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规划之自由到落实之自由——兼谈安全定义与特性

从规划之自由到落实之自由——兼谈安全定义与特性

张 竞

从规划之自由到落实之自由——兼谈安全定义与特性

身处变化多端的世局,对于安全,几乎没有人胆敢掉以轻心。当今社会日渐多元,不同社会层面活动的相互影响更加深化,往往某个环节出错后,就会影响整个社会的正常运作。当社会产生失序现象时,民众对于安全所抱持的忧虑感亦会大大增加。所以,安全不但受到民众重视,亦成为国家施政核心课题。

诚然,全球许多国家都运用列举方式,尽量将所有安全课题涵盖在其安全政策内,但到目前为止,国际社会与学术界并未发展出能够被普世所接受的安全定义。

有鉴于国家政务项目繁多、千头万绪,为求考量周延并且能够适用于各个不同层面,笔者特别从政策拟定与落实两个主轴上,界定安全之定义:当规划政策时,能够具有选项之自由;当落实政策时,能够具有行动之自由。只要是在规划政策时,主政者感到左右为难,就必然无法保证安全。同样,在落实政策时,主政者若进退失据,亦显示出安全缺乏保证。

对于安全来说,除去内部本身以及外来威胁之外,更会受限于缺乏支持的政策运作,以及实现政策目标时所必须运用的资源。由此可见,只要是涉及国家政策与公众利益,都可以运用前文所述安全之定义加以规范与检视。

理解安全之定义后,还必须要关注安全的几项特性:首先,安全是动态发展的。国家与社会所面对的客观环境不断变化,所能获得的安全状态,亦会随着环境条件产生变化。内外威胁与挑战可能消长,所掌握的应对变故之资本亦会涨跌,所以安全不论其面向为何,都必须不断努力经营与维护,才能保证无虞。

从规划之自由到落实之自由——兼谈安全定义与特性

到目前为止,国际社会与学术界并未发展出能够被普世所接受的安全定义。

其次,安全具有随机性。所谓“天有不测风云,人有旦夕祸福”,说的就是这种状况。尽管人们常说“过日子要有最坏的打算,但亦要做最好的准备”,然而,生活中倘若真能做到如此地步,所付出的代价其实并不符合经济原则。

比方说,许多工程设计在安全考量上,都会想到其能否承受百年一遇的地震或洪灾,但顾全此种极难发生的极端状况,往往需要投入更高,成本效益上是否能够承受,这都考验着社会大众是否愿意承担此种代价。

但是在“人祸”方面,全球大部分国家还都是秉持“宁可百年无战争,不可一日无国防”的信念。虽然养兵千日需要昂贵的军费支出,但社会大众普遍还是接受的。

从规划之自由到落实之自由——兼谈安全定义与特性

全球大部分国家还是秉持“宁可百年无战争,不可一日无国防”的信念。

最后,联想到商场如战场,在财务金融与经贸舞台上,市场的竞争与交锋,其惨烈程度决不亚于血肉横飞之肉搏战。由是,安全之理念更可以适用于商贸决策,特别是在评估企业经营环境,或判断市场营运安全时,选项自由与行动自由,更是企业主必须巩固维护的重要环节。

(作者系台湾政论家)

长按识别二维码更多精彩


分享到:


相關文章: