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於鎮痛藥,那些你不知道的事——可待因、嗎啡

鎮痛藥

關於鎮痛藥,那些你不知道的事——可待因、嗎啡

根據止痛強度:

1、阿片類藥:可待因、雙氫可待因——用於輕、中度疼痛和癌性疼痛;

2、阿片類藥:嗎啡、哌替啶、芬太尼——用於全身麻醉的誘導和維持、術後止痛,以及中到重度癌性疼痛、慢性疼痛。

一、藥理作用與臨床評價

(一)作用特點

鎮痛機制:

通過作用於中樞神經組織內的阿片受體,選擇性地抑制某些興奮性神經的衝動傳遞,解除疼痛感受。

【補充】嗎啡——激動阿片受體

減少P物質釋放——阻斷痛覺衝動傳導——中樞鎮痛。

關於鎮痛藥,那些你不知道的事——可待因、嗎啡

阿片類受體:

(1)μ受體:

①、μ1——中樞鎮痛、欣快感、依賴性

②、μ2——呼吸抑制、胃腸道運動抑制、心動過緩和噁心嘔吐。

(2)κ受體——鎮痛、鎮靜、輕度呼吸抑制;

(3)δ受體——鎮痛,血壓下降、縮瞳、欣快感。

關於鎮痛藥,那些你不知道的事——可待因、嗎啡

其他作用:

 1、止瀉——通過局部與中樞作用,改變腸道蠕動功能;

 2、鎮咳——直接抑制延髓和腦橋的咳嗽反射中樞。

(二)典型不良反應

1、常見:呼吸抑制、支氣管痙攣

3、少見:瞳孔縮小、黃視。

4、抗利尿作用——嗎啡最為明顯。

(三)禁忌證

1、支氣管哮喘、肺源性心臟病、前列腺肥大、排尿困難、麻痺性腸梗阻——禁用嗎啡

2、多痰——禁用可待因。

3、支氣管哮喘、呼吸抑制、呼吸道梗阻及重症肌無力患者——禁用芬太尼。

4、室上性心動過速、顱腦損傷、顱內佔位性病變、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嚴重肺功能不全——禁用哌替啶。

哌替啶:不可廣泛用於晚期癌性疼痛。

為什麼?

  在體內可轉變為毒性代謝產物去甲哌替啶,產生神經系統毒性:震顫、抽搐、癲癇大發作。

二、用藥監護

(一)妊娠期婦女、兒童和老年人的用藥安全

(2)兒童及老年——清除緩慢,血漿半衰期長,尤易引起呼吸抑制——減少劑量。

(二)減少生理或心理依賴性:

關於鎮痛藥,那些你不知道的事——可待因、嗎啡

戒斷症狀

關於鎮痛藥,那些你不知道的事——可待因、嗎啡

(三)規避不利的應用方法

(1)皮下或肌內注射麻醉性鎮痛藥時,患者應臥床休息一段時間——以免出現頭痛、噁心、嘔吐、暈眩甚至體位性低血壓。

(2)門診患者的鎮痛,選用與對乙酰氨基酚等非甾體抗炎藥組成的複方製劑——

減少本類藥的用量。

(四)監測用藥過量和危象

A、心動過緩——阿托品。

B、呼吸抑制——給氧,人工呼吸。

C、血壓下降——升壓藥、補液。

D、肌肉僵直——肌松藥+人工呼吸。

E、成癮性鎮痛藥過量處理:

 (1)距口服給藥時間4~6h內——洗胃;

 (2)注射給藥後出現危象——靜注納洛酮

(四)鎮痛藥的使用原則

8字“階梯”“個體” “按時”“口服”

 (1)按階梯給藥:

輕度疼痛——首選非甾體抗炎藥;

中度疼痛——阿片類;

重度疼痛——阿片類藥。

關於鎮痛藥,那些你不知道的事——可待因、嗎啡

(2)用藥應

個體化:劑量應由小到大,直至疼痛消失,不應對藥量限制過嚴,應注意實際療效。

(3)“按時”,而不是“按需”給藥(只在疼痛時給藥)。

(4)儘量口服——極少產生精神或身體依賴性。

三、主要藥品

(一)嗎啡——適用於其他鎮痛藥無效的急性銳痛

 1、嚴重創傷、戰傷、燒傷、晚期癌症等疼痛;

 2、心肌梗死——使患者鎮靜,並減輕心臟負擔;

 3、心源性哮喘;

 4、麻醉和手術前給藥——保持寧靜進入嗜睡。

【注意事項】

(1)以下情況慎用:

 A、顱內壓升高(補充TANG擴血管)

 B、低血容量性低血壓(補充TANG擴血管)

 C、膽道疾病或胰腺炎(補充TANG收縮Oddi括約肌)

 D、嚴重慢性阻塞性肺部疾病、肺心病、支氣管哮喘或呼吸抑制

 E、未明確診斷——儘量不用——掩蓋病情,貽誤診斷。

 F、注意!內臟絞痛——不能單獨用,應與阿托品合用。

關於鎮痛藥,那些你不知道的事——可待因、嗎啡

(2)重度癌痛患者——用量不受藥典中極量的限制。

(3)中毒解救

 ①、靜脈注射納洛酮

 ②、亦可用烯丙嗎啡作為拮抗劑。

(二)哌替啶

 1、劇痛——創傷性疼痛、手術後疼痛、麻醉前用藥或局麻與靜吸複合麻醉輔助用藥。

2、心源性哮喘。

3、人工冬眠——哌替啶+氯丙嗪+異丙嗪——人工冬眠合劑。

【注意事項】

 1、內臟絞痛——與阿托品配伍應用。

 2、分娩鎮痛時,須監測對新生兒的抑制呼吸作用。

 3、中毒解救——同嗎啡。

但中毒出現的興奮驚厥等症狀,拮抗藥可使其症狀加重——只能用地西泮或巴比妥類藥解除。

(三)可待因——“三鎮”

(1)鎮咳——頻繁乾咳。

(2)鎮痛——中度以上疼痛。

(3)鎮靜——輔助麻醉。

(四)曲馬多——中、重度疼痛。

【注意】

(1)禁止作為對阿片類有依賴性患者的代替品。

(2)緩慢減藥——避免戒斷症狀。

(五)芬太尼——麻醉前、中、後的鎮靜與鎮痛,是目前複合全麻中常用的藥物。

(六)羥考酮——持續的中、重度疼痛。

(七)布桂嗪——偏頭痛、三叉神經痛、牙痛、炎症性疼痛、神經痛、月經痛、關節痛、外傷性疼痛、手術後疼痛、癌性疼痛(屬二階梯鎮痛藥)。

【附:中樞鎮痛藥的分類】

1、非麻醉性鎮痛藥

非甾體抗炎藥

中樞性鎮痛藥(曲馬多為代表)

2、麻醉性鎮痛藥——阿片類。

(1)阿片生物鹼:嗎啡、可待因和罌粟鹼。

(2)半合成嗎啡樣鎮痛藥:氫嗎啡酮、羥嗎啡酮、雙氫可待因、丁丙諾啡。

(3)合成阿片類:

①、苯哌啶類——芬太尼、舒芬太尼和阿芬太尼;

②、二苯甲烷類——美沙酮、右丙氧芬;

③、嗎啡烷類——左啡諾、布托啡諾;

④、苯並嗎啡烷類——噴他佐辛、非那佐辛。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