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高考志愿填报丨深度解读平行志愿,考生必读!

平行院校志愿的投档原则是“分数优先,遵循志愿、一次投档、不再补档”

。投档时首先对上线考生按总分从高到低排序,若有多名学生总分相同,依次按照语文、数学、外语、综合科目的单科成绩从高分到低分排序,然后按考生填报的高考志愿顺序投档。

2018高考志愿填报丨深度解读平行志愿,考生必读!

实行平行志愿

投档比例如何确定?

平行志愿投档根据既要兼顾招生学校自主权、择优录取,又要降低投出考生的退档比例的原则,平行志愿投档模式的投档比例按以下原则确定:招生院校有权在 1:1~1:1.05 的比例范围内提出本校的投档比例。

实行平行志愿后

是如何投档的?

具体地说,“平行志愿”投档时可分为两步进行。

强调分数优先,先检索考生再检索招生院校

2018高考志愿填报丨深度解读平行志愿,考生必读!

一、先对考生分科类按总分从高到低排序,分数高的考生先检索投档。比如某理科考生 A 成绩排在全区全体理科考生的第 4000 名,需要在该生前面的 3999 人检索处理完成后,才轮到这位考生(如下图所示)。

2018高考志愿填报丨深度解读平行志愿,考生必读!

二、投档时按照排序逐个对考生的“平行志愿”从 A 院校到 B、C、D、E、F 院校的顺序进行检索,一旦出现符合投档条件的院校,即向该院校投档。

比如,考生 B,高考成绩为 600 分。计算机检索到该生时,首先检索该生填报志愿的 A 学校,如果 A 学校投档档案数已满足,则该生无法投到该校;按规则继续检索 B 学校,如果B 学校投档档案数不满足,则该生档案投到 B 学校,计算机不再检索该生的 C、D、E、F 志愿。依此类推。

2018高考志愿填报丨深度解读平行志愿,考生必读!

如果该生填报 6 所院校都无法满足投档条件,则该生的 6 个平行志愿均无法投档,只能参加

征集志愿。计算机完成对该生的检索后,再处理下一位考生。与顺序志愿的第一志愿、第二志愿……相比,平行志愿所填报的各校只是检索顺序而非位次,考生投出档案的先后取决于排序位次的高低。

分数优先---高考总分较高的考生优先被检索。录取系统先对所有符合条件的考生档案按高考总分进行排序,然后按照考生高考总分(含政策照顾)从高到低逐一对考生的志愿进行检索。

2018高考志愿填报丨深度解读平行志愿,考生必读!

遵循志愿---按照每一位考生填报的A、B、C……T院校志愿依次进行检索,当检索到符合条件的院校时,则该生将被计算机系统标记为投档到该院校,并不再检索该生的其它志愿。

2018高考志愿填报丨深度解读平行志愿,考生必读!

一次投档、不再补档---计算机系统一次性将所有符合投档条件的考生档案投出,招生院校一个顺序志愿只接收考生的电子档案一次,不接收同一个顺序志愿的再次投档。如考生因身体条件、所报专业等不符合院校录取要求而被退档时,考生只能参加后续征集志愿或其他批次的录取。(不是本批次后续院校志愿)

2018高考志愿填报丨深度解读平行志愿,考生必读!

需要特别提醒的是,平行志愿实行一次投档,不补充投档。如果考生所填报的几所院校中没有符合投档条件的院校,则只能参加征集志愿

对平行志愿的认识

要避免出现哪些误区?

误区一:实行平行志愿时,A、B、C、D、E、F 六个志愿是绝对平行,没有顺序的。当考生同一批次中所报 6 个院校条件都满足,会被投到最好的一所院校。

解读:实际上,考生个人志愿仍有顺序之分。预先用计算机对考生排序,从高分到低分,按个人志愿顺序进行检索、分档,然后对所有满足投档条件的考生同时投档,同时录取。当考生满足多所高校投档条件时,要按 A、B、C、D、E、F 的顺序,将该考生的档案分到首先满足条件的一所高校。一旦检索到有符合条件的高校,不再对其后志愿检索。

误区二:投档时,某考生的档案同时分别投到 A、B、C、D、 E、F 六个志愿的高校,然后由高校录取,考生选择其中一所高校就读。

解读:我区高考录取严格按计划进行,不做一档多投,只能一档一投。虽然平行志愿可填 6 所院校,但每一批次考生只有一次被投档的机会,如果被投档到所填 A、B、C、D、E、F 平行志愿中的一所院校,即使被退档,也没有机会再投到其他所填报的院校,即考生档案一旦被投给自己所填过的一个院校,就意味着投档结束。

误区三:A、B、C、D、E、F 六个志愿投档是有先后的,当被 A 高校退档后,还可往 B 高校投档。

解读:所有该批次检索分档好的档案都是同时投出去的,各校录取也是同时进行的。当考生被某一高校退档后,只能进入征集志愿环节了。

误区四:实行平行志愿后,考生填报志愿没有风险。

解读:实行平行志愿之后,能降低填报志愿风险,但并不能完全化解现行高校招生制度下填报高考志愿的所有风险。考生所面临的风险,一是因达不到投档条件档案投不出去,二是档案投出去后未被录取被院校退档。

实行平行志愿后

是否还有志愿填报风险?

风险仍然会有,实行平行志愿填报和投档模式在一定程度上降低了风险,但不能全部消除风险。

风险一:档案投不出去。

原因:填报志愿定位不准确,志愿过高,各志愿之间缺乏合理的落差。实行平行志愿后,高校的录取分数分布可能会趋于集中,相同层次的高校分数差距也会缩小。如果考生没有根据自己的成绩来正确定位,在一个批次中填报的全为层次相同的高校,检索到考生时,所填的 6 个高校都已被位次更高考生占满,则该考生本轮投档不成功。根据“一次性原则”,考生将失去被投档的机会,只能进入征集志愿或者参加下一批的竞争。

风险二:虽已投档,但被高校退档。

原因:一是投档数超过招生计划数,因此会有退档,成绩排位低的考生被退档是正常的;二是只报考比较热门的专业,专业志愿撞车且不服从调剂很可能会导致排位在后的考生被退档;三是自身条件不符合高校专业录取要求,学校无法录取而退档。

实例分析:理科585分,怎么报考?

假如一名河南理科考生高考成绩是585分,在平行志愿模式下,他可以填报6个平行志愿:浙江大学、南京大学、南开大学、哈尔滨工业大学、郑州大学、河南大学。

假设浙江大学投档线是630分,不能投;再看南京大学,假设投档线是625分,也不能投档;然后看南开大学,假设投档线为585分,该考生就可投档南开大学。

要注意的是该考生刚达到南开大学投档线,投档后被退档的概率也很大,一旦退档,就再不能投后面的三所院校而转入下一批次。

还有一点是该考生刚过线,只能填报相对冷门的专业并且填报专业服从调剂志愿。由此可见,所谓的平行志愿不仅有着严格的先后排序,而且在平行志愿的几所院校中,考生只有一次投档机会,所以说平行志愿并非完全平行,而是相对的、有条件的平行。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