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遺文化之旅」——舌尖上的“非遺”(之一)白馬灘酸菜攪團

「非遺文化之旅」——舌尖上的“非遺”(之一)白馬灘酸菜攪團

「非遗文化之旅」——舌尖上的“非遗”(之一)白马滩酸菜搅团
「非遗文化之旅」——舌尖上的“非遗”(之一)白马滩酸菜搅团

【編前話】作為非物質文化遺產,食文化代表的已不只是食物本身,而是一系列的製作工藝和社會活動,是祖先留給我們的珍貴財富,這裡面也有黃龍人的鄉愁。保護它的意義,就是保護人類文化多樣性和創造力,保護人類的精神家園。 近年來,白馬灘酸菜攪團、白馬灘餛飩、榆皮餄餎、鏊饃攤制、張氏祖傳火碗等傳統美食製作技藝,分別被納入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引起人們對黃龍傳統美食的關注。 民風淳樸厚道的黃龍縣是典型的移民縣,全縣人口 來自全國9個民族29個省份 , 那麼, 黃龍都有哪些美食躋身非遺名錄,他們分佈在哪些地方,傳承著怎樣的味道和精妙的製作過程?近日,黃龍文化館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中心將帶您走近這些民間傳統美食,探尋它們值得被珍惜的味道。

「非遗文化之旅」——舌尖上的“非遗”(之一)白马滩酸菜搅团

《白馬灘酸菜攪團》被列入第一批縣級和第二批市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名錄。

黃龍縣東部百餘里的白馬灘鎮,地處黃河西岸,飲食文化底蘊豐富,民間傳統飲食花樣繁多,而最具悠久歷史,最受人們青睞的還是白馬灘酸菜攪團。

「非遗文化之旅」——舌尖上的“非遗”(之一)白马滩酸菜搅团

據傳,白馬灘酸菜攪團起源於漢朝王蟒追劉秀時期。劉秀為躲避王蟒追趕,來到人煙稀少的白馬灘地區的桑榆溝(今白馬灘石門附近),劉秀飢餓難忍,趁黑夜進入一戶人家討要吃的,這家人很窮,沒有現成饃飯,只有自產的一些雜糧面,以此給劉秀做攪團,以自家炮製的酸菜作下飯菜,劉秀吃後回味無窮,就問主人做的什麼飯,因是不得已湊合做的,就隨口答道“酸菜攪團”。到明朝嘉靖年間,據說由去麥加朝聖的回教徒,把玉米種子帶到中國,它最初是皇帝的御用食品,故有“御麥”之稱。後來傳播到陝西種植時稱之為“玉米”,玉米麵就成了“攪團”的主要原料。

「非遗文化之旅」——舌尖上的“非遗”(之一)白马滩酸菜搅团

白馬灘酸菜攪團通過歷代相傳,在長期食用中,人們發現還是當地玉米麵做的攪團最好吃,所以這裡的攪團才得以久傳不衰,百吃不厭。製作的方法:先用適量涼水將少量玉米麵攪拌成稀麵糊,待鍋中水燒開後,將麵糊倒入鍋中攪勻燒煮,改為慢火,然後將幹玉米麵慢慢撒入鍋中,用大叉的腳面插(專用)邊攪動邊撒,直到攪成像涼粉一樣稠糊樣既可食用。在攪動時,要始終一個方向攪動,這樣不破壞攪團的筋絲,越攪越筋。其技術要點是:溫火快攪、慢撒面。

「非遗文化之旅」——舌尖上的“非遗”(之一)白马滩酸菜搅团

白馬灘酸菜攪團在過去是人賴以生存的主食之一。為當地的人類生存發揮了作用。如今已是人們講營養、講保健、招待客人餐桌上的必備美食。。用酸菜潑玉米麵攪團不但口感好,讓人們享了口福,更重要的是因為黃龍縣氣候非常適應玉米生長,玉米的澱粉含量高,筋絲大,營養價值高。白馬灘酸菜攪團也就成為該地區極具特色的傳統美食。

「非遗文化之旅」——舌尖上的“非遗”(之一)白马滩酸菜搅团

如今,白馬灘酸菜攪團已經成為黃龍極具特色的傳統的鄉土美食,也成為黃龍粗糧細做的藝術,凝結著黃龍人的聰明智慧和對美好生活的追求。

「非遗文化之旅」——舌尖上的“非遗”(之一)白马滩酸菜搅团

圖文來自:黃龍縣文化館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