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關條約賠款2億兩白銀,清政府要是不賠,日本會怎樣?

1894年,清政府在甲午戰爭中戰敗,次年,李鴻章率使團赴日本馬關,簽訂求和條約,這個條約就是中國近代最屈辱的條約《馬關條約》。

馬關條約賠款2億兩白銀,清政府要是不賠,日本會怎樣?

清政府的實際掌權者慈禧

一、《馬關條約》到底賠多少錢?

根據條約本身的規定,其實很簡單,清政府只需要賠償日本軍費2億兩白銀,但是到了操作層面就不那麼簡單了。首先,清政府要在合約簽訂6個月之內償付5000萬兩白銀,12個月之內再償付5000萬兩,其餘部分,分六年還清,清政府為了爭取免息政策,決定在三年內還清,僅僅提前3年就可以節省大約一千萬兩白銀。這樣的賠款無異於掏空清政府的財政,當時清政府的財政收入也就8000萬兩左右,第一年就要還1億兩,就是說慈禧和光緒還有大清所有的官員要喝一年西北風。但事實上,他們並不會去喝西北風,他們要做的就是加緊對百姓的盤剝就可以。

馬關條約賠款2億兩白銀,清政府要是不賠,日本會怎樣?

清政府權臣李鴻章

第二,日本為了保證賠款順利收到,在黃海駐紮海軍,每年軍費40萬兩,由清政府出,因為提前還款,日本只要了150萬兩。

第三,三國干涉歸還遼東半島,日本的條件是要求清政府支付3000萬兩白銀。

馬關賠款總計大概是在兩億三千一百餘萬兩白銀,是之前給英國和法國賠款總數的7倍有餘,所謂是可忍孰不可忍?

馬關條約賠款2億兩白銀,清政府要是不賠,日本會怎樣?

光緒皇帝

二、如果這筆錢不配給日本會怎樣?

本來,這兩億白銀不賠也可以,因為當時日本財力並不能夠維持過於長久的戰爭,也就是說其實日本也想早點結束戰爭,或者說日本根本不可能持續戰爭。但是清政府的統治者不僅軟弱而且無能,根本就認識不到持久戰的重要性,而是草草賠款了事,誤國誤民。

馬關條約賠款2億兩白銀,清政府要是不賠,日本會怎樣?

北洋艦隊

​要知道,清政府創建三支海軍十年間總花費不到5000萬兩白銀,如果把這兩億兩白銀不賠給日本,而是用來打造真正強大的軍隊,那完全可以把大清海軍打造成世界第一的水師,這樣的一支水師別說是日本海軍,就算是英國海軍也得想一想了。

只可惜清政府太窩囊,沒有持久戰的勇氣,為的其實是一己私利,讓老百姓跟著以前受罪!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