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個孝順的學霸,從22樓跳下去了!

那个孝顺的学霸,从22楼跳下去了!

那个孝顺的学霸,从22楼跳下去了!

我們公司一個實習生的學長自殺了。

那個學長是個學霸,年級前五。長得帥,有點像謝霆鋒。

但他有一個很可怕的媽媽。

他媽和他爸感情不好,他媽就把所有的寄託都放到他身上。

高中的時候,有一次老師拖堂了,他晚回家12分鐘,他媽就在家崩潰大哭,說,兒子大了,不好管了。

這什麼鬼?????

後來他讀大學,一本線超了56分,卻只敢報本地大學,因為他媽不讓,要求他每天必須回家。

大四的時候,他被上海一家IT公司錄取了,他媽死活不讓他去。

其實他媽這樣,他抗爭過。

你想啊,一個大男生,每天三頓都要在家吃,每天7點要準時回家。

根本沒法談戀愛啊。

看個電影,7:30散場,他媽就不活了。

唱個歌,9點回家,他媽就要跳樓。

這他孃的是監獄吧。

他試過一次,晚上去朋友家睡覺,第二天發現他媽去學校找校長,撒潑、大哭,鬧得全校皆知了。

上個月他自殺,聽說並不是因為什麼天大的事。

他要去杭州出差4天,出發前發現身份證不見了。

他立馬就知道,肯定是他媽藏了。

這種事,他媽也不是一次兩次做了。

以前他忍了,這次不知道為什麼,他突然忍不了了(積累到了爆發點吧)。

本來是找身份證,鬼使神差地,他找著找著,直奔陽臺,直接從22層跳下去了。

都說中國孩子不獨立。

事實上,中國父母不獨立,才是更大的社會問題。

就像這個男生的媽媽,一分鐘不見兒子就活不下去,每天灑狗血、要死要活,自以為是愛,其實是病,是變態!

那个孝顺的学霸,从22楼跳下去了!

如果你說,把孩子逼到自殺的父母是少數。

沒錯。

但我告訴你,很多父母因為不獨立,能把孩子逼瘋。

我的同事可可,當年高考報志願的時候,就經歷了這種崩潰。

她一直想學藝術,她媽覺得學藝術是歪門邪道。非說藝術生畢業了沒飯吃,只有學會計以後進銀行,才吃香。

關鍵是,她媽的信息源,就是在小區遛彎時候的道聽途說。

可可被她媽煩死了,假裝填了會計系,半夜偷偷改成藝術。

結果,之後可可去學校確認志願的時候,眼前一黑。

她媽不知道使了什麼招,把她的志願全都改成了會計!

她當場就徹底懵了!!!!

因為當時志願已經不能再改了。

她跟她媽大吵。

她說要去復讀,她媽說復讀的女生出來年紀大不好嫁。

她說要讀中傳,不然就自殺!

她媽說,你讀中傳我就自殺!

她倆都夠剛烈,夠倔強,每天在家飆狠話。

飈狠了,就以她捱打告終。

後來她沒辦法,讀了財經大學的會計專業,整整痛苦了四年。

即使如此,可可還是試圖理解她媽,說自己媽媽不是壞人,只是太緊張她的前途了。

恕我直言,因為小區遛彎的道聽途說,就耽誤孩子好幾年,還不夠蠢,不夠壞?!

中國很多父母之所以這麼蠻橫,這麼強勢,試圖全面掌控子女的人生。

是因為,他們既沒有把自己當成獨立的個體,也沒有把子女當成獨立的個體。

沒有邊界、不知分寸,中國很多父母都像巨嬰。

那个孝顺的学霸,从22楼跳下去了!

很多子女還不知道父母這麼做,有多可怕。

父母總說:

“孩子啊,你是爸媽全部的希望”——那你們沒有自我嗎?

“爸媽這輩子也就這樣了,以後就指望你了”——憑什麼把你們自己的目標和夢想,強加給別人?

“我們都是一家人,還談什麼隱私”——我們是一家人,但也是人格獨立的每個人。

如果父母說這些的時候,態度強硬,子女還知道反抗。

但父母一哭,孩子就會投降(中國上一代就是以逼下一代投降為目標的吧)。

而且,中國子女還特別怕父母失望,很多時候寧願違逆自己,也不敢違逆父母。

憑!什!麼!!!

父母不能慣著孩子,孩子也不能慣著父母。

啃老是不對的,啃小也是不對的!

尤其是情感上,人格上,父母不能賴著我們一輩子!!!!

我們應該幫父母成長,讓他們學會獨立。

怎麼做呢?

第一,要對父母進行挫折教育!

連嶽就說,越是沒本事的父母,越是固執己見,他們迫切需要有一個人絕對服從與相信他們,以撫慰自己的失意。

真正聰明且有責任感的父母,期待並鼓勵子女的挑戰與超越。

我們要想一代比一代強,那必然上一代就要被下一代推翻啊。

下一代只知道順從,怎麼可能超越??!!!

幫助我們的父母,成為聰明而又有責任感的父母吧。

不要事事順著他們!

不要害怕他們失望!

失望是人生的常態,讓父母學會接受!

如果父母打滾撒潑,一哭二鬧三上吊怎麼辦呢?

你的態度要強硬。

小時候我們耍賴,父母怎麼對我們;

現在他們耍賴,我們就怎麼對他們。

千萬不要讓父母覺得,哭鬧是有用的(愛哭鬧的父母有糖吃)。

第一次哭鬧就制止。

跟你們說,父母也是欺軟怕硬的。

在父母面前,就是要有氣場!!!!

相信我,沒有教育不過來的父母,多讓他們受幾次挫,他們就成長了。

第二,讓父母找到自己的人生!

希望父母能學會自強自立,不要把快樂寄託在別人身上!

請注意,子女長大了,就是別人。

相比把百分百的生活寄託在別人身上,更好的態度是認識到,孩子不是你的全部,你的生活是更重要的。

知乎上有人問,那些在北上廣深國外打拼的年輕人們,你們的父母怎麼辦?

她說:

年輕人都太把自己當回事了。你忙,忙你的去,別管我怎麼辦。

花錢贍養父母是法定義務,花時間陪父母可不是。

我尤其反感電視上,那些把子女在外的老年人說得特可憐兮兮的廣告。

什麼意思啊埋汰人,合著大夥忙活了一輩子好容易迎來退休,就只能圍著子女轉了?去你的吧。

我主張老年人應當有自己的物質追求和精神世界,再不濟跳跳廣場舞也是一種享受。

簡直想給這位媽媽瘋狂打call!

比王菊還酷!

她如果參加創造101,我每天給她刷票!!!!

第三,鼓勵父母60歲去找工作!

我知道,到這裡很多人想罵我了(排隊領號去)。

很多人以為,父母老了,就應該待家裡啥也不幹,安享天年。

安享天年就是混吃等死的委婉說法。

認為父母老了,就把他們當弱者,覺得該退出主流社會了。

這是對父母最大的不尊重。

有人就跟自己媽媽說,媽,你才70歲,去打份工吧。

當時大家都覺得他瘋了,他有的是錢,為什麼還讓70歲的老母親去打工(你們現在排隊領號打他吧)?

他說,其實你們不知道,老年人也需要忙起來,也需要存在感和目標感,也需要一份工作,體現價值。

真的,我在日本旅遊,感觸就特別深刻。

日本的老爺爺,80多歲,當司機,當百貨公司的店長,特專業、特有風度、特有生命力;

日本的老太太,80多歲,和兩三個閨蜜,戴著寬簷帽、穿著小禮服,去銀座高大上的餐廳吃下午茶,特別有自己的生活,萌爆了。

這樣的老年生活,才是最酷、最搖滾的生活!

讓中國父母酷起來、搖滾起來吧!!!

別給我扯什麼孝順。

孝順這個詞,就是個壞詞。

不是一味地順從,才叫孝;

不是無腦地順從,才叫愛。

與其說孝順,不如說愛。

最大的孝順,是告訴父母先進的觀念,讓他們不要落後於這個時代。

用這樣的方式去回饋父母吧。

愛父母,才要幫父母獨立,幫他們長大。

就像小時候他們幫我們長大一樣。

那个孝顺的学霸,从22楼跳下去了!

如果真心想幫助你的父母獨立,那我推薦一些育兒書,其實原理是相似的。

可以舉一反三,用來幫助我們的父母重新長大。

比如:《這樣跟孩子定規矩,孩子最不會牴觸》可以當成《這樣跟父母定規矩,父母最不會牴觸》來讀;

比如:《獎勵出好孩子》可以當成《獎勵出好父母》;

比如:《讓孩子自立的55種方法》可以當成《讓父母自立的55種方法》;

比如:《好父母勝過好老師》可以當成《好孩子勝過好老師》。

加油吧,我預感到大家的父母都要成長了。

多希望父母們都打耳釘、紋身、玩朋克!

這一天早點到來吧!

那个孝顺的学霸,从22楼跳下去了!
那个孝顺的学霸,从22楼跳下去了!

版式:上上

那个孝顺的学霸,从22楼跳下去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