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於文藝青年創業,我想說說王興

關於文藝青年創業,我想說說王興

今天的推送不聊餐飲,說說和餐飲相關的一個商界大佬,畢竟大多數小餐飲人的命運很大程度都掌握在他手裡。他就是美團的創始人,王興。

我們熟知的企業家,大部分都可以稱為商人。商人是以逐利為目的的,天下熙熙皆為利來,天下攘攘皆為利往。王健林是商人,馬化騰是商人,馬雲雖然給自己加足了精神導師的戲份,說到底還是逐利的商人。只要極少數的創業者,不管成功還是失敗,我們都無法將商人這個稱號賦予他們,比如說羅永浩,比如說王興。

肯定有人會好奇羅永浩怎麼能和王興相提並論,兩個人無論從取得的成就,還是個人的經歷,還是做事的方式和態度都是毫無關聯的。老羅是個偏感性的人,王興是個極具理性的人,從這個角度看,那個說“我不在乎輸贏,我只是認真”的老羅和那個說“友誼第一比賽第二這句話通常是留給勝利者說的,失敗者沒有資格”的王興完全就是兩個路子的人。

之所以將他們放在一起,是因為他們有一個共同標籤:文藝青年。他們還有一個共同的特質,那就是不服輸。

越挫越勇的王興

和老羅一樣,王興也是一個連續創業者,在他身後有一長串的失敗名單。這些如今看似失敗的項目無一不是曾經掀起互聯網熱潮的現象級產品,用失敗來概括還不算恰當,只能是說後邊的光芒太耀眼,遮擋了曾經的輝煌。

校內網曾經是年輕人必用的社交平臺,它承載著85後的整個青春時光;飯否曾是文藝青年集中營,現在火熱的微博也是在它盛行了兩年以後才出現。還有王興最早做的遊子圖、多多友,後來做的海內網等,都是作為先行者的嘗試。

王興是那種不創新就會感覺渾身不舒服的人,這一點上和老羅是相通的。他們總是異於常人,看到了現狀的不合理,就一定要去改變。看到了趨勢和未來,那就不顧一切先衝上去幹。管它艱難與否,哪怕頭破血流,只要自己認定是對的,那就往前衝。所以,從飯否到校內,再到海內,再都美團,直到今天美團已經做到了如此之大,王興的折騰依舊沒有停止。

這是符合他們的性格的,從一些小事情裡就能看出來。戴志康說過一個事情,一群創業者在海南遊艇上聚會,討論完畢說可以游泳,一群人正在為沒有帶泳褲發愁,猶豫相互觀望時,只聽撲通一聲有一人已經入水,那人正是王興。

老羅當年也是這樣,在新東方就職的老羅,因為不滿意培訓行業的現狀,就自己創辦了自己的培訓學校。後來在網上寫博客,言語過界被和諧了,然後一怒之下創業做了牛博網,並且一不小心做成了當時最大的知識分子言論聚集地,當然最後的結果你懂的。老羅後來做手機似乎也是這樣,因為在網上吹了一個牛,然後就用後半生的未來去堵看客們懷疑的嘴。

在我看來,他們才是真正的創業者。他們有火熱的熱情,有真的性情,只要看到了一丁點微弱的光,就奮勇向前毫不退縮,失敗了也不怕,大不了爬起來重新戰鬥。他們一次次戰鬥,屢戰屢敗,又屢敗屢戰,終於獲得了強大的內心和強大的自己。

尼采說,那些不能消滅你的,終將使你更加強大。不管最後成功與否,那些擁有不服輸的精神和堅持的力量的人,本身就已經值得敬重了,成功對他們來說,就是一種水到渠成的結果,不同的就是時間的早晚而已。

關於文藝青年創業,我想說說王興

重置遊戲規則的王興

在所有人都在討論美團的邊界在哪裡的時候,大家都忽略了一點,那就是對於王興自己而言,根本就沒有邊界這個概念。

王興推崇的一本書叫《有限與無限的遊戲》,在他看來,一個人的視野與格局都與其對競爭的認識有關。在商業競爭裡,有限競爭是一場有對手有目的的戰爭,只要消滅你的對手你就取得了勝利。無限競爭則是用一切力量來保證遊戲的持續進行,在這種持續的高歌猛進中不斷保持疆域的拓展,從而達到領先。

當年千團大戰時的美團,競爭目的很明確,要突出重圍,就要從死人堆裡爬出來求生存,所以這就是有限競爭,用邊界理論來說,那時候美團的邊界就在於成為行業老大。

中國人總是喜歡大團圓的故事,所以我們講故事的時候總是喜歡在勝利者登上頂峰的時候結束。後來美團在競爭中勝出了,並且合併了大眾點評,穩穩地坐上了團購領域的頭把交椅。那麼問題又來了,這時候的美團應該何去何從呢?

王興的認識也是在這時候昇華的,他知道有限競爭的危險,他也知道美團只做團購領域的老大是不夠的,因為任何一個人都有可能會成為他的競爭對手。那麼取勝的關鍵就是主動出擊,把別人一切的競爭都扼殺在萌芽狀態。所以王興開始主導美團從有限競爭到無限競爭的轉變,主動燃起這一團熊熊的戰火,燃燒對手,也鍛造自己。

王興的曾經的崇拜者,後來又演變成競爭者,出行領域的老大滴滴的創始人程維,也是非常推崇《有限與無限的遊戲》這本書,而且讀的非常認真,還在微博上寫過讀後感。所以當要做打車的美團和要送盒飯的滴滴正面競爭的時候,程維才敢放出那句“爾要戰,便戰”的狠話來。高手過招,必須是深知其意,思維首先要同頻。當然,兩者競爭的維度還是不一樣的,美團做打車這是順應形勢的,這是王興計劃中的事情,只是恰好滴滴碰上了。而滴滴做外賣就有點被動和讓人摸不著邊際了,當然,是非對錯我們也只能看市場的驗證了。

王興走的這條路並非無跡可尋的。在大洋彼岸,身居世界首富的寶座,全球電商巨頭亞馬遜的掌門人貝索斯的商業模式和美團是比較接近的。亞馬遜最早從線上書店起家,後來又定位為萬貨商店做全品類電商,做到現在基本上已經涵蓋了科技行業所有的領域,並且在諸多領域裡都取得了不菲的成績。再看亞馬遜的財報,持續虧損了幾十年,但是不妨礙他的高市值,以及一大幫投資人對他的看好。

所以,最近美團要上市的消息在網上引起了廣泛的討論,很多人認為虧損的美團是要自救,說王興是走投無路才鋌而走險。王興的確是在冒險,只不過他冒的險不是與競爭對手的風險,而是他在用自己的方式改變遊戲規則,刪選競爭對手的這種商業模式本身的風險。

關於文藝青年創業,我想說說王興

文青王興與神人王興

因為美團的瘋狂擴張、四處樹敵和王興與阿里騰訊的左右博弈,王興也漸漸地被推上了神壇。朋友裡經常能看到關於王興的文章,大多是以王興的名字開頭的,王興的邊界,王興的博弈,王興的使命,王興的變與不變,王興的非共識,王興的密匙,王興的戰爭、王興的進階之路……不知道王興自己看到了這些文章會怎樣來看待自己。

其實真正的王興還是他自己,還是那個邏輯縝密,思維理性,注意細節,愛嘮叨愛吐槽,勇武好戰的王興,只是商業競爭賦予了他太多的身份和標籤,愛他的人將他奉為偶像,恨他的人將他視為吸血鬼。沒有看過王興飯否的人肯定想不到,如此一個掌管著巨無霸公司的商界精英,竟然是個愛吐槽的段子手。我摘錄幾條王興最近的飯否內容:

  • 這家網紅咖啡不區分「的」和「得」。
  • 剛數了一下,26個英文字母裡,大寫字母左右對稱的有11個。
  • 這次開會的酒店好奇怪:房間裡有雙洗手盆挺常見,但是有雙淋浴位我還是第一次遇到。
  • 大雁塔原本是玄奘取經回來後仿印度建築形式而建。現在門洞里加的鋁合金玻璃看起來有點彆扭。
  • 國內多數景點意境最好的時刻就是關門前人都已經走光了的時候。今天我好像是最後一個離園的遊客。
  • 機場安檢員是不是可以每天零距離接觸最多人的工作?
  • 在設拉子喝了一款[奶茶],完全是用鮮奶扔茶葉進去煮,香濃的一天不用吃飯,簡單粗暴。我想起正宗的港式奶茶,要用不同品質和價格的茶葉按比例搭配,一種出味,一種出色,一種出香,才能調出一杯香濃的奶茶。
  • 上一個名片夾在春節期間弄丟了。新的這個用了幾個月,我一直不太滿意,今天總算找到原因了:這個名片夾被設計為在裝得很滿時才有形,但那並不是我平常想要的狀態。
  • 又開了一個9小時的會。
  • 博爾赫斯總是逼格爆表。
  • 今早喝的茶是「武夷水仙」。感覺一般。
  • 或許可以重看一遍《大話西遊》了。
  • 人不會永遠年輕,但永遠有人年輕。這是某些商業模式成立的基礎。

今年5月11日的時候王興來西安逛了一圈大雁塔,發了10條關於大雁塔的飯否狀態,典型的話癆,從自己拍照的角度到大雁塔存在的意義,完整的數落了一遍。

和很多年輕人一樣,王興對任何事情都充滿了好奇心,對所有不合常規的事情都積極思考和發問。大到商業模式,小到機場安檢員的工作細節,都是他樂於討論的內容。他喜歡博爾赫斯的詩,也喜歡陳粒的歌,喜歡龐麥隆的滑板鞋,也追創造101的最新視頻,這樣的一個看似凡人的ID背後,卻是一個改變著億萬人生活方式的商界大佬,也許在他身上,我們才能看到凡人與神的完美融合。

王興不是一個完美的人,這也包括他的生意。做過餐飲的,尤其是小餐飲人,無一不在心裡憎恨王興。因為美團的團購費率高,外賣提點高,付費買流量,花錢買排名等方式無一不是飽受詬病,因為這些都是在創業者身上吸血割肉,大多數可能不知道美團的老大是誰,但這並不妨礙別人給他一個吸血鬼的稱號。

美團真正造福的是大眾,每個消費者都會因為團購為自己省錢而慶幸,因為外賣給自己帶來的便利而高興,但是在談及線上對線下商業帶來的衝擊的時候,這些人同樣樂於對美團大肆數落一番。

到最後其實每個人心裡都清楚,社會的變化就像是潮水,每一個都身處其中,被浪潮拍打是因為你跑的太慢,如果在跑的過程中丟了鞋子,你能怪那個做鞋子的人做的不夠牢固?

但願不會如此,畢竟在這個偶像盛行,人設大於天,成功學被極力推崇的時代,有這樣一個真實平凡,勵志又成功的人存在,對每一個奮鬥的年輕人來說,都是一種激勵。畢竟文藝青年創業成功的例子少之又少,大多數熬到成功的時候早已是中年油膩男。王興已經快熬到了那個地方,至少眼下還沒有油膩,這是一件值得歡喜的事情。

最後,用王興飯否上的話來結尾吧:大部分陸地都不適合人類生存。人是不能選擇自己的命運的,這是命運的定義決定的。但願王興在他文藝又乖張的世界裡,可以主宰命運。

— END —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