与匈奴世仇的月氏国为什么拒绝汉朝提出的击匈结盟,只因这三点

与匈奴世仇的月氏国为什么拒绝汉朝提出的击匈结盟,只因这三点

与匈奴世仇的月氏国为什么拒绝汉朝提出的击匈结盟,只因这三点

月氏人,原本占据了中国西北的一片地区,与匈奴为邻,经常与匈奴发生战争,在秦代时,月氏势力强大,匈奴打不过,只好送质子到月氏,到了秦朝末年,匈奴质子从月氏逃回匈奴,并杀了父亲自立为冒顿单于,大约在西汉建立之初,冒顿单于开始攻打月氏,并且把月氏打的大败,把月氏人从他们世代居住的地方打跑了,开始整体往西迁移,大约在汉文帝的时候,匈奴再次出兵,冒顿单于的儿子老上单于再次把月氏打的打败,这次不但杀死了当时的月氏国王,还把他的头割下来,把他的头骨制成了酒杯使用,月氏人再次被迫南迁,迁移到了阿姆河北岸,后来月氏人征服了阿姆河南岸的大夏,至此,月氏才算定居下来。

与匈奴世仇的月氏国为什么拒绝汉朝提出的击匈结盟,只因这三点

后来汉武帝准备攻击匈奴,听说月氏与匈奴有世仇的事,便派张骞出使西域,寻找月氏,与其联合共同对付匈奴,因为出使月氏必须经过匈奴。张骞前来应募,他只带了一百多人向西而去。 出了陇西,果遇匈奴骑兵,张骞一行人全被活捉带到了单于面前。单于得知张骞要出使月氏后恼怒地说:「月氏在我北边,你们汉朝想遣使从我头上过?我想出使南越,汉天子答应吗?」于是单于将张骞扣留在匈奴十年,逼他娶妻生子,希望消磨他的意志,但张骞始终记得他的使命。

与匈奴世仇的月氏国为什么拒绝汉朝提出的击匈结盟,只因这三点

终于有一天张骞趁看守不严逃了出来,翻山越岭,向西走了几十天,来到了大宛,大宛国王听说了他的遭遇和中原的丰美富庶,非常高兴,很想和汉朝通好,就派向导把张骞领到康居,再转程到月氏。可是此时的月氏国已经新立了一位夫人为国王,月氏女王对张骞说:“我们大月氏好不容易找到一块水草肥美的土地安居乐业,已经不再有向匈奴报仇的心了。更何况他们觉得汉朝离他们太远,更难帮助他们。张骞在月氏停留了一年,始终不能圆满达成使命,只好回国。

与匈奴世仇的月氏国为什么拒绝汉朝提出的击匈结盟,只因这三点

一、胜算太小。汉朝他们不了解,汉朝的军事实力他们也不清楚,但匈奴的实力他们很清楚,月氏和汉之间被匈奴隔断,军事行动上的协同配合根本无从谈起,一旦打起来只能是两线各自为战。弱小的月氏将得不到来自汉朝的哪怕一丁点支援。

二、打败了后果不堪设想。月氏本来就处于一个四战之地,必须小心地微妙找平衡才能生存,轻易不能动兵,一旦败了,用不上匈奴,分分钟被周围那些虎视眈眈的国家就给灭了。

三、打胜了又能图到什么,如果真和汉联合成功灭了匈奴,月氏能得到什么?即使战争过程中月氏不会受到惨重伤亡,,那联汉灭匈战争能让它得到什么呢?匈奴有什么,无非是些牲口、奴隶和土地,与汉朝共同瓜分匈奴的土地,昔日盟友很可能转眼间会变成接壤的对手。和匈奴接壤,匈奴的东南还有一个强大的汉朝牵制它和它互相消耗,但若匈奴灭了,与汉朝接壤,自己就会成为汉朝向西边扩张唯一的障碍了,汉朝后方和侧方再没有强邻来让它分神。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