胸悶、冒冷汗,是心臟血管拉警報,提醒你需要密切關注

胸悶、冒冷汗,是心臟血管拉警報,提醒你需要密切關注

照理說,似乎是這樣。一般人都認為犯心臟病的人,通常都有一定的年紀,可能是膽固醇太高,把血管塞住了,或是長期血壓高,血管硬化,因而引起心臟病發作。不過,心臟病分很多種,不一定都是心血管塞住了,或是血管硬化才會發作,有人心臟血管完全正常,但還是可能心臟病發而有猝死危險。通常有以下3種原因:

1. 急性心肌炎

經常在新聞上看到「高中生跑步後猝死、壯漢說不舒服,一睡竟不起..」等類似的案例,這一類病患發病前,多半曾有感冒症狀,而引起急性心肌炎的病毒,包括克沙奇B病毒、伊科病毒、腺病毒,或是鏈球菌引起的風溼性心臟病,引發胸痛、心悸、昏厥、呼吸喘快、發燒等症狀,患者可能完全沒有任何症狀,卻突然猝死。

2. 心律不齊

多數的心律不齊是由心血管阻塞或血管硬化狹窄等原因引起,還包括急性心肌炎、中暑引起的電解質不平衡、藥物或興奮劑引起,或是心臟有先天構造異常,或是動過開心手術,都可能引起心律不齊。

心律不齊可能是許多年輕人猝死的原因。現在很多年輕人從小玩的不是運動, 而是坐在電腦前打電動遊戲。洪喜歡熬夜、狂打線上遊戲的年輕人多半不愛喝水,而是常喝含糖飲料、可樂、咖啡,又喜歡搭配一手方便拿的漢堡、雞排。

由於含咖啡因和高鹽的食物會引起交感神經興奮以致心律不齊,尤其高鹽會讓血壓飆高,如果平常不運動,又愛熬夜打遊戲,加上咖啡因使交感神經過度亢奮,讓人就像是油門催到底,甩尾過度翻車。這幾年,新聞常報導年輕人在網咖打電動突然猝死,還有從無心臟病史的年輕人,在遊樂園玩雲霄飛車、大怒神時,不幸猝死,通常都是心律不齊引起。

胸悶、冒冷汗,是心臟血管拉警報,提醒你需要密切關注

3.肥厚性心肌病變

運動型的猝死,經常要考慮肥厚性心肌病變,通常這病症好發於40歲以下,運動上表現優異者;發作前,多數患者都沒有症狀,直到突然出現胸悶、運動時呼吸困難、易喘,甚至不明原因昏倒,才發現罹患這種病。所以如果本來體力不錯的年輕人不明原因昏倒,也要懷疑是否罹患心肌肥厚症。

心臟肌肉肥厚需氧量增加,但因冠狀動脈供血量無法供應,心肌缺血、缺氧,長期惡化會造成心臟衰竭。部分肥厚性心肌病變為家族遺傳,若家族中曾有人20、30歲前不明原因英年早逝,最好檢查,或能找出家族性的致命因子,及時使用藥物或裝置自動電擊器,可以有效減少7.8成的猝死危機。

脾氣突然變得暴躁、沒耐心,可能是心肌梗塞的徵兆?

有人說,當脾氣突然變得暴躁、沒有耐心、注意力不集中、反應變慢等,可能是心血管疾病及腦中風發生的徵兆。這是過去回溯性的研究,追蹤心肌梗塞的患者病發前1個月的各種情況,包括有疲勞、易喘、情緒差、暴躁等,所以這可能是中風和心肌梗塞等腦心血管疾病的前兆。

憂鬱症或是情緒太過亢奮,都可能會引發心肌梗塞發作。以前幾年世界盃足球賽為例,德國研究發現,只要出賽時,德國人心肌梗塞機率升高,所以脾氣暴躁、沒耐心和心肌梗塞很難區分哪個是因?哪個是果?因此唯一的方法,就是不要情緒太興奮或是太暴躁。最好避免A型人格;不要對任何事都太認真、求勝心不要太強、避免求好心切的完美主義。

胸悶、冒冷汗,是心臟血管拉警報,提醒你需要密切關注

近年來,全球各地出現極端氣候,每年夏天都創下歷年高溫,前幾年中南部大熱天有多人猝死,甚至以青壯年人居多,到底是怎麼回事?

天氣很冷或很熱,都會誘發心肌梗塞!秋冬低溫易使心血管急性收縮,血壓驟然上升易引發心血管疾病發作;天氣熱則易脫水、血液過度濃稠,也可能引發心肌梗塞,同時也會使交感神經亢奮,誘發心臟病。

春、秋季時節,1天的溫差可能高達8到10度,溫差過高會使血管劇烈收縮,使血管斑塊掉落阻塞血管引發心肌梗塞,而青壯年人活動多、活動量大,若血管已經有硬化、狹窄,劇烈運動後也很容易發生危險。

胸悶、冒冷汗,是心血管疾病要發作了?

胸悶、易喘,是心肌梗塞最常見的徵兆,雖然許多氣喘、腸胃道嚴重出血等疾病也可能出現這些症狀,但心肌梗塞是引發這些症狀最危險、而且急需搶救的急症,所以必須先排除掉最危險的心肌梗塞,避免錯失黃金搶救時間!

心肌梗塞和一般氣喘不過來的胸悶不同,比較典型的是,胸部的中央感到壓迫感,有些人悶痛感會轉移到下巴、左肩,以及左手臂內側,疼痛感甚至可能蔓延到肩胛骨。此外也可能有頭暈、昏厥、喘不過氣、呼吸突然停止、性情改變及心絞痛。而急性心絞痛的症狀則是有氣悶、噁心、嘔吐、冒冷汗、虛弱等症狀,尤其會特別焦慮不安的症狀。

胸悶、冒冷汗,是心臟血管拉警報,提醒你需要密切關注

運動後會喘, 久久停不下來,是不是就要當心?

近來國人瘋馬拉松,許多民眾投身路跑行列,但不少人發現運動一下,卻喘個不停,擔心自已心臟是否出問題?有心臟病的人的確易喘,不過,同樣有肺臟等呼吸道的問題、貧血,或是太胖、太瘦,都可能在運動後易喘,所以不必過度緊張!

如果運動後喘不停,自己可以聽到「咻咻聲」,第一個要先考慮到肺和氣管的問題,排除了呼吸道的問題,再來考慮是不是心臟的問題。

如果運動後,本來不會喘,但最近會喘,倘若有合併大便變黑症狀,可能要考慮是腸胃出血引起貧血;如果最近變胖好幾公斤,變胖也可能引發運動後氣喘吁吁;如果下午容易喘,且合併眼皮下垂等症狀,要考慮可能是重症肌無力。

因為心血管疾病引起的運動後喘不停, 通常有3種情況:一是心臟衰竭,由於心臟收縮功能變差導致;二是糖尿病等神經病變引起的不典型心絞痛,例如呈現上腹痛、左肩痛、頭痛,這都屬於「等同心絞痛」,因心血管阻塞是以「喘」表現;三是心搏過速或過慢,因為心輸出量(意指每分鐘心臟所送出的血液量)來不及供應導致喘氣不已。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