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秋话柿情

富平栽植柿子历史悠久,始于汉代,距今已有2000多年的历史。

在日本吉野市世界上唯一的柿子博物馆有这样的记载:“世界上柿子的主产国为中国,柿饼的集散地为青州,柿子的优生区在富平”。富平柿子尤以升底尖柿出名,俗称尖柿,此名由来有一段美好的传说。

金秋话柿情

(一)美名由来

很久以前,怀德(富平)县境北有座二虎山,山沟里居住了几户贫穷的山民,依靠着放牧、开垦、采药、野果度生。

有户姓翦的山民,老夫妇生育了四个儿子,因家境贫困、生活无度,前三个儿子相继死亡,唯留下第四个儿子,起名“四子”。四子生的黑虎虎的,聪明勤劳,善帮邻居干活,山民们都很爱他,说他是个有出息的好孩子。

他日出幕落在山沟垦荒种包谷,闲余时采些山果黑枣、野杏、山桃、豆梨什么的野果分给大家吃,又把这些果树栽植在村旁的山沟里,不几年,山沟变成了远近有名的花果山,山景美丽极了,好一片世外仙境。果子熟了,四子摘下果子挑到山外集镇去卖,换回一些土布盐巴,维持全家老少三口人的生计。

一日,山外来了个老人带着个丫头,遇人就说:听山外人说,村子有个什么叫四子的忠厚青年,想把自己的丫头嫁给他。山民听了很乐意,四子可是个好孩子,就这样穿针引线说给了四子的父母。二老说:“俺家穷,娶不起媳妇”。山外老人说:“只要是好孩子,愿将小女嫁给他,什么都不要”。二老乐极了,答应了这门婚事。

不几日,四子结婚了,大家都来庆贺,好不热闹,纷纷赞美说:“四子真有福气,娶了个天仙女”。

冬去春来,四子媳妇从山外娘家回来,带来了个果枝条,对四子说:我娘让你将这个条子插到黑枣树上,用绳缚起来,它会结出仙果来。

第二年,开花结果了,吸引了好多人来观看,都说四子了不起,找了个好媳妇。秋末果子熟了,四子请大家来品尝仙果,二老和大家吃了,都说非常甜美,但这仙果叫什么名?谁也说不上来,有个老人说:这果子是四子搞出来的就叫它“四子”吧。从此以后,山民们怀念四子的功劳,因他姓翦就叫了个“翦四子”,时间长了,字叫转音,传出去叫成了“尖柿子”,而富平也就成了远近有名的柿子之乡。

金秋话柿情

金秋话柿情

曹村马家坡埝边那株千年古柿树,乡民们视若神明,枝头悄然挂满象征吉祥如意的红绸带,秋风里更显风姿绰约,飘逸洒脱。那绿色叶子,绸带缠绕、柿果满挂更显深绿,绿到连同那阳光也变成了同样色。这株神树,呼辣辣作响,似在倾诉那个小名叫做朱重八的明朝开国皇帝与它的一段往事……

(二)柿树封侯

金秋话柿情

那是元末乱世的一个秋日,因逃避战乱,有一个年轻的和尚朱重八,一路颠沛,来到了陕西富平境内,两眼昏花,浑身无力,晕倒在那株千年柿树旁,此时倾盆大雨瓢泼而下,浇醒了命运多舛的朱重八。他醒来时,浑身湿冷,牙齿打颤,心里不由长叹:苍天呀,你虐杀了朱重八,我命休矣!绝望地闭上眼,任雨水冲刷,只待最后大限到来。

一阵风刮过,那株当时不算年迈的柿树,抖了几下脖子,熟透的柿子落下,不偏不倚地落到了生命垂危的朱重八嘴边,化作甜甜柿液浸入双唇。他贪婪咽下柿浆,香味匝口,力量渐回身上,一下有了精神,爬起来,背靠大树,闭目养神,说来也怪,这时雨也停了,重八便进入了梦乡。   

第二天,缓过神来的朱重八,又摘下几颗柿子,填饱肚子,向柿树长施作揖。转身走时,不忘怀中再揣上几颗,一路跋涉,乱世里走投无路,奔了起义军,南征北战,卓尔不群,没想真成了大事,做了皇帝,但他仍念念不忘落魄时有过救命之恩的柿子。专门带领人马前去拜访并瞻仰那棵老柿树,并建庙以示纪念,还特封那棵柿子树为“凌霜侯”。

金秋话柿情

富平的合儿柿饼更是名闻三秦的土特产,它口感好,质润如脂,肉韧若膏,香甜爽口,浓霜沁脾,之所以被称之为合儿饼,是因为所有合儿柿饼全都是对脐,成双成对地紧紧粘合在一起,酷似一对热恋的情人。早在明朝万历年间,太师太保孙丕扬就将其作为贡品进献皇帝。相传合儿饼还有一段凄美地故事哩。

(三)合儿饼的传说

很久以前,耀州城周围是一碧千顷的湖泊。苍翠碧绿的五台山倒映湖中,碧波荡漾,渔歌晚唱,为古老的耀州城增添了几分江南风光。澄澈如练的湖水注入石川河,灌溉着两岸的千亩良田。两岸的劳动人民,沐浴着耀州湖水的恩泽,年年藕肥稻香,五谷丰登,世世代代过着风调雨顺、安居乐业的生活。

金秋话柿情

可是,不知什么时候,一条青龙独霸了美丽的耀州湖。这条青龙性情暴烈,喜怒无常。有时呼风唤雨,兴风作浪,搅得湖水浊浪排空,天昏地暗,河水暴涨,淹没了庄稼,摧毁了房屋,吞噬了无数人畜的生命。有时它又施展魔力,驱散云雨,带来连年大旱,使河岸的土地龟裂,禾苗枯死,庄稼连年颗粒不收。害得老百姓背井离乡,四处漂泊。那些土豪劣绅又以“祭龙”为借口,勾结巫婆神汉,敲诈勒索,横征暴敛,弄得百姓生灵涂炭,苦不堪言。

石川河西岸,有个村子叫十八坊。村里有位十分英俊的青年叫金哥。这金哥长得高大魁梧、力气过人。他为人善良,嫉恶如仇。看到青龙作恶,豪绅敲诈,百姓流泪,心里早已忍无可忍,他决心舍生取义,杀死青龙,为民除害。金哥把自己的想法悄悄告诉了未婚妻玉妹。玉妹淳朴善良,贤淑聪明,深明大义,对金哥的壮举十分支持。他们发誓:不除青龙绝不成婚。眼看中秋将近,祭龙的日子又快到了。玉妹同金哥商量,决定利用送祭品之机杀死青龙。 祭龙这一天,耀州湖边人山人海,锣鼓喧天,格外热闹。土豪劣绅们一个个穿绸挂缎,神气十足,指东划西,忙前跑后。巫婆神汉,手舞足蹈,装神弄鬼,双目微闭,念念有词,洋相出尽。供桌上猪头瓜果,花花绿绿,闪闪烁烁,好不气派。 观者如堵,一阵喧天锣鼓之后,人们都在静静等候。午时三刻,忽听有人喊:“来了”。只见湖心冒起几个水泡,接着湖面上出现一个黑点,这就是青龙。青龙化作一黑脸老头,身穿黑衣,头戴黑帽,拄一拐仗,踏着浪花,迎着湖风,飘飘洒洒,靠岸而来。霎时,湖岸上目瞪口呆,一片寂静。吓得人们长气也不敢出,个个如泥塑木雕,呆呆地站着,直噔噔地望着青龙发愣。土豪劣绅、巫婆神汉,更是三魂升天,七魄入地,磕头如捣蒜。

金秋话柿情

玉妹看着青龙将要上岸,赶快回头向金哥使了个眼色。金哥会意,立即向她轻轻点点头。有金哥在,玉妹虽然娇弱,浑身却增添了无限的勇气。她怀着一腔烈火,“恭恭敬敬”地走上前,“羞涩”地向青龙献上祭品。不料这青龙是个色鬼,一看玉妹是个漂亮妩媚的姑娘,顿时肉麻骨酥,春心荡漾。一阵淫笑之后,趁接供品之机,伸出魔爪握住玉妹的手。玉妹使劲挣脱,低着头直向后躲。青龙穷追不舍,朝前一扑,玉妹向旁边一闪,这时,金哥突然从供桌下钻出来,举起青龙宝刀,用足力气,向青龙砍去。青龙大吃一惊,慌忙闪在一旁。只听“咔嚓”一声,一棵一搂粗的大柿树竟被拦腰砍断。青龙震怒,就地一滚,现出本相,张开血盆大口,咆哮着向金哥扑来。这时金哥也被青龙抓伤,鲜血直淌。但金哥早把生死置之度外,又挥起宝刀,玉妹也拔出利刃,和金哥一起与青龙展开了殊死的搏斗。他们同青龙整整斗了三天三夜,直杀得天昏地暗,日月无光,仍然不分胜负。这时金哥巧施一计,假装败走,趁青龙松懈之机,大吼一声,杀了个回马枪。手起刀落,青龙头上连角带肉掉下来一大块,血糊糊的。青龙负了重伤,沿着石川河向南逃走,鲜血染红了河水。金哥有玉妹助战,格外英勇,迎头赶上又是一刀。青龙哀嚎一声,鲜血飞溅,再也动弹不得了。青龙的血如喷泉,射起的血柱达几十丈高,染红了高高的山崖。

恶龙除掉了,但金哥和玉妹也因伤过重,双双壮烈牺牲了。乡亲们抱着这一对未婚夫妇的尸体嚎啕大哭,为金哥和玉妹举行了隆重的葬礼,把他们合葬在被砍断的大柿树下。第二天,人们发现,这坟头上竟长出了两棵绿莹莹的小柿树。转眼间,小柿树又长成碗口粗细的大树,叶叶覆盖,枝枝相交。秋天上面挂满了金灿灿、红艳艳的大柿子。这儿的人们有做柿饼的习惯,他们把又鲜红又硕大的柿子小心地摘下来,削掉皮,一串一串地挂在太阳底下,风干成又粘又软的柿饼胚。再经过几道工序,就变成了霜粉雪白,味道甘甜的柿饼,格外好吃。看到这红艳艳的柿子,甜润润的柿饼,人们就想起了金哥和玉妹。一位老人深情地把两棵树上的柿饼脐对脐捏合在一起,两棵树上的柿饼一贴即合,而且粘合得难解难分。

金秋话柿情

这神奇的故事,像长了翅膀,很快传遍了石川河两岸。人们纷纷从两棵柿树上取下嫩芽,嫁接在自己的柿树上。不久,石川河两岸就成了一望无际的柿树园,几乎家家都学会了做“合儿柿饼”。

每逢春节,家人团圆,亲友聚会,主人总要端上一大盘合儿柿饼,泡一壶酽茶,一边让亲友品尝这独特的风味,一边津津有味地讲着金哥和玉妹为民除害的故事。临走时还怕余兴未尽,又给你带上一大包合儿柿饼。这又给欢乐的年节增加了几分温馨,为亲友增添了几分深情。

如今,富平已建成优质柿子基地11万余亩,年产鲜柿4000万公斤,加工柿饼800万公斤。富平柿饼不仅销售到北京、上海、深圳等大城市,还走出国门,漂洋过海,畅销欧、美和东南亚市场。2008年8月,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发布公告规定对富平柿饼实施国家地理标志产品保护。

近年来,柿子产品开发得到较快发展,除了柿饼,柿子被开发加工为柿汁、柿酒、柿醋、柿脯、柿干、柿子糕、柿子糖等系列产品,使得柿子大家族更加繁茂。

金秋话柿情

金秋十月,正是柿子成熟的季节,满川遍野,大片大片的幼林已挂果收益,那密密层层的红,渲染着一川秀色,给富平人民带来了甜蜜和希望……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