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意研究了一下宋明清狀元的仕途升遷,我發現了一個大祕密

高考,一個每年都能在六月份佔據所有頭條的詞語,寄託了經過九年制義務教育學子們的夢想,同時也承載了這個國家未來的希望。但是我們說,人生不會僅只這一個18年,不管是高考的時候考得好還是發揮失常不理想,並不一定就能說未來的你會怎麼樣,這輩子不應該被區區一個“考試”所侷限,即使它至關重要。

當然,逼逼這麼多,我們還得回到今天的主題上,既然是一碗歷史濃雞湯,那麼相當於現在高考的古代科舉。我們接下來就看看在古代,如果你萬一真的高中狀元,這對你的仕途影響到底有多大?或者說,我們來看看作為古代最為頂尖的考試天才來說,是不是考中狀元了這一輩子就能高枕無憂,前途光明瞭呢?

隨意研究了一下宋明清狀元的仕途升遷,我發現了一個大秘密

說到狀元,其實有一個非常大的誤區。雖然科舉制度是自隋朝後就開始實施了的,但是“狀元”一詞是直到宋朝初年才確定。在唐朝的時候,第一名叫做狀頭,而且並不是考中第一名就叫做狀頭,比如唐僖宗的狀頭鄭谷,其實他才考了第八名。所以我們所理解“科舉制度”基本是在宋朝後才趨於固定的。

既然如此,我們首先就來看看宋朝的狀元們混得怎麼樣。宋朝作為中國歷史上最“重文輕武”的朝代,狀元的前途和待遇確實是最光明的。可即便如此,自宋太宗後,狀元出身的第一個職位一般就是監丞、通判和大理評事這三個,宋仁宗後又固定成了籤書節度判官廳公事。按照現在的理解就是“北大清華的老師”、“管實務的副市長”和“法官”以及“市辦公室主任”,當然品級也是最低的,正八品,但總歸是正式公務員了。

隨意研究了一下宋明清狀元的仕途升遷,我發現了一個大秘密

但是正如《宋人佚事彙編》說的:“本朝狀元及第不五六年既為兩制,亦有十年至宰相者”,也就是我們俗話裡的“師父領進門修行在個人”。比如嘉佑二年(1057年)的狀元章衡,其才華自不必說,著有《編年通載》,蘇軾更是稱“子平之才,百年無人望其項背“。但是他依舊對同事吐槽:

“頃年迎駕於此。眼看凍倒掌禹錫,倐然已十年。”

章衡還算可以的了,最終還是做到了澶州(河南濮陽)市長的位置,比如被譽為“閩東狀元第一人“的紹熙元年(1190年)狀元餘復,其一生著有《禮經類說》、《左氏纂類》及《祭禮》十四卷;《風集渚》、《餘狀元集》等詩集,最後也不過是混個秘書省校書郎而已;在民間被傳得神乎其神的端平二年(1235)“裸中狀元“吳叔,最後就混到朝請大夫的位置。可謂無比悽慘。真是原本以為是王者,沒想到最後一隻徘徊在白銀。

隨意研究了一下宋明清狀元的仕途升遷,我發現了一個大秘密

可終究不管怎麼講,作為一個“文人治國”的朝代,宋朝的狀元還是相當給力的,根據統計,以四品做高官為界,宋朝狀元中有60%以上最後都做到了四品以上,其中呂蒙正、王曾、李迪、宋癢、梁克家、吳潛、留夢炎、文天祥八個人更是位至宰相,一人之下萬人之上。

是不是覺得當狀元很爽,可別高興太早,在宋朝考個狀元至少就能出去當官了,但是把時間前進到明朝,高中狀元就說明你在爾虞我詐的官場歷練正式開始,成功者飛黃騰達,失敗者悽慘無比。

明朝科舉制度最大的特點就是和翰林制度高度貼合,而狀元及第之後,一般第一個位置都是直接供職於翰林院。那翰林院的特點又是啥呢?《明史•選舉制》就講的非常清楚了:

“非進士不入翰林,非翰林不入內閣,南、北禮部尚書、侍郎及吏部右侍郎,非翰林不任”。

隨意研究了一下宋明清狀元的仕途升遷,我發現了一個大秘密

作為明朝人才儲備機構的翰林院,雖然官位低微清閒,但是由於平時與皇室還有內閣關係密切,並且內閣人員就從翰林院中選,這就導致了這個職位雖然起點低,看起來沒啥用,但是升遷機會是所有官職中前途最為光明的。

其實講到這裡大家就應該明白了,內閣人員就這麼幾個,狀元卻是不斷增加的,這就導致了翰林院說白了就是“狀元撕逼場”,能撕逼撕上去的進入內閣高官,左右大明風雲,不能撕上去的一輩子待在翰林院也有可能。根據統計,明代所有89名狀元中,入內閣的一共是17人,接近1/5,那麼剩下的其餘人呢?基本都在歷史中默默無聞了。

並且不同於宋朝,宋朝中了狀元就各自去不同地方任職了,明代的狀元除了要跟狀元在翰林院撕逼以外,還得跟其他因為運氣好入選翰林院的進士們撕逼。比如天順八年(1464)年的狀元彭教,按理說你都是天選之子了,天下第一了,那還不是牛逼哄哄,所有閃光燈都在你身上?可惜命不好,跟他同年考中的還有個人叫做李東陽。

隨意研究了一下宋明清狀元的仕途升遷,我發現了一個大秘密

雖然李東陽只中了二甲第一,是也很牛,可跟彭教比還差了整整一個檔次。但是李東陽撕逼厲害啊,最後成為內閣首輔大臣,官至光祿大夫、左柱國,死後賜太師,諡文正,在中國歷史上留下了濃厚的一筆。等等,我們的狀元郎彭教呢?到死也就是個“侍講學士”,可見明朝官場之慘烈。

要知道,古代的狀元可是天下學子中的“第一名”,其難度可遠比如今高考考中省狀元難得多,幾乎等同於入選“中科院院士”。但是對比古代,也並不是說考中狀元就可以高枕無憂了,即使是仕途比較好的宋朝(清朝114位狀元,至宰輔者14人,四品以上22人,約佔19%,略低於宋,基本持平),也依舊有著碌碌無為的狀元郎,而且比例可並不低。

所以,人家考中狀元了尚且如此,又何必太過在意一個高考。這個故事告訴我們,考試好那是敲門磚,最重要的還是考驗個人的撕逼能力。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