扬州退休教授14年完成近百万字专著

近日,扬州中学1961届校友蔡文锦将其著作《古典文献研究辑刊﹒勘诠评释》赠给扬州中学图书馆。

扬州退休教授14年完成近百万字专著

蔡文锦在写作 刘惠宇 摄

《诗经》是我国古代诗歌的开端,也是我国诗歌史上最早的一部诗歌总集。扬州职业大学教授蔡文锦耗时14年,通过校勘、翻译、音韵、评论、诗旨、注解六个方面对《诗经》进行了梳理。从2003年其61岁开始至2017年终于完成了这部5卷本、91万字的著作。蔡文锦教授创作这部著作的起因还要追溯的他的中学时代,在扬州中学读书期间,他有幸在每个周末受教于孙龙父、蔡巨川这两位扬州文化艺术史上的名宿,并因此认识了古典文献专家余冠英,最终促使他走上古典文献研究之路。蔡教授感念师恩,将其著作赠送给母校。

扬州退休教授14年完成近百万字专著

扬州退休教授14年完成近百万字专著

在蔡文锦的家中,三个房间里到处放着书。其中为了《诗经》的解读,蔡文锦买了大量参考书。据蔡文锦夫人介绍,粗略计算了一下,为了《诗经》梳理,蔡文锦前后买了10万元左右的参考书。

“既然做这项工作了,就必须做到位,这需要坚实的基本功。有些书实在买不起,只能借阅。扬州图书馆馆藏的《敦煌文献》我是全部看了一遍,并且做了大量的笔记。”蔡文锦又拿出两本厚厚的精装书,他说,这两卷本《战国楚竹书》里面有《孔子诗论》。这两卷本的书都是竹简翻印上去的,算是第一手资料,非常精准。

关于蔡文锦的这个梦,需要追溯到他的中学时代。在扬州中学读书期间,蔡文锦有幸在每个周末受教于孙龙父、蔡巨川这两位扬州文化艺术史上的名宿。正是与这两位前辈的忘年之交,让蔡文锦有幸认识了古典文献专家余冠英。

“余先生的夫人和蔡巨川先生的夫人是亲姐妹,我从扬中毕业后,考上了北师大,当时蔡师母就问我要不要拜余冠英先生为师。”蔡文锦说,他听到蔡师母这句话的时候,可谓欣喜万分。蔡文锦想,余冠英先生是多大的学问家啊,能够拜余冠英先生为师,当真是三生有幸。正是因为与余冠英的相交,蔡文锦的人生道路从此有了很大的改变。

在无锡读初中时,蔡文锦便爱上了古体诗创作。在和余冠英的接触中,蔡文锦的诗文创作水平得到了极大的提升。用蔡文锦的话来说,先生有时候只是将他写的一首诗的两个字顺序颠倒了一下,就立马让诗的意境得到了很大的提升。

1965年10月,秋季的北京被金黄色的落叶赋予了光阴的底蕴。一天,蔡文锦去往余冠英家中。走进屋内,蔡文锦见余冠英正与一位老华侨在交谈,于是他就坐到了沙发上。过了没多久,余冠英招手,示意蔡文锦过去。“当时余先生给我看了一本钢印版的小书,用四言诗翻译的《易经》,非常精彩。这本书就是那位老华侨写的。”蔡文锦说,这本书对他的触动很大,在他的心田种下了一粒种子,希望将来也能做类似的工作。在蔡文锦看来,《诗经》在中国诗歌史上具有着发端的重要性,他希望能为这本书的研究再作点贡献。

消息来源丨扬州中学网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