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些被性侵和輿論逼上絕路的女孩

文| 小判

那些被性侵和輿論逼上絕路的女孩

6月20日,甘肅慶陽,西峰某高中的高三女生李某意圖跳樓自殺,消防官兵營救無果,在圍觀群眾的起鬨聲中,李某縱身一躍,結束了自己年輕的生命。

李某此前一直飽受抑鬱症的折磨。

據悉,2016年7月,正讀高一的李某被50多歲的班主任吳某猥褻。她先後找到任課教師和教導主任反應吳某的禽獸行為,均無果。

之後3個月內,李某連續產生了多次的自殺念頭,包括吃安眠藥自殺,未遂。

李某最終選擇報警。當地警方很快立案,準備以猥褻及強姦未遂的罪名移交檢察院公訴吳某。

然而,吳永厚在接受檢察院問詢時卻辯稱他強吻、碰頭、上下亂摸的行為只是想確認下李的身體狀況(李某那天因為胃痛在宿舍休息)。

檢察院最終認為吳某的行為輕微,且無法證明猥褻與李依依抑鬱症有直接關聯,作出不起訴的決定。之後兩年,李某一直陷於抑鬱症和他人非議的痛苦中。

直至選擇跳樓結束一切。

此事目前被討論最多的,並非性侵本身,而是李某跳樓時底下一幫看客的起鬨和嘲弄。

人情冷漠、是非不分在那幫看客的嘴臉上得到最大體現,某種程度上,很多國人似乎還停留在一百年前魯迅筆下“人吃人”的愚昧時刻。

李某的遭遇不忍卒讀,也令人想到此前轟轟烈烈的高校性侵案和頻發的未成年性侵事件,儘管男女性受害者皆有,但數量比例上,女性似乎總被放置在砧板上,被行兇者和輿論同時魚肉。

《房思琪的初戀樂園》作者林奕含自殺事件一出,多少人關心起來未成年性侵案,之後一部國產片裡活久見反映未成年性侵事件的電影《嘉年華》上映引起互聯網上轟轟烈烈的反響,造勢頗大,但最終只獲得2220.3萬的票房。

誠然,作為一部小成本文藝片,此績已經難得,我們總在罵中國電影人做不出

《熔爐》《素媛》那樣的片子,可真正做出來,又有多少人捧場呢?

那些被性侵和輿論逼上絕路的女孩

《嘉年華》

更令人難過的是,這些殘酷新聞的熱度對於廣大群眾來說只存在七秒的記憶,時段一過,什麼都留不下,什麼結果也沒有。

劇sir無意站在道德高地指正批判,或許因為一次又一次輿論事件被各種冷處理,才造成受眾的心日漸麻木與寒冷。

時至今日,那種對著樓頂輕生者大聲呼喚“人間自有真情在”的言論或行為在某些人眼中可能已經變得“搞笑”和“虛偽”。

大眾的冷漠和為人而不仁在互聯網體系下愈發嚴重,僅僅打個嘴炮、抖機靈自證幽默便以為“眾人皆醉我獨醒”,這種觀念被社交媒體與議程設置功能的泛濫和錯用得到病毒式傳染,人人自以為活得通透,卻不知已經喪失了人最重要的同理心。

更別提社交平臺上無所不在的噴子和鍵盤俠了。

儘管“我們生來不是為了改變世界,而是為了世界不改變我們。”這句臺詞已經變得老套,但仍舊在理。

也正如本期要推薦的這部電影,它或許能喚起我們不在何時丟棄的同理心和那微薄的想要改變現狀的渴望。

《信箋故事》

那些被性侵和輿論逼上絕路的女孩

導演: 詹妮弗·福克斯

編劇: 詹妮弗·福克斯

主演: 伊麗莎白·德比茨基 / 勞拉·鄧恩 / 艾倫·伯斯汀

製片國家/地區: 美國

上映日期: 2018-01-20(聖丹斯電影節) / 2018-05-26(美國)

片長: 114分鐘

《信箋故事》由著名製片人、本片編導詹妮弗·福克斯親身經歷改編。

詹妮弗事業成功,在大學任教,和男友訂婚三年即將舉行婚禮,生活美滿,正在拍攝一部有關女性性生活的紀錄片。某日詹妮弗突然接到母親的來電,讓她儘快看自己寄過去的書信——詹妮弗小時候寫的日記。

這就牽引出《信箋故事》的主線——

13歲的詹妮弗因為騎馬和田徑的需要,每週去鄉下格絲夫人家中訓練,與教練比爾接觸密切,詹妮弗自認為父母對自己太過忽視而把情感轉移到格絲夫人和比爾身上。

那些被性侵和輿論逼上絕路的女孩

她無比信任這兩個成年人。但兩個成年人皆有戀童傾向,尤其是中年男人比爾,通過一步步誘導,騙取了詹妮弗的信任,並一步步性侵了她。

學生和老師,13歲的少女與中年男人,後者打著相愛的名義,以愛之名行齷齪之事。

這個劇情和《房思琪的初戀樂園》幾乎一摸一樣。

但年幼的詹妮弗心理和生理都抗拒這種關係,以至於每次被比爾性侵後都會嘔吐。即便後來主動離開了格絲夫人與比爾,詹妮弗卻通過撰寫故事的方法讓自己相信她只是在和比爾談戀愛,比爾愛她,從而完全美化了這個故事,她並非這個故事中的受害者。

那些被性侵和輿論逼上絕路的女孩

也正如房思琪極力說服自己她和老師李國華的關係是正常的——

“想了這幾天,我想出唯一的解決之道了,我不能只喜歡老師,我要愛上他。你愛的人要對你做什麼都可以,不是嗎?思想是一種多麼偉大的東西!我是從前的我的贗品。我要愛老師,否則我太痛苦了。”

《信箋故事》裡成年的、已經48歲的詹妮弗也認為比爾只不過是她第一任男朋友,面對母親的愧疚和激動,只覺得她大驚小怪,在幾十年被刻意遺忘的潛意識裡,受害者隱瞞了自己受到傷害的事實。

那些被性侵和輿論逼上絕路的女孩

但是時隔數年,未成年人所提前遭遇的成人元素給他/她帶來的傷害和磨滅非一般人能理解。

她花了幾年時間才學會享受魚水之歡、和所有認識的男人上床:已婚的、年老的,通通無所謂。

在追尋事件真相的過程中,拼命掩飾自己所受到的傷害。聽學生描述初次性經歷時,表情空洞而頹喪。

正如《房思琪》裡思琪認為自己再不可能配得到美好生活,無法和年輕的男孩子相戀,嬌嫩的身體已經從骨子裡爛掉,延續到現實裡,作者林奕含患了重度抑鬱症,即便獲得幸福美滿的婚姻,最終還是選擇死亡。

而《信箋故事》的結尾,年幼的詹妮弗和功成名就的詹妮弗在狹窄的廁所裡面對面,彼此承認自己被性侵以及後遺症折磨的事實。

任你是再大的大人,也抵不過未成年時遭受毀滅性的打擊,成年的盔甲一擊即潰。

正如跳樓自殺的李某,即便消防員拉著她的手苦苦勸導,未來會有新的生活等著她,但姑娘仍舊掙脫了他的手。

那些被性侵和輿論逼上絕路的女孩

故事外的李某沒有好好的長成大人,故事裡的詹妮弗比她幸運。

《信箋故事》雖然充滿痛楚和殘忍,但導演的筆觸和手法格外細膩溫柔。

近幾年來的性侵電影的方向基本都是從受害者角度出發,而顯得故事或事件本身(多數改編自真實事件)愈發殘忍和虐心。

該怎樣面對這些殘忍和虐心,是故事內外都要面臨的選擇,

死,是最差勁的選擇。

目前的西方電影圈,種族、難民、恐怖主義等是主流,但也有一批女性電影人或Metoo追隨者積極關注這個永遠存在的社會話題。

我們要的,是改變!

2017年10月5日,《紐約時報》發佈調查曝光了哈維·溫斯坦的性騷擾醜聞,塔拉納·伯克,一個服務弱勢女性的紐約社區組織者,提出了#MeToo——“我也是(受害者)”口號。10月15日,塔拉納·伯克的朋友,女星艾麗莎·米蘭諾在推特上轉發,並附上文字:“如果你曾受到性侵犯或性騷擾,請用‘我也是’來回復這條推文。”成千上百的人回覆了這條消息。有些人只寫了“我也是”,更多的人講述了他們各自的性侵犯或性騷擾經歷。

許多好萊塢明星都參與進來。好萊塢之外,“#MeToo”宣言還引發了政界、學術界、文化界等各個領域內與性騷擾、性侵犯事件相關的廣泛討論。

2017年11月12日,數百人在好萊塢參與了“還我職場遊行”與“#MeToo倖存者遊行”,以抗議性侵犯行為。

人們藉由這場運動發聲反抗,成為了勇敢的“打破沉默者”,而“#MeToo”將會變成“酷兒”一樣,是所有人團結一致的標籤。這是一場拒絕強權、拒絕性別暴力的社會革命。

那些被性侵和輿論逼上絕路的女孩

我們雖然也有反高校性侵運動,也有聲討戀童癖的主張,也有如韓紅一樣關注性安全的明星,但數量和影響力都是滄海一粟,且大多被神秘因素404。

即便不能以偏概全,但吾國吾民,在抑鬱女孩猶豫生死之間,發出的大多是嘲笑與譏諷。僅消防員一人嚎哭,也不知在哭女孩之死,抑或底下眾人之笑。

噴或追究這些人的責任,該。

但更該關心的,應該是那些已經逝去的、飄走空中、埋在沙土、沉於湖底的幽魂,以及那些飽受性別暴力而艱難活著的人。

活著本身就是一件艱難的事,更別提她們還遭受著這樣惡劣的侵害。

的確,我們也許不能做什麼,但影像會代替很多東西永遠存在,國內國外,《嘉年華》、《房思琪的初戀樂園》、《信箋故事》這樣的作品都被需要著,提醒世人,莫失莫忘。

更重要的是,也被需要關注著。

積土成山,風雨興焉;積水成淵,蛟龍生焉;積善成德,而神明自得,聖心備焉。

慢慢等,中國的“MeToo”時代總會到來。

那些被性侵和輿論逼上絕路的女孩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