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青城非遗——西河戏,进来了解一下!

水袖飘飘展戏曲精华

高腔声声唱非遗戏曲

6月9日

在今年的文化和自然遗产日当天

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

共青城市西河戏

在泽泉乡花园村青龙潘家精彩上演

为当地的村民献上了一场文化大餐

共青城非遗——西河戏,进来了解一下!

戏台上,演员们穿着精美的服装、画着精致的妆容,吹拉弹唱,翻转腾挪。《薛丁山招亲》《穆桂英平西》《游园惊梦》等一个个精彩曲目轮番上演,着实让村民们过了一把戏曲瘾。

共青城非遗——西河戏,进来了解一下!

演出现场,有不少村民早早地来到新成立的文化活动中心,除了平时喜欢戏曲的老年人,也不乏年轻人,甚至还有小朋友们。

共青城非遗——西河戏,进来了解一下!

2011年

西河戏成功入选

国家级第三批非物质文化遗产

西河戏在共青城市苏家垱乡、泽泉乡

流传了150多年

深受当地百姓喜爱

共青城非遗——西河戏,进来了解一下!

泽泉乡花园村青龙潘家的潘盛华

就是其中之一

今年64岁的潘盛华

在19岁的时候接触西河戏

被其精彩的故事、高难度的唱腔

华丽的表演形式深深吸引

他自学唱功、拉京胡、写剧本

一有空就和票友们走村串户唱戏给大家听

共青城非遗——西河戏,进来了解一下!

“在家里种田时,除了睡觉,其余的时候都喜欢吼几句。特别是夏天晚上,我们农村人喜欢一大帮子人一起在户外乘凉,大家把电灯接到外面来,琴一拉就唱起来,特别高兴,都不觉得累。西河戏在我们当地是流传得很广泛的,家喻户晓,而且起码有50%的人都能够唱上两句。”

——潘盛华

共青城非遗——西河戏,进来了解一下!

潘盛华种过地、做过泥工、做过房地产,现在正开着一家酒店,工作一直在换,但对西河戏的着迷程度却从没有减退过。富裕起来的潘盛华为了让村里的乡亲们有个好的看戏场地,四处张罗终于在村里建了一个文化活动中心,搭起了室内戏台子,让非遗文化更好地得到传承。

共青城非遗——西河戏,进来了解一下!

共青城非遗——西河戏,进来了解一下!

共青城非遗——西河戏,进来了解一下!

据悉

西河戏于2011年经国务院批准

列入第三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共青城泽泉乡的西河戏文化底蕴丰厚

稍微上点年纪的人都能随口唱上几句

逢年过节或者有

诸如升学、结婚、祖堂落成等喜事

都会唱上几场大戏

西河戏

共青城非遗——西河戏,进来了解一下!

“西河戏是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作为年轻一代的我们,保护和传承好中国传统文化是我们的责任和义务。我们都应该主动了解、学习西河戏,多渠道宣传,增强我们的文化自信。”

——吴雅玲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