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地之殤(白雲)

土地之殤

土地之殤(白雲)

我是一個農民的女兒,從小就與土地親近。祖先賦予了我耕種土地的使命與責任,辛勤勞作是我唯一的選擇。春天,蓬勃的秧苗 ,夏天,龍嘴奪食的麥收,秋天,大囤尖小囤流的糧食,冬天,傲霜挺立的松柏,還有父親脊背上滾動的汗珠,都是我幸福的記憶,我愛生我養我的這片熱土!她像母親一樣,哺育著這裡一代又一代的人。

土地之殤(白雲)

然而,在清明節那天上午,我懷著對父母、親人的思念來到墓地祭奠他們的亡靈,卻不想比此更令人痛心的場景出現在眼前。那是當下一片一片,大面積荒廢和流失的土地,頃刻間,那種從心底油然而生的惋惜之痛是難以用語言來表達的。

已經很久沒有親近過真正的土地了。我站在墳地地頭兒舉目眺望兒時那熟悉的山坡地嶺。如今,溝上溝下一道道層疊的山窪地,都長滿了乾枯的蒿草和荊棘,不由讓我產生一種莫名的恐慌,又好像沒有了依靠似的。記憶中那一溝溝滿堰的好莊稼,玉米、穀子、大豆、高粱、棉花,如火如荼的豐收景象隨之浮現在我的腦海。

土地之殤(白雲)

我伴著思緒漫遊在山道上,只有順道邊的地塊被橫七豎八的秸稈覆蓋著,除此之外,整片田野裡沒有半點人勤春早的跡象。溝上坡下的蒿草與山上的老百草併合著連成一片,很容易引發火災,禍及一方。看到這些,我說不出話,只覺得鼻子一陣陣酸。

記得小時候,父親在工餘時間到山坡上開荒種地,撒上些蒿草糞,播上種子,到了秋天,金黃色的穀子笑彎了腰。爺爺開荒種地收穫的紅白蘿蔔,個個兒讓人歡心,每每回想起,我彷彿還能嗅到蘿蔔的甜香。

那時候,人人都在珍惜土地,人人都知道多一份土地就多一份收入,把開出來的山地打理得細緻入微,井井有條。一寸土地,一寸金。我堅信,土地能夠帶給人們的不僅僅是糧食,還有最強悍的氣魄和最堅忍的力量。但是,現實中的種種誘惑讓越來越多的人放棄了土地的芳香,選擇外出打工或做生意,久而久之,又有誰能想到土地的重要性呢。

祖先給我們留下寬闊肥沃的土地,卻被無情地荒廢在我們這代人的手裡。重農固本是安民之基,我們何不在農業的形式和內容上有所創新,提升農耕的魅力,增強農民的積極性,讓土地真正成為我們的樂園。這樣,不僅可以保證經濟收入,還可以一年四季都吃到純天然,無毒無害的糧食和果蔬,提升全民的身體素質,功在當代,利在千秋。

內心強烈的呼籲一番之後,只是一介草民的我終究還是依依不捨地離開了墓地,離開了生我養我的土地,帶著遺憾,朝著渺茫的希望走去!

土地之殤(白雲)

河北省邯鄲市武安市冶陶鎮冶陶村 於炳雲

土地之殤(白雲)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