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意研究了一下宋明清状元的仕途升迁,我发现了一个大秘密

高考,一个每年都能在六月份占据所有头条的词语,寄托了经过九年制义务教育学子们的梦想,同时也承载了这个国家未来的希望。但是我们说,人生不会仅只这一个18年,不管是高考的时候考得好还是发挥失常不理想,并不一定就能说未来的你会怎么样,这辈子不应该被区区一个“考试”所局限,即使它至关重要。

当然,逼逼这么多,我们还得回到今天的主题上,既然是一碗历史浓鸡汤,那么相当于现在高考的古代科举。我们接下来就看看在古代,如果你万一真的高中状元,这对你的仕途影响到底有多大?或者说,我们来看看作为古代最为顶尖的考试天才来说,是不是考中状元了这一辈子就能高枕无忧,前途光明了呢?

随意研究了一下宋明清状元的仕途升迁,我发现了一个大秘密

说到状元,其实有一个非常大的误区。虽然科举制度是自隋朝后就开始实施了的,但是“状元”一词是直到宋朝初年才确定。在唐朝的时候,第一名叫做状头,而且并不是考中第一名就叫做状头,比如唐僖宗的状头郑谷,其实他才考了第八名。所以我们所理解“科举制度”基本是在宋朝后才趋于固定的。

既然如此,我们首先就来看看宋朝的状元们混得怎么样。宋朝作为中国历史上最“重文轻武”的朝代,状元的前途和待遇确实是最光明的。可即便如此,自宋太宗后,状元出身的第一个职位一般就是监丞、通判和大理评事这三个,宋仁宗后又固定成了签书节度判官厅公事。按照现在的理解就是“北大清华的老师”、“管实务的副市长”和“法官”以及“市办公室主任”,当然品级也是最低的,正八品,但总归是正式公务员了。

随意研究了一下宋明清状元的仕途升迁,我发现了一个大秘密

但是正如《宋人佚事汇编》说的:“本朝状元及第不五六年既为两制,亦有十年至宰相者”,也就是我们俗话里的“师父领进门修行在个人”。比如嘉佑二年(1057年)的状元章衡,其才华自不必说,著有《编年通载》,苏轼更是称“子平之才,百年无人望其项背“。但是他依旧对同事吐槽:

“顷年迎驾于此。眼看冻倒掌禹锡,倐然已十年。”

章衡还算可以的了,最终还是做到了澶州(河南濮阳)市长的位置,比如被誉为“闽东状元第一人“的绍熙元年(1190年)状元余复,其一生著有《礼经类说》、《左氏纂类》及《祭礼》十四卷;《风集渚》、《余状元集》等诗集,最后也不过是混个秘书省校书郎而已;在民间被传得神乎其神的端平二年(1235)“裸中状元“吴叔,最后就混到朝请大夫的位置。可谓无比凄惨。真是原本以为是王者,没想到最后一只徘徊在白银。

随意研究了一下宋明清状元的仕途升迁,我发现了一个大秘密

可终究不管怎么讲,作为一个“文人治国”的朝代,宋朝的状元还是相当给力的,根据统计,以四品做高官为界,宋朝状元中有60%以上最后都做到了四品以上,其中吕蒙正、王曾、李迪、宋痒、梁克家、吴潜、留梦炎、文天祥八个人更是位至宰相,一人之下万人之上。

是不是觉得当状元很爽,可别高兴太早,在宋朝考个状元至少就能出去当官了,但是把时间前进到明朝,高中状元就说明你在尔虞我诈的官场历练正式开始,成功者飞黄腾达,失败者凄惨无比。

明朝科举制度最大的特点就是和翰林制度高度贴合,而状元及第之后,一般第一个位置都是直接供职于翰林院。那翰林院的特点又是啥呢?《明史•选举制》就讲的非常清楚了:

“非进士不入翰林,非翰林不入内阁,南、北礼部尚书、侍郎及吏部右侍郎,非翰林不任”。

随意研究了一下宋明清状元的仕途升迁,我发现了一个大秘密

作为明朝人才储备机构的翰林院,虽然官位低微清闲,但是由于平时与皇室还有内阁关系密切,并且内阁人员就从翰林院中选,这就导致了这个职位虽然起点低,看起来没啥用,但是升迁机会是所有官职中前途最为光明的。

其实讲到这里大家就应该明白了,内阁人员就这么几个,状元却是不断增加的,这就导致了翰林院说白了就是“状元撕逼场”,能撕逼撕上去的进入内阁高官,左右大明风云,不能撕上去的一辈子待在翰林院也有可能。根据统计,明代所有89名状元中,入内阁的一共是17人,接近1/5,那么剩下的其余人呢?基本都在历史中默默无闻了。

并且不同于宋朝,宋朝中了状元就各自去不同地方任职了,明代的状元除了要跟状元在翰林院撕逼以外,还得跟其他因为运气好入选翰林院的进士们撕逼。比如天顺八年(1464)年的状元彭教,按理说你都是天选之子了,天下第一了,那还不是牛逼哄哄,所有闪光灯都在你身上?可惜命不好,跟他同年考中的还有个人叫做李东阳。

随意研究了一下宋明清状元的仕途升迁,我发现了一个大秘密

虽然李东阳只中了二甲第一,是也很牛,可跟彭教比还差了整整一个档次。但是李东阳撕逼厉害啊,最后成为内阁首辅大臣,官至光禄大夫、左柱国,死后赐太师,谥文正,在中国历史上留下了浓厚的一笔。等等,我们的状元郎彭教呢?到死也就是个“侍讲学士”,可见明朝官场之惨烈。

要知道,古代的状元可是天下学子中的“第一名”,其难度可远比如今高考考中省状元难得多,几乎等同于入选“中科院院士”。但是对比古代,也并不是说考中状元就可以高枕无忧了,即使是仕途比较好的宋朝(清朝114位状元,至宰辅者14人,四品以上22人,约占19%,略低于宋,基本持平),也依旧有着碌碌无为的状元郎,而且比例可并不低。

所以,人家考中状元了尚且如此,又何必太过在意一个高考。这个故事告诉我们,考试好那是敲门砖,最重要的还是考验个人的撕逼能力。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