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溫州髮廊、東莞小姐到嘉興公寓

聽過趙雷的那首《成都》,每到一個城市,你一定都想到那個城市的街頭走一走... ...

前幾天到溫州,街頭走走,看到路口一輛出租車差點騎上電瓶車,人已經不止撞到哪裡了;還有第一次到溫州,車的輪胎居然被人用刀紮了個洞,不由得感慨萬千,這樣事情,是我在別的其他城市都沒有遇到過,更沒有看到過的。

溫州髮廊、東莞小姐和嘉興公寓聯繫一起,應該也不是憑空的,我想找出它們的共性。也許共性就是對客戶曖昧不清,既要得到好處,又不想做出奉獻。然而世上之事,哪有人才好事?常在 河邊走,哪有不溼的鞋?!其結果是做出了不必要的犧牲,也沒能得到相應的回報,哀哉!

從溫州髮廊、東莞小姐到嘉興公寓

溫州街頭奇葩車禍,轉彎的速度就能騎上電瓶車

按我敘述的事情和想表達的思維,其實順序應該是公寓-東莞-溫州,只不過我想用追溯的方式,一探前非罷了。

關於“溫州髮廊”,知乎有個最貼切的詮釋:早年溫州人出去闖蕩,其中一項生意就是經營髮廊,我村裡很多人就是幹這行的。髮廊有兩種,一種是普通的理髮店,純粹剪頭髮,老闆是溫州人,也有一些溫州來的理髮師,還可能有來學藝的溫州小姑娘。這種其實沒啥好說的,全世界的理髮店是怎麼開的溫州人也怎麼開,只不過形成了一個地區效應,帶著親戚朋友都一起做這行罷了。

另一種是涉黃的,基本只有老闆是溫州人,一個人或者和自己的合夥人帶著資金找到營業場所在當地直接找員工。因為是違法的,一般不會特別張揚,更不會在家鄉招員工過去(不然員工回來還怎麼嫁人),對外都說自己是做別的生意的。當然也不限於髮廊,還包括按摩店、酒店、賓館;髮廊、按摩店這些是需要自己提供場地,面向比較低端的消費,而且經營風險很大,所以很快就被拋棄,大約2005年左右就很少有做這種髮廊生意了。之後更多的是和酒店合作,不需要場地,只要聯繫好當地的員工,自己提供中介抽成(就是那種酒店裡給你打電話問你要不要服務的),對老闆自己以及員工來說都更安全一些,而且管理也方便,盈利也更好。這裡頭老闆的抽成一般是百分之五十左右,根據所在地區不同有所不同。

從溫州髮廊、東莞小姐到嘉興公寓

溫州髮廊

看來溫州早前發家的,並非和義烏“雞毛換糖”的傳統一樣,投機取巧者可能不在少數。隨著經濟的退潮,溫州逐漸淡出了人們的視線;無可厚非,不管是產業工人還是髮廊小姐,都是朝著高收入前進的,後來可能逐漸遷移到東莞了。這幾年的公安部門政治行動,“東莞小姐”則代替“溫州髮廊”成了色情的代名詞。其中涉及場所多是酒店,足可以看出是“溫州髮廊”的升級版,當年以“太子酒店”而名聞遐邇!

從溫州髮廊、東莞小姐到嘉興公寓

東莞小姐

據說,東莞酒店的小姐產業受到衝擊之後,有位具有超前意識的老闆還開發出了一款叫“MO”的社交軟件,從此,又把“溫州髮廊”升級到了第三版,不但趕上了互聯網的大潮,還成了名順言正的高科技公司,像“didi”一樣,只要交提成,也可以正常營業了。看到這裡,你不要笑,因為這都是事物正常發展出來的。

下面來說說嘉興公寓,其實我也萬萬想不到,公寓怎麼會和色情扯上關係,和半推半就的小姐產生交集,但是有些事情真的是匪夷所思的。

其一,拉客、忽悠進來再說。這些只有以前“溫州髮廊”門口小姐慣用的伎倆,成了嘉興樓市中介的必修課(特別是公寓)。只要把準客戶拉進售樓部交了“定金”,中介和開發商有的是辦法,讓你脫層皮。

從溫州髮廊、東莞小姐到嘉興公寓

其二、設好套路,讓你進來容易出去難。如果你第一次進售樓部,一定不會想著會被騙吧?但是從你進來開始,就是一場驚心之旅,稍不小心,可能就掉進他們佈置的陷阱。中介會信口開河的給你各種承諾,讓你覺得這次不買好像就對不起自己,目的就是讓你交錢;一旦你的錢交到開發商手裡,他們對中介的承諾是就不認賬,可能你也沒想到錄音吧?即使有錄音,你籤的《認購協議書》裡,也是他們精心設計的條款都是對你不利的,對於上法院,勝算的把握是不大的。

其三、事後你的心情,進的是“售樓部”,出來總感覺是被騙進了那種帶有色情服務的“溫州髮廊”,花了冤枉錢不說,有理還說不出。

縱觀如此之當下“嘉興公寓”,可想而知明日之“溫州髮廊”矣!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