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骞两次主动请缨“出差”西域,意欲何为?(上)

张骞(前164年―前114年),字子文,汉中郡城固(今陕西汉中城固县)人,中国汉代杰出的外交家、探险家,丝绸之路的开拓者。他将中原文明传播至西域,又从西域诸国引进了汗血马、葡萄、苜蓿、石榴、胡麻等物种到中原,促进了东西方文明的交流。

张骞两次主动请缨“出差”西域,意欲何为?(上)

建元三年,时值汉武帝刚登基不久,听小道消息说匈奴人打败了月氏,并将月氏国王杀害,一统了月氏。而月氏人呢,从此为了躲避匈奴人,走上背井离乡的道路,四处流浪,一直找不到机会报复匈奴,收复失地;这个消息让刚登机的汉武帝灵机一动,想要借此机会联合月氏共同抵抗匈奴。

张骞两次主动请缨“出差”西域,意欲何为?(上)

那么汉武帝此刻到底派谁出使西域“连月抗匈”呢?这时候有个名叫张骞的人主动请缨出使西域,汉武帝便也就答应了他的请求;但是根据当时的世界形势,匈奴的势力扩散的很大,西域大部被其控制。然而出使月氏,必须经过匈奴,当张骞带领众人路过匈奴的时候被单于抓获,不过可喜的是,没有杀张骞一行人,也没有囚禁;而是优待他们一行人,张骞因此还在匈奴过上了幸福的生活,娶妻生子建立家庭。

张骞两次主动请缨“出差”西域,意欲何为?(上)

时间慢慢的流逝着,匈奴人仿佛对于张骞的“软禁”慢慢的放松了警惕,利用这么好的机会,张骞带着几名亲信逃出匈奴;一路向西到了大宛国,就这样几经十多年的辗转到了大月氏,张骞不负汉武帝的重托终于到了月氏,准备游说月氏人联合汉武帝共同抵抗匈奴的侵犯。然而此时的月氏在新的迁徙地,安居乐业,过着安乐的生活,对于匈奴人,他们早已放弃了复仇的打算,对于汉武帝的愿望也不感兴趣。而且现在两国的距离相隔甚远,“连汉抗匈”的计划,月氏认为不合理,没有战略意义。

张骞两次主动请缨“出差”西域,意欲何为?(上)

历经千辛万苦的张骞,被月氏泼了冷水,没有说服月氏一起抵抗匈奴,言外之意就是出使的使命没有完成;没多久时间,张骞返程回汉,结果路过匈奴的时候,又被匈奴给一锅端了,这次好的是,没多久时间匈奴内战混乱,又给了张骞逃之夭夭的机会。而后张骞带着老婆、家人、随从回到了大汉。

张骞两次主动请缨“出差”西域,意欲何为?(上)

流亡逃命,跋山涉水,出使路上千辛万苦,张骞用了十多年的时间,第一次让中原大地和西域的各国有了第一次的沟通交流,将我华夏文明传播到西域去,也将西域等地的文明带回中原;带回的大量各界信息,改变了当时文人墨客、朝廷政客对于世界的认知,给予了张骞名留青史的机会,也正是第一次出使西域,“连月抗匈”没有成功,才为第二次出使埋下了伏笔。

张骞两次主动请缨“出差”西域,意欲何为?(上)

那么第二次到底又是什么原因出使西域呢?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