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心!高考落幕不法分子“上線” 考生家長謹防三類詐騙

当心!高考落幕不法分子“上线” 考生家长谨防三类诈骗

一年一度的高考已落下帷幕,對於考生和家長來說,接下來最重要的事就是填報志願了。教育考試院提醒,招生錄取期間,是高考詐騙的高發期,一些不法分子會陸續“上線”,考生和家長要提高防範意識,注意識別騙子的詐騙伎倆。

詐騙手段一:志願填報APP內暗藏木馬病毒

志願填報是一個實打實的燒腦活。因為有時儘管考生分數高,但是如果志願沒填好,也很難被理想的大學錄取。對此,不少家長和考生會求助志願填報機構或者在網上下載志願填報APP。

当心!高考落幕不法分子“上线” 考生家长谨防三类诈骗

專家表示,志願填報APP所謂的“大數據”,沒有官方或真實有效的數據來源,考生和家長切不可一味相信這類軟件,以免導致志願填報失誤,最好以各高校公佈的往年招生情況、今年招生政策與教育部門下發的高考志願填報指南為主。

詐騙手段二:謊稱可提前查成績

高考結束後,考生和家長最關心的是成績。然而,這種查詢成績的迫切心情易被騙子利用。騙子往往聲稱可提前查分,並在教育部門官方發佈成績之前,提前向考生或家長的手機發送可以查分的網頁鏈接。

当心!高考落幕不法分子“上线” 考生家长谨防三类诈骗

事實上,這些鏈接可能暗藏木馬病毒,一旦點擊查看,用戶手機存儲的通訊錄、網銀等信息就會被盜取,造成財產損失。

詐騙手段三:“高考補助金”、“內部關係”

還有一種新詐騙方式是“高考補助金”詐騙。詐騙人往往聲稱“這裡是市教育局,目前對高考考生進行補助,您可領取1000元‘高考補助金’,請撥打電話……聯繫人王老師”。

這是典型的通過電話操控、ATM轉賬實施詐騙的行為,在全國各省市都有發生。考生和家長收到類似電話或短信,要先與學校及班主任溝通聯繫,不能隨便透露個人信息及銀行卡號和密碼,以免上當受騙。

当心!高考落幕不法分子“上线” 考生家长谨防三类诈骗

此外,有些騙子打著“內部有關係”的幌子,利用考生和家長想要“低分高錄”的僥倖心理,通過“偽基站”發送低分也能提前錄取的詐騙短信,進而實施詐騙。

對此,警方提醒,高考招生具有嚴格的條件限制,不能私自安排招生。廣大考生和家長要認真辨別,查詢國家政策規定,以免上當受騙。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