漢族有哪些偉大的千古一帝?

港仔遊戲解說

在偉人的詩篇中,秦皇漢武唐宗宋祖是並列的英雄人物,不用解釋,大家也知道詩詞中的四個人分別是秦始皇嬴政、漢武帝劉徹、唐太宗李世民、宋太祖趙匡胤。

但是認真比較起來,這四個人似乎也要分成三個檔次,因為這四個人只有兩個算是開國皇帝,而這兩個開國皇帝的功績,卻是相去甚遠,甚至可以說根本不是一個檔次的。

比如要論功績,筆者認為秦始皇應該排在第一等,而漢武帝劉徹和唐太宗李世民可以並列排在第二等,而一直也沒有實現大一統的宋太祖趙匡胤則要排在第三等,比起明太祖朱元璋還是要差一些的。真正的千古一帝,排在第一位的,當然應該是秦始皇。

首先我們來看看功績 秦始皇當之無愧是第一

其實嚴格來說,在秦始皇剿滅六國之前,中原王朝還算不上一個國家,要算,也只能算一個聯合國,而周天子最後就成了那個啥事都想管但又說得不算的秘書長,最後連自己的土地都被瓜分了,諸侯要是不交會費(進貢),周天子就得餓飯,而且諸侯們打來打去,周天子連勸架的資格都沒有,地位遠遠低於諸侯自己推選出來的霸主。

這樣的內戰要是再持續下去,不用西方的羅馬帝國來打,諸侯自己就把人都殺光了。

橫空出世的秦始皇用雷霆手段一統六國,派出蒙恬北築長城,令匈奴不敢南下牧馬,這才保證了中原王朝百年平安,即使是楚漢爭霸的時候,匈奴不但不敢趁火打劫,連個勸架的資格都沒有。

正是秦始皇開創了論功行賞的封建制度,而在他之前,只能算是奴隸制,絕大多數人都是奴隸,各諸侯國只有少數平民和極少數貴族奴隸主。

在確保中原王朝安寧這方面,漢武帝打匈奴,唐太宗打突厥,而且都打贏了,所以在保家衛國上,功績幾乎與秦始皇不相上下。

而宋太祖趙匡胤就差了一些,他開創的偃武修文制度,零宋朝富而不強,被西夏、遼、金輪著虐,最後被元朝給滅了,宋朝老百姓或許曾經比較富裕,但是卻一直沒有安全感,到最後更是每天在鐵蹄下哭泣,別說富裕,連命都朝不保夕。

我們再來看一看仁慈 秦始皇還是天下第一

漢高祖明太祖殺功臣,雖然可能有不得不殺的理由,但是殺戮太多,還是有些傷元氣的,要不然漢朝也不會在百年間被匈奴欺負,明代也不會有那麼多勇於內鬥怯御外侮而明哲保身的文人。

即使是漢武帝劉徹,雖非開國之君,但是殺起人來也一點都不手軟,不但幹掉了自己任命的十幾個宰相的一多半,連自己的兒子都逼死了,所以說漢武帝雄才大略是可以的,要說仁慈,似乎還談不上。

唐太宗李世民雖然只殺了一個功臣,而且殺的還是要造反的侯君集,但是他殺了自己的親哥哥親弟弟,逼著老爹唐高祖李淵把皇位“禪讓”給自己,似乎做得也不那麼地道,而且唐太宗的第一任太子和其他幾個兒子下場也都挺慘的,唐太宗李世民是個好皇帝,但卻不是一個好兒子、好哥哥、好弟弟,也不是一個好父親,所以在仁慈上,似乎也只能跟漢武帝畫個等號。

宋太祖趙匡胤比起漢武帝和唐太宗要強上一籌,不但沒有殺兄屠弟,而且對弟弟十分信任重用,雖然杯酒釋兵權表現出了對功臣的猜忌,但絕大多數功臣還是榮華富貴一生,即使做點欺壓百姓賣官鬻爵的事情,趙匡胤也睜一隻眼閉一隻眼假裝沒看見。

而縱觀秦始皇一生,可以說沒有殺過一個功臣宿將,無論是跟他耍心眼兒討價還價的老狐狸王翦,還是喪師辱國的愣頭青李信,秦始皇都給予了他們完全的信任:傾國之兵可以交給王翦,李信兵敗也沒受罰,反而讓他繼續領兵作戰。

王翦和李信也沒有辜負秦始皇的信任,在統一戰爭中都立下了赫赫戰功,至於蒙氏家族,更是個個帶兵,秦始皇從不懷疑他們會有二心。

說秦始皇是暴君的人,找不出一條秦始皇濫殺無辜的證據,只好編造了“焚書坑儒”的故事,而實際上秦始皇殺的是那些招搖撞騙的巫師神漢,過去叫術士,現在叫大師。

看看秦朝的法律我們就知道秦始皇有多麼仁慈了:《秦律》規定為官府服徭役,男人每月給兩石米(每石合現在一百零九公斤),不滿六尺五寸的男人和女人,每月給一石半米,沒有母親的嬰兒和母親服徭役的嬰兒每月發米半石。

要是折算成現在筆者吃的大米,每斤四元錢(也有八十元一斤的,秦代應該沒有),那麼在其後歷代都是“義務工”的服徭役者,在秦始皇那裡能得到一千七八百塊錢,小孩子也能得到四百多塊錢“補貼”,這樣算起來,可能現在很多人都恨不得要去給秦始皇打工去了……


半壺老酒半支菸

皇帝制度在中國使用了兩千年,前一千年的千古一帝個人認為非秦始皇莫屬。後一千年我覺得康熙應該可以算一個。但康熙不是漢族,那我們就說說秦始皇吧。

1.秦始皇統一了六國。

秦始皇統一六國建立中國第一個大一統的王朝,在中央創了皇帝制度和三公九卿制,實現君主專制,在地方上以郡縣制取代分封制,實現中央集權,秦始皇創造的專制主義中央集權制度被後代沿用了兩千年,貫穿了“封建社會”的始終。

另外,秦始皇統一六國還有一個更重大的意義,就是結束了幾百年的戰亂,老百姓又可以休養生息,好好過日子了。雖然,十五年後戰火重燃,但那時後話。

還有值得一提的是,秦始皇在滅六國的戰爭中,幾乎沒有屠城的記錄,沒有斬首的記錄,這說明秦始皇再盡全力的減輕戰爭的傷害,這似乎與秦始皇殘暴的形象不符,但這確實是真的。

2.統一文字

文字的統一,對中華民族的形成起到了巨大的作用,統一文字,使其成為一個民族的基礎,並延用至今。

3.統一度量衡

4.統一貨幣

這一系列的統一,秦王朝的由於短命,還沒來得及享受封建經濟發展的成果,但卻為後世歷代王朝奠定了經濟發展的基礎。

5.修馳道

秦朝的馳道,像不像鐵路,先進的你無法想象。

這些馳道的鋪設原理,與今天的火車軌道是一樣的,而且還是複線,唯一不同的是動力來源,現在是機械動力,當時是馬力拉動。秦馳道的軌道是用木材鋪設,作軌道的木材質地堅硬,經過防腐處理,至今尚完好。但枕木的材質比較軟,雖然不如軌道木材經久耐用,但可以和夯築得非常堅硬的路基密切結合,從而使軌道平穩,車子在上面可以快速平穩地行駛。

更讓我們佩服的是,枕木之間的距離竟然正好和馬的步子合拍。馬匹一旦拉車到了軌道上,就不由自主地發生“自激振盪”,不能不飛快奔跑,幾乎無法停留下來。由於使用軌道,摩擦力大大減小,所以馬也可以一次拉很多貨物。而且速度也相當的快的,公認的速度至少應該一天一夜六百公里。

6.北逐匈奴

保衛國家民族的同時,也彰顯了民族威嚴。

7.修長城

這樣的長城引不出孟姜女來哭,但可以一定程度上抵禦外族侵略。另外,它還是農牧業的天然分界線,體現了古人的智慧。

8.秦律

《秦律·司空》規定:欠政府錢,無力償還,用徭役抵債的,每天給八文錢,需要政府供飯的,每天給六文錢。飲食的標準是男子每天三分之一斗,女子每天四分之一斗。

另外,不想要工錢的還可以摺合成糧食,男的每月兩石糧食,但要是身高不足六尺五,就只能發一石半的糧食了,女的每月一石半糧食。

更人性的是,如果你確實因病不能服役的話,養病期間也會給你每月一石糧食。

不僅如此,《秦律》中還有很多,關於徭役的相對人性化的規定:

《秦律·司空》規定:凡是參加勞動的,都要根據標準發放衣服。

《秦律·戍律》規定:一家不能同時徵調兩人服徭役。地方官不按律法辦事是要罰款的。

《秦律·工人程》規定:冬季減少工作量,三天只需要完成夏天兩天的工作量。

《秦律·司空》規定:即使是犯人以徭役抵償政府的債務,農忙時也要給四十天假回家務農。

《秦律》規定:沒有母親的嬰幼兒,每月發糧食半石。有母親,但母親在官府做雜役,因無人照料而跟隨母親的嬰幼兒,每月發糧食半石。

《秦律·工人程》規定:服徭役時男子的工錢高於女子百分之二十五。但女子在做針織等女子擅長的工作時,其工資與男子等同。

看過《秦律》的這些規定,我的第一感嘆就是《秦律》細節的完善,第二個就是我怎麼感覺《秦律》相當的前衛呢,總是讓我想起福利制度,帶薪休假,男女平等,拉動內需等詞彙。是不是跟我們印象中的秦朝暴政極為不符?

9.焚書坑儒

這完全是後人添油加醋製造出來的,事件原型是有的,但跟我知道的卻相去甚遠。想了解的朋友可以去網上查查資料,我回答的另外一個問題裡,也詳細的說過,感興趣話可以看一看。

秦始皇創造一個強大帝國的根基,是一個強大的多民族統一國家的開始,之後的兩千多年裡,無論國家如何戰亂,統一的思想卻深入人心,國家沒有再次分裂。無論王朝如何更迭,始皇留下的這一套制度卻始終被沿用。所以,秦始皇是創造東方這個古老而強大的帝國的第一人,應不愧千古一帝。

歡迎評論指正,圖片來自網絡。


色難86

沒有。。。因為百年恥辱之前的中國沒有少數民族和漢族,百年恥辱之後的中國沒有皇帝。

漢族的出現是百年恥辱期間的事。為了和列強抗爭,康有為第一次提出‘中華民族’或者‘黃族’的概念。民國的時候提出‘五族共和’,那時候只粗粗劃分了滿蒙回藏漢五個民族,漢族這才是第一次確定名字!!!共和國建國後用了三十多年時間劃分了五十六個民族,不是為了分裂中國,而是為了保護部族文化。

有些人卻把現代民族概念穿越到古代中國人的身上,並得出‘漢族是近親繁衍,生殖力強大的食物鏈低端種族’的結論。。。難道他們不知道‘你可以跟你曾爺爺的姓,但你不能讓你的曾爺爺跟你姓’嗎?

中國最大的文化斷層不是五胡亂華、五代十國、元朝、清朝、、、而是百年恥辱!百年恥辱後的中國人接受了西方文化,卻丟棄了中國傳統文化。。。中國的傳統文化沒有少數民族和漢族的概念,只有部族(狄夷)和華夏,而且是‘入夷則夷,入夏則夏’。加入了部族就是部族,接受華夏文明,放棄原始落後的部族生活,就是華夏。在古代中國人眼裡,華夏不僅僅是血統,更是文化,是天下!

古代中國有無數的國人(漢人、唐人、宋人等都是國人的概念,而非民族概念。)加入部族,更有無數的部族成為國人。比如隋朝的開國皇帝楊堅就曾經加入鮮卑,用鮮卑的姓氏。比如唐朝之後,中國再無鮮卑,因為李世民把鮮卑都變成唐人。。。想起前幾天看到有人問:唐人李白是不是外國人?簡直是腦亂了。除非認為唐人不是中國人,否則怎麼會有這種問題?恐怕不是中國人的是提問者自己。

若按照被西方民粹主義洗腦的民族極端份子的思維,恐怕‘漢族’只有一個千古一帝:明太祖朱元璋。。。原因是朱元璋草根出身的平民皇帝,沒有那麼多祖宗可以攀附。但是朱元璋的兒子——明成祖朱棣卻是有高麗血統或者蒙古血統的。朱棣的母親有說是高麗人,有說是蒙古人,只能確定不是漢人。(漢朝國人的後裔,都可以稱自己漢人,甚至包括越南的北方人。漢人和漢族的重合程度很大,但漢人不等同漢族。)

其他的千古一帝。。。炎帝是西羌、黃帝是北狄、商湯是東夷,漢高祖劉邦是南蠻,唐太宗李世民是半個鮮卑,宋太祖趙匡胤是半個沙陀(西突厥的分支),你說他們是什麼族?至於‘一代天驕’的成吉思汗,還有‘滿人不滿萬,滿萬天下寒’的皇太極,我就不問他們是什麼族了。

總之,西方文化能統治今天的世界,肯定有可取之處。但是若完全被西方文化洗腦,背棄華夏文明,丟棄中國傳統文化,那麼漢族就失去了凝聚力,中國會四分五裂陷入紛爭和戰亂,再無崛起的可能。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