農民全部進城買房,進城失敗後又不能返鄉,城市貧民窟時代來了嗎

在不少發展中國家都有一個問題,比如菲律賓、印尼等,農村因為農民的遠離變得凋敝,而城市裡面卻是大量的貧民窟。筆者記得在書上看過,不知道是哪座城市了,但是印象非常深刻的是,當地有個富人區和貧民窟,之間只相差一條馬路,教育、醫療、安全等各個方面天差地別,形成了鮮明的對比。

我國現在正處於在城鎮化的進程中,不少農民都從農村搬到了城市,在城市裡面買了房,安了家。但是問題是即使農民們買得起房子,但是真的有能力在城市定居嗎?目前來說仍然是一個未知數。如果農民全部進城買房,家裡的宅基地、房屋等資源已經全部放棄,因此進城失敗後又不能返鄉,城市貧民窟時代來了嗎?

農民全部進城買房,進城失敗後又不能返鄉,城市貧民窟時代來了嗎

農民進城容易定居難

其實,現在很多的農村家庭都是這樣一個生存模式,年老的父母留守農村種地,年輕的子女們在外面打工,這樣一個家庭就有了兩份收入。常年積累下來的財富才勉強夠在城市買套房,進城容易,但是定居難。買得起房子不代表就能在城市裡面生存下來,父母年紀越來越大,子女讀書的年級也越來越高,開銷逐步增加,而收入卻沒有增加。

農民全部進城買房,進城失敗後又不能返鄉,城市貧民窟時代來了嗎

城市成活成本高

城市的生活成本比農村要高出很多很多。一家大小的所有支出都是依靠家庭經濟的支持,城市小區有物業費,每一頓飯菜都要花錢,就連一棵蔥也要買,經濟的拮据勢必導致家庭關係的緊張。而年老的父母不幹活,只吃飯,家人的生活壓力就會轉嫁到父母身上,而年紀大了的父母,雖然知道孩子不容易,知道自己成為了家庭的負擔,而是也無能為力。

離開農村,放棄了農村的宅基地等,只能留在城市,在這種環境下的進程的農村人備受煎熬,如果長此以往下去,就形成了城市貧民窟。

農民全部進城買房,進城失敗後又不能返鄉,城市貧民窟時代來了嗎

農村生活成本低

農村的生活成本很低。一日三餐依靠小菜園就能滿足基本所需,日子過得非常滋潤,而全家進城了以後,年輕人在城裡上班,但是收入一般,而年紀大了的父母卻不能得到工作的機會。為了維持全家人的生活,子女們不得不幹一些重體力活,以期得到更多的收入。

在農村,農民住房子不需要花錢,種地不僅能解決溫飽還能有收益,如果進城的農民失敗之後還能回到農村的話,那麼農民們的生活就得到了保障,城市貧民窟時代就不會到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