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提濟南,只知道辛棄疾,李清照?李白也在濟南小住過,還留下詩文

一提濟南,只知道辛棄疾,李清照?李白也在濟南小住過,還留下詩文

周長風

唐代偉大詩人李白於天寶元年(742)夏應召入長安,以翰林供奉的身份等待朝廷授予官職。一年多的時間裡,他不僅沒有得到重用,反而因狂放不羈,恃才傲物,敢進興亡之言,受到大宦官高力士、楊貴妃和唐玄宗的女婿、時任衛尉卿的張垍等人的詆譭。李白極度失望,遂於天寶三年(744)春上書請求返歸江湖,唐玄宗順水推舟,賜金放還。

李白青少年時代是在崇道風習濃厚的蜀地度過的,深受道教薰染,傾慕神仙方術,當“兼濟天下”的政治抱負遭到這次沉重打擊後,便把精神寄託在訪仙求道上。他離開長安先是漫遊梁宋(今河南一帶),約於十月間來到了濟南。

一提濟南,只知道辛棄疾,李清照?李白也在濟南小住過,還留下詩文

唐朝為李氏天下,皇室把春秋時代道家學說的創始人老子(名李耳)尊為遠祖,並追號“太上玄元皇帝”。玄宗開元二十九年(741)命兩京及諸州各置玄元皇帝廟,在京師者號玄元宮,在諸州者號紫極宮。李白就是奔濟南的紫極宮而來的,他託從祖河南採訪使李彥允介紹,特地請著名的道教天師北海(今山東青州)高如貴到這裡主持自己的入道儀式。

入道儀式十分煩瑣,李白背剪雙手圍繞神壇幾乎不停地行走七天七夜,向神祇陳說自己的罪錯。最後,高天師將用朱文寫於白絹上的道籙(道教秘文,世所不識)授予李白,佩帶在身上。在這之前,李白只是思想上信仰道教,從此就正式成為道士了。他置酒為高天師送行,並賦詩一首《奉餞高尊師如貴道士傳道籙畢歸北海》。

一提濟南,只知道辛棄疾,李清照?李白也在濟南小住過,還留下詩文

雖然李白的身體已非常疲憊,但精神得到很大的解脫。他心情愉快地遊覽了濟南美麗的湖光山色,寫下了《陪從祖濟南太守泛鵲山湖三首》:

初謂鵲山近,寧知湖水遙。

此行殊訪戴,自可緩歸橈。

湖闊數十里,湖光遙碧山。

湖西正有月,獨送李膺還。

水入北湖去,舟從南浦回。

遙看鵲山轉,卻似送人來。

古時,濟南城北郊東至華山、北至鵲山、南至標山有一個大湖——鵲山湖,煙波浩渺,氣象萬千。李白與李太守(姓名不詳,唐代人好聯宗敘譜以示親近,此人不一定真是李白從祖。亦有學者認為或即李彥允,河南採訪使乃是他後來的任職)泛舟湖上,盡情觀賞佳山秀水,所以李白說,此行不像東晉王徽之雪夜乘舟訪問戴逵,匆匆而去,剛到戴逵門前又覺興致已消,又匆匆而返。

第二首詩裡,李白亦化用一個典故。東漢李膺文武雙全,為官威嚴明審,譽滿朝野。博通典籍的郭泰遊歷洛陽,與時任河南尹的李膺相識,結為朋友。後郭泰返鄉,諸儒衣冠整齊送至黃河邊,車數千輛。郭泰唯與李膺同舟而渡,眾人望之以為神仙。詩中李白將李太守比作李膺,自比郭泰。郭泰年輕時,母親想讓他供職朝廷,郭泰說:“大丈夫怎能讓見識短淺、器量狹小的人所役使呢?”後來司徒黃瓊徵召,太常趙典薦舉,其他人亦勸其進身為官,郭泰看出朝廷衰敗,綱紀廢弛,已無可挽回,於是一概不應。他周遊郡國,以高尚的節操被世人仰幕。李白此時的心境與郭泰是相通的。

後來,李白憶起這次濟南之行,還寫過一首古風:

昔我遊齊都,登華不注峰。

茲山何峻秀,綠翠如芙蓉。

蕭颯古仙人,了知是赤松。

借予一白鹿,自挾兩青龍。

含笑凌倒景,欣然願相從。

華不注山,簡稱華山,在濟南老城區東北十五里,歷史悠久,風景秀麗,自古亦是濟南道教名山。它因山形地貌如荷花骨朵附著於水面而得名。“華”同“花”。“不”,讀fū,後作“柎”,花萼、花蒂義。

一提濟南,只知道辛棄疾,李清照?李白也在濟南小住過,還留下詩文

華不注山

“赤松”即赤松子,傳說是神農時的雨師,至崑崙山常入西王母石室,隨風雨而上下。

“白鹿”“青龍”也是用典。東晉葛洪《神仙傳》卷二載:漢時的衛叔卿因服食雲母而成仙。一日武帝宮中閒坐,他突然乘浮雲駕白鹿降臨殿前。西漢劉向《列仙傳》載:有仙人拿著兩隻茅草編扎的狗來,分別給了一個名叫呼子先的人,和與呼相鄰的一位賣酒的老婦人。兩人騎後發現竟然是龍,隨之飛上華陰山。

“倒景”同“倒影”。“景(影)”指光、光線、光之照射。“倒景”道家指日月之上的天空極高處,從此處看日月,日月之光反由下往上照,故稱。多有注者望文生義,將“倒景”釋作物體於水中倒立的影子。這似乎也通,但卻詩味大減,絕非謫仙人的本意。華山之下即是鵲山湖,凡人站在山上便可見淩水中倒影,豈不是太寫實了?所以,詩中的“凌倒景”實源自鋪陳誇張、想象豐富、氣魄宏偉的西漢司馬相如的《大人賦》和揚雄的《甘泉賦》,以及南朝沈約《遊沈道士館》詩句“一舉凌倒景,無事適華嵩”(亦用《列仙傳·呼子先》典故)。

《史記·留侯世家》記載,張良輔佐劉邦平定天下後,對劉邦說:“願棄人間事,欲從赤松子遊耳。”於是便按道家方法演習導引飛昇之術。這首詩李白不僅以浪漫主義的幻想,抒寫其登上華山之巔,恍如駕雲乘風、飄飄欲仙的感覺,還蘊含著對定國安邦、功成身退的一代人傑張良的敬仰和追慕。

一提濟南,只知道辛棄疾,李清照?李白也在濟南小住過,還留下詩文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