毫无意义。比如修辞手法,使用什么样的修辞,怎么使用这要考虑语境。但是,我们的语文考试离开语境单纯作为知识点考察,显然不能考察出学生运用修辞手法的能力。阅读理解也是只见树木不见森林。这些基础知识占很大比例的考试,一个学生只要认真勤奋,一般都会考出好成绩。因此,成绩与一个人的勤奋程度有关,而与智力能力关系不大。我们喊了多年减负,至今效果不明显原因在我们的考试题只是考知识而没有能力考察。知识通过反复练习就可以获得,而能力需要创造性的学习。

那么我们如何才能考察出学生的学习能力呢?我们知道,一般的语文能力主要是阅读写作能力。阅读能力包括推理能力,理解能力,信息能力等。写作主要是语言表达能力,思维能力,认识能力。

何永国,陕西师范大学教育硕士,出版教育专著一部,散文集一部。光明网教育名博。在国家级省级刊物发表论文,诗歌散文等多篇。

一、来稿基本要求:

  1. 对于已发布的稿件,请直接附上链接,注明来源和在哪些地方投递过

  1. [email protected]

  2. 文章被采纳后我们会与您取得联系,支付稿费

长按二维码

人文在线

专注于学术出版

客服QQ:2219584093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